庇護定義不清 補助生存受限

李祖翔 |2011.01.01
1678觀看次
字級

照料視障者不易,政府通常會為他們安排「按摩」一職;重症者需要全天候陪伴,因此家長認為,他們只要待在機構或家中即可,但視障團體和自立協會要爭取「本屬為人的基本權益」,那心智障礙者呢?

自從推廣「自立支持性就業」後,育成社會福利基金會的「孩子」就愈來愈快樂了!從現在起,就業訓練不再因為評估他們應該做什麼,才加以訓練,而是他們對什麼感興趣,機構就輔導什麼。換句話說,他們能夠享受到自立的滋味,但他們的就業環境,真的能夠允許他們如此發展嗎?

育成基金會執行長賴光蘭說,心障者「就業社區化」後,工作方面有了眉目,包括就業輔導員協助、政府制定進用身心障者的政策、最低工資提高,加上景氣逐漸回升,照理說,工作機會不少,可惜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企業設立的進入門檻相對提高,雇用心障者有專長限制,工作時數甚至低到一周一至兩次,因此,心障者還是找不到工作。

另外,自九十七年起,政府將庇護工場從勞政、社政上分開,給了工場生存機會,但對「庇護」的定義卻含糊不清,各種工場的規模、福利、經費、人數都不同,政府在補助與限制上,反造成生存受阻;工場本身行銷也吃力、收入有限,政府優先採購方案卻使受惠者擴及所有障別,導致心障因資源分割,造成資源不足。

賴光蘭更指出,去年募款足足少了一半,政府委辦的社區化就業,自籌款增加,承接計畫後的收入降低,而基金會也考慮到,病友不能等到募完款才服務,決定接下南港養護中心,卻因照顧人力少、養護金額不能提高,壓得基金會喘不過氣。「憨兒和父母雙老化」的議題在延燒,新年對育成而言,備受挑戰。

「幸好,社會對我們的接納度變高了,這是唯一能持續服務的強心劑!」賴光蘭說,現在社區和便利商店都釋出善意,協同尋找走失、報案,讓家長覺得台灣人多了愛心,也願意改變成見、走出去,這同樣激起育成繼續經營的鬥志。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