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公廣集團不能淪為人事鬥爭的場域

 |2010.07.01
2479觀看次
字級

公共電視董監事的爭議未了,公視董事長鄭同僚又入主華視兼任董事長,公廣集團已經淪為人事紛爭的場域,根本無暇兼顧電視節目的品質,而主管機關新聞局和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完全無法介入,放任公廣集團淪落為人事和政黨鬥爭的場所,難道要讓公廣集團的理想和品質全都賠進去嗎?

公共電視當初的設計,是希望藉由學者專家的公正超然性,以道德和專業來維持公視的水準,同時徹底排除黨政軍的介入和干擾,實踐公共服務的功能。然而公共電視成立以來不僅未能掃除黨政軍的干擾,反而因為政黨安插的人事而搞得烏煙瘴氣,至今尾大不掉。

民進黨執政時期,為了擴大公共電視的效應,把華視、客家電視台、原民電視台、台灣宏觀電視台全部併入公廣集團,美其名為維護媒體專業自主,提升無線電視頻率使用效益,追求優質傳播文化。然而合併至今,節目風格沒有太多改變,增加的只是國家財政的支出,和黨政軍更加介入而已。

雖然公廣集團號稱是交給專家學者,實際上其人事還是由政黨主導,鄭同僚就是民進黨主政時期透過運作「派任」的,儘管人事作業程序是依照法律規定,遴選學術界人士由董監事選出,但所有的人事那一個不是執政黨點名的?政黨輪替後,新的執政黨當然希望公視人事,在任期到後換成自己人。

人事紛爭因此爆發,首先是公視董事長鄭同僚透過法令程序拒絕下台,接著執政黨任命的新董監事,被鄭同僚聲請假處分不得任事。而公視基金會日前在鄭同僚主導下,又通過華視新任董監事名單,接著召開華視股東大會,鄭同僚獲得董監事的支持,自任華視董事長,這樣的手段不是玩法弄權是什麼?

公共電視一家本來就足以擔負起公共服務的責任,英國的BBC、日本的NHK就是例證,一下子搞了五家合併,不就是為了安插人事、一網打盡各族群,選舉的時候好撈票嗎?如此不但未能達到公共服務的目的,反而被政黨變相利用作為御用媒體,值得嗎?

目前媒體最普遍的現象,就是被政黨和政客做置入性行銷。由於電視廣告被瓜分,各家的廣告收入愈來愈少,為維持媒體營運只好大量做置入性行銷,專訪節目如此、談話性節目如此、電視新聞也如此,甚至連續劇都被置入性行銷,可見媒體已經淪落至何等不堪的地步。公廣集團固然不必為財務問題煩惱,因為老百姓會買單,但是公廣集團也被政黨做置入性行銷,這也太不應該了吧!

面對公廣集團這麼多的爭議,有人建議最根本且徹底的解決辦法,就是解散公廣集團,反正它已經失去了公共服務的功能,而且淪為政黨分贓和鬥爭的工具,民眾的納稅錢不需要浪費在這個無底洞上。或許這是釜底抽薪的辦法!有人認為至少維持一家公共電視台,只要還有抱持理想的政治人物,就可以讓它維持公正超然,做出好節目。但無論如何,公共電視實在不需要搞到五個電視台。

公廣集團不但沒有發揮功能,製作出一些高水準的節目,反而淪為政黨政策說明和政客作公關的御用工具,現在更淪為人事鬥爭的場域,試問:「公廣集團存在的意義和價值何在?」期盼公廣集團的人事紛爭能盡快落幕,並期待各界能夠為公廣集團謀一條新出路。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