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所當做 全力推動長照復能

李祖翔  |2019.12.31
9092觀看次
字級
蔡宜蓉(右)2017年促成政府首長與世盟會長開啟亞太學術論壇。 圖╱蔡宜蓉提供

沒有造橋鋪路捐大錢,依然獲得全國好人好事八德獎表揚!高雄醫學大學職能治療學系助理教授蔡宜蓉帶學生走入偏鄉社區做服務,還指導研究、為他們籌措出國發表成果的經費,讓世界看見台灣的努力,甚至無償擔任高雄市職能治療師公會專案負責人,規畫復能等多項長照方案,而她仍謙虛地說:「只是做所當做而已。」

三代同堂的家庭出身,蔡宜蓉喜歡和奶奶、姨婆相處,難忘和長輩一起看歌仔戲的童年,決定走職能治療領域後,也在孩童、精神病和成人等方向中選了成人、老人做為服務及研究對象,赴美深造時每天都去長照機構見習。在長照推動前,她觀察到能進入社區的職能治療師不夠,需要被服務的長輩卻很多,因此將解決辦法鎖定在「復能」的設計上。

現行長照的觀念是與協助失能長輩拍背、翻身、餵飯、沐浴等偏重照顧的方式,但蔡宜蓉說,凡事代勞的結果反而讓長輩過度依賴,「如果一個人每天都在固定時間等照服員來協助,生活品質是不佳的。」她與團隊借鏡步入少子化和高齡化的北歐經驗,評估案主是否有復能潛力,而根據研究,80%的人都有潛力,45%可以恢復生活自理能力,不再需要長照。

長輩復能 治療師進社區

於是蔡宜蓉積極推動社區居家復能,也帶學生見習、走入日照中心,帶失智長輩做團康,用心耕耘復能機制,她說:「復能,就是維持身體功能、減緩退化的速度。」

在與長輩相處上,蔡宜蓉特別有經驗,指出即便失智,長輩依然有偏好及脾氣,找出原因、適度引導就能讓長輩不再有抗拒行為,「比如阿嬤抗拒洗澡,發現她曾受過日本時代教育,那麼用日語和她打招呼,她會對你特別好,從而聽你的指引;若是失智長輩,則轉移她的注意力,在抗拒你的要求後提議去喝茶,過一會兒再提就順利得多,他們對於不想做的事也是健忘的。」

她還分享,互動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讓長輩做快樂的事!其次用感官刺激,像安撫嬰兒那樣慢慢搖晃和輕拍也會讓長輩卸下防備,她特別提醒,照顧者不宜打破長輩的生活規律,任意改變他們使用的餐具和坐的位置都會造成不安、害怕甚至焦慮、憤怒。

為了替有需求的長輩復能,在長照1.0推動前,職能治療學會已聚集11名治療師,每年走入社區協助22名長輩復能,長照2.0以後有60名治療師投入,協助300名長輩復能。儘管服務人數提升,蔡宜蓉還是感到可惜,表示:「復能不是治療,難以用診斷敘述患者需求,現行法令卻規定職能治療師執行業務一定要依醫師開具診斷證明,以致許多長輩不能接受服務,治療師主動提供服務也違法。」為此,學會提出職能治療師法修法,不過因有團體反對,立院未排入院會議程。

接軌國際 無給職勤奉獻

得知修法不利的訊息,是在蔡宜蓉投入長照、社區復能和參與國際事務、為國爭光獲得表揚後的第2天,受訪時語氣略帶失落。

20多年來她無給職的自費、自假參與公共事務,就是因為看見台灣長照進展的緩慢,復能只停留在居家,落實不到日照中心和一般機構,才想透過政策改變現況。她參與中央、地方和機關內的政策制訂,改變健保給付、失能與失智復能、健康促進及社區服務模式,為民爭取各種資源,1999年參加了世界職能治療師聯盟,2011年成為亞太職能治療區域聯盟第1屆祕書長,2017年再邀政府首長與世盟會長開啟亞太學術論壇,讓台灣與國際接軌,沒想過因此獲獎,也意外修法被擋。

即便如此,她認為自己「做所當做」,復能很重要,畢竟人活著就是要挑戰每個階段的身體狀況,學會和疾病共處、爭取掌控自我的歲月。未來她仍會參與政策倡議、接政府延緩失能方案、配合落實政策並為社區培育治療師,直到體制完善為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