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障醫師】 李雁雁 不因眼盲降低人生定位

文/記者陳尚營 |2019.12.15
2310觀看次
字級
李雁雁在家裡讀盲文書。圖/新華社
李雁雁在讀書會上為小讀者摸讀成語故事。圖/新華社
李雁雁是中國首位盲人醫學博士。圖/新華社

文/記者陳尚營

一條清溪河從「李雁雁脊椎矯正」診所門前不遠處流過。兩公里之外是唐代大詩人李白筆下的秋浦河,再遠一點就是長江。

四歲的時候,李雁雁跟隨父母來到安徽池州,一直生活到考上大學。一九八五年,二十歲的李雁雁在大學期間因眼疾致盲,雙眼沒有一點兒光感。四十五歲之後,他回到這裡開辦診所。

出租車司機劉燕是李雁雁的病人。「開車時間長了,腰也疼,背也疼,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劉燕說,她之前也去很多地方看過,但效果都不好,「後來到李博士這裡,他給我做了幾次矯正,感覺好多了。」

貴人不計得失幫助他

讀大學時突然的失明,讓李雁雁很消沉。但他用常人難以想像的堅毅和努力,自學盲文,自學日語。用他自己的話來說,「要與命運握手言和」。

失明十年之後的一九九五年,他獲得日本全額獎學金,隻身赴日留學,三年後獲得日本針灸指壓醫師資格。一九九九年,他再一次孤身自費赴美,考取美國帕默整脊大學,二○○五年取得脊柱神經矯正博士學位。

儘管不在大都市,但李雁雁在池州的診所卻是名聲在外。「大陸基本上每一個省都有人來找我看過,美國、英國、日本的也有。」

劉燕說,最讓她感動的是李雁雁不僅免費給她治療,還常囑咐她:覺得不舒服了就趕緊來看。「劉燕不容易,一個人要贍養老母親,還要供孩子上大學。」李雁雁說,只要是身障或貧困戶,來看病都分文不取。

「那時候在美國,沒有陪讀,自己買菜做飯,被刀切到過,被油燙過。」李雁雁說,遇到困難時,那種孤獨感寒徹心扉。「加州的冬季總是陰冷多雨。晚上放學後,我一個人冒雨走過幾個路口去坐車,常常公交站就我一個人。車次還少得很,有時候等著等著,就哭起來,想媽媽,想家。」

「其實我也遇到過很多很多好心人,不管在大陸還是海外,他們不計得失幫助我,這也是我現在給很多人免費看病的原因之一。」李雁雁說,「這麼多年來我這裡的患者,有一半都是免費給做的矯正。」

「我給很多農村的病人免費治療,他們不好意思,就送土雞蛋給我,久而久之,家裡雞蛋多得吃不完。」李雁雁說,他開始學做茶葉蛋,幾次下來,發現自己的手藝還不錯。兒子李顯山常吵著要吃他做的茶葉蛋。

「『小兔兔』給我做的茶葉蛋命名『李氏茶葉蛋』,我覺得挺好。」李顯山今年八歲,「小兔兔」是他的小名。除了兒子「小兔兔」,三年前他又有了一個可愛的女兒「小愛愛」李瑞珊。

書呆子偶爾也懂浪漫

「博士特別愛看書,但不是書呆子,偶爾也會浪漫一下。」他的妻子何建輝說,平常的日子裡,鮮花不經意間會出現,讓她滿心歡喜。

二○○九年,李雁雁和何建輝相識於深圳。「博士來深圳做講座,我聽朋友說起他的故事,被震撼到了。」很快,他們相識、相知,確定了戀愛關係。

「博士比我大二十三歲,還是個盲人,開始我的家人也是反對。」何建輝說,家人擔心她嫁給李雁雁,會變成一個保母。「我給他們說,博士不光生活能自理,用電腦、出遠門都沒有問題,後來我給家人看了一張他登山的照片,他們被打動了。」現在說起和丈夫的交往種種經歷,何建輝的眼中滿是幸福,她說老公一直是她的偶像。

在小區裡,鄰居們常常會看到李雁雁抱著女兒,何建輝帶著兒子,一家四口悠閒散步。

「不要因為是盲人就降低自己的人生定位。」他曾在自傳《逆境》中寫道:在與自己的內心交談過千百次之後,我早已說服了自己——「我和別人,沒有什麼不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