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厝變民宿 亮點是人間

 |2019.12.09
4549觀看次
字級
金門瓊林村保有閩式古厝建築群,遊客來此漫步,感受傳統氣息。圖/新華社
金門瓊林村保有閩式古厝建築群,遊客來此漫步,感受傳統氣息。圖/新華社
一名遊客在「老閩宅」民宿內參觀。圖/新華社

【本報金門訊】紅磚房、飛簷翹角、古色古香的廳堂,位於金門縣金湖鎮瓊林村的「老閩宅」,是一座明朝閩式古厝,現成了民宿;這座「明朝豪宅」,沒有在歲月裡破敗,反而增添了年輕化色彩和便利化設施,贏得大家青睞。

金門有大大小小的傳統聚落,其中瓊林聚落被譽為「活的閩南文化」,保存許多珍貴的文化資產。每有客人來,民宿主人李敏德都會和他們談起老閩宅的「前世今生」:宅子原主人是生於明朝的蔡守愚,官拜雲南左布政使,留下諸多功績,成為百姓心中的「蔡佛爺」。

李敏德說,他希望客人們在這裡可以放慢步調,在天井觀星,在庭前賞魚,聽風在中庭流動的聲音,體會蔡守愚「得不得,命也,非分之有,不必過求」的人生哲學。

既傳統又便利

8間房以八閩命名

「老房子是很有味道的,但老房子不意味著老舊、不方便。」李敏德帶新華社記者進入以福州、泉州、漳州等「八閩」命名的八間客房,講述古厝「修舊如舊」的改造理念。他說:「既要保存老宅傳統原貌,又要考慮現代人對便利舒適的要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金門縣政府提供的資料顯示,金門現有包括閩南式傳統建築、洋樓式僑鄉建築及混合式傳統建築物在內的各式傳統建築約四千棟。

擔心一些老宅長期閒置,縣府積極接洽一些傳統建築物所有權人,與他們辦理三十年租賃合約。縣府出錢修繕建築物,已修繕費用折抵租賃租金,並找尋合適的「主人」,為曾經荒廢的傳統建築物找回風貌並重新賦予新生命。

李敏德是老閩宅的第三任主人,前兩任主人或經營不善、沒有客源,或維護房子不力,無法通過縣府相關單位定期審核而「出局」。

原本在金門經營劇團的李敏德去年接手老閩宅,縣府負擔維修經費的三分之二,他自己則投入約二百萬元,目前民宿經營得不錯,客人不僅來自台灣本島,也有廈門、天津等地的遊客。

「金門是一座慢城,老宅修復後很有魅力。」金門縣文化局長許正芳說,都市型飯店賣的是時間,景觀型飯店賣的是空間,金門民宿賣的是人間,「我們講人的故事和人的感覺」。

閩式建築屹立

金縣府鄉親共守護

按照古法修復古厝,離不開能工巧匠。年逾古稀的沈富春,因為對木作的執著,長期投身金門古蹟、傳統建築以及廟宇修復工作。

幾年前他修復了有「金門第一名剎」之稱的海印寺;這座古寺建於宋朝年間,已有八百多年歷史。沈富春表示,傳統建築修復需要精雕細琢,他曾聘請泉州惠安工匠參與金門傳統建築修復工作,效果很好,他期盼兩岸更多年輕人加入這項工作,讓更多人看到金門傳統建築的美。

金門縣長楊鎮浯表示,金門在保存閩南式建築方面相當用心,除了政府補助措施外,也努力透過教育和文化推廣,讓鄉親知道這是珍貴資產、共同守護。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