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街頭 巴黎人的全民運動

 |2019.12.08
2953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歐洲大城人行道大多寬廣,適合行走。其中法國巴黎挾帶先天人文優勢,與後天政策推動配合,變身適合漫步的城市。步行,已成為巴黎人的生活習慣。

步行除了是巴黎生活的一部分,更是一種全民運動。根據調查顯示,巴黎人最喜歡的移動方式,第一名是乘坐大眾交通工具,第二名則是步行,比汽車與腳踏車還要多。一位每天走路上班的醫療行政主管說:「步行巴黎街頭是種享受,可以觀賞建築、獲取靈感,比起地鐵的沉悶,我更喜歡走路。」

步行城市

更關注轉變樣貌

過去十幾年,漫步巴黎的相關活動組織愈來愈多,例如二○○九年創辦的「穿越巴黎」(A Travers Paris)與二○一四年成立的「大都會行旅」(Le Voyage Metropolitain)。他們定期舉辦城市步行,引導大家一同探索巴黎市以及所謂「大巴黎」的巴黎周邊省分。有別於一般傳統的觀光路線,他們關注的是城市轉變中的不同樣貌,並以都市規畫、族群與社會學的角度,觀察城市發展下中心與周邊的互動連結。

對巴黎人而言,行走不只是移動方式,更是共享的時刻,在街上與各色人群以及各種意見進行交流。也因此,走在巴黎街道上,在路上向對到眼的陌生人說聲「Bonjour」(你好),並不是件奇怪的事。

日本京都

交通總合戰略優

全世界有愈來愈多國家與城市致力提高可步行性(walkability)、鼓勵市民步行,比如荷蘭的住宅街(Woonerf),英國的家園區(Home Zones)和美國的完整街(Complete Streets)等,目的都在將汽車主宰的道路變成行人友善的街道。 一些城市不滿於只改善若干街道,更制定了以全市為範圍的步行環境改善計畫,如日本京都「步行城市京都交通總合戰略」,即是兼具軟、硬體做法的優良案例。

步行城市的(walkable city)的理念,是行人可在免於車輛排氣汙染與噪音干擾的環境中,體驗城市的不同面向,在台灣,由新竹市首先宣示推動。「新竹市步行城市計畫」以「歷史文化」「生態生活」「遊憩通學」三大主軸為本,打造特色步道網絡,串聯各地標及景點。

未來完工後,市民可從隆恩圳、串聯到東門國小再到護城河,連結中央公園及護城河親水公園、新竹女中、市定古蹟新竹州警察局高等宿舍及新竹州圖書館等生活綠帶,成為竹市四公里「新竹之森」重要步行環境,讓竹市成為友善步行城市。

再看看太平洋彼岸的美國加州,與新竹市在人口上規模接近、面積也僅為新竹市兩倍的奧克蘭市,透過適足的公眾參與,擬出一部公開的步行城市計畫文件,滿足行人安全提升的迫切需求。

美國加州奧克蘭

道路瘦身

奧克蘭市於二○○二年撰寫完成並公布的《行人計畫》(Pedestrian Plan)是加州首部行人計畫,該市依此執行了步行環境的諸多改善作為,例如實施「道路瘦身」(road diet),以縮減車道並擴增人行道與腳踏車道。

奧克蘭市政府二○一六年創立交通處,負責管理與改善該市的行人處境,強調各種交通方式的品質不應取決於使用者的身分地位或住處,因此在進行各種決策時皆會優先考慮「平等」(equity)原則。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