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雅老去】 從認識復健開始

文/張詠家(物理治療師) |2019.11.30
2431觀看次
字級
物理治療包括徒手物理,治療師以徒手方式治療患者的「五十肩」。圖/資料照片
教導照顧者如何安全的利用輔具協助病患, 也是復健課程中很重要的一環。圖/立達診所提供

文/張詠家(物理治療師)

過去三十年,台灣人民的平均餘命從七十一歲增加到八十歲,許多老年相關疾病(如三高、失智等)的患者數增加,需要復健的比例也逐漸提升。一旦發生健康風險,如中風後或跌倒後失能,該如何透過專業復健,讓身體盡可能恢復功能,並透過輔具的協助,增加自主活動能力、減少跌倒機率?

接下來,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常見的老人復健內容。

沒有退步 就是進步

首先,我們必須了解復健的目的是維持現狀、延緩退化、提升能力,尤其以老人而言,即使沒有任何疾病,身體功能也會隨著年紀增加而退化!因此常會聽到很多老人在復健的時候抱怨做了都沒有進步,其實大家都忽略了,沒有退步、或是退步速度減緩,其實就是一種進步了!

筆者過往曾服務過一名年約七十歲的中風長輩,在復健一陣子後抱怨都沒有進步,就不再到醫院復健,但是過了不到半年就再次在病房中看到他,原來是因為這陣子沒有復健、在家中也沒有進行治療師建議的居家運動,走路的時候腳愈來愈抬不高,結果有一天就因踢到家中浴室門檻而跌倒、骨折住院了,之前復健訓練的成效都歸零,相當可惜!

在台灣,「復健」是一個統稱,包含了物理治療、職能治療、語言治療、呼吸治療等不同的專業,由各類治療師提供治療、訓練,但是到底這些治療有什麼不同?怎樣的狀況應該要找哪一種治療師進行訓練呢?

以「物理治療」來說,指的是透過動作訓練、姿勢訓練、運動訓練、徒手治療、電療、冷/熱療等方式,讓病患的肢體動作、平衡感、關節活動度、肌力、耐力等身體功能進步或恢復。

因此,常會見到治療室中有物理治療師幫中風後不良於行的長輩進行行走訓練與教導拉筋運動,或是幫巴金森氏症的長輩進行平衡訓練等;也會看到治療師為了減輕病患復健訓練時的疼痛,可能會搭配電療、熱療等不同的治療內容。

職能、語言和呼吸治療

「職能治療」,顧名思義主要是以完成有目的性的活動為手段、提升生活/工作獨立性為目標,來進行的訓練/治療。透過分析在活動(如:自己穿外套)中的困難點(如:手無法順利彎曲),進行生理功能訓練或是進行輔具介入,讓病患最終可以完成活動。

「語言治療」的訓練內容其實不只是「說話」這件事情,只要是溝通相關的事情都屬於語言治療範圍,並且由於說話跟吞嚥其實有很大的相關性,因此吞嚥困難、容易嗆咳等問題也常會轉介語言治療,因此許多中風後合併有失語症的病患,都會由語言治療師進行評估與介入,判斷是要進行口語訓練或是要訓練病患使用溝通輔具。

「呼吸治療」通常是在病患有需要使用呼吸器、氧氣機等呼吸相關輔具時,或是與肺部相關的噴霧或噴藥治療時,而進行相關器材的操作、提供呼吸照護等。

搭配著不同的治療內容,治療師也會建議相關輔具,來提升訓練效果、降低訓練時可能發生的傷害,或彌補現有能力不足處,畢竟復健訓練的目標是回歸日常、工作或在學校生活。為了可以讓自己有更好的動作表現,使用輔具是一種追求自主、自由、自立的表現,絕對不是老了、不行了、沒用了!

先取得診斷 再赴治療所

在了解了常見的治療專業後,接下來,我們可以到哪裡尋求治療呢?我們可以依據接受治療的地點,分為機構式與居家式。機構式包含醫院復健科、復健科診所、物理/職能/語言治療所等。

大部分的治療所都需要病患先取得醫師開立診斷證明/醫囑/照會單,才能合法的提供治療,並且大部分的治療所都是採預約制。因此,請先致電預約並了解初診須提供的文件後再前往,才不會白跑一趟。

居家式治療則是由前述單位的治療師到住家提供治療。過往病患都是以到醫院、診所為主,但自一○六年起各類別治療所開始蓬勃發展,除了健保給付項目外,有更多願意提供自費治療的治療所成立,讓病患有更多機會接受到適合的治療項目,而得以有更好的治療成效!

無論是機構式或居家式的治療所目前都是由衛生福利部管理,因此可以到衛生福利部網站查詢住家附近的治療所(https://ma.mohw.gov.tw/masearch/)。若是欲查詢物理治療所的民眾,也可以直接到物理治療全聯會網站查詢台灣物理治療所地圖(http://www.pt.org.tw/index.php)。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