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限用吸管的省思

文/胡超 |2019.07.06
2123觀看次
字級

文/胡超

從今年7月1日開始,包含公家機關、公私立學校、百貨公司及購物中心、連鎖速食店等4大類業者,都不再提供內用者一次性塑膠吸管。

這項立意良好的環保政策,原本以垃圾減量為出發點,兼能友善海中的生物,期能不再出現海龜被吸管穿鼻的畫面,但因為不少民眾質疑:以後珍珠奶茶怎麼吸?小小一根吸管能帶來多少減塑效益?連帶也讓大家開始關心環境議題。

其實,台灣垃圾汙染源相當多,環保署特別找塑膠吸管開刀,絕非只是隔靴搔癢「禁內用」這小小的規定而已,事實上,針對一次性使用的塑膠製品,相信政府早已制定各項用品限用的時間表,換言之,「禁內用」塑膠吸管絕對只是見面禮,未來若不改變使用習慣,民眾只會覺得「生活愈來愈不方便」。

事實上,大家在各類媒體或網路上,多少都曾看過一些垃圾分解時間圖表,塑膠杯50年、塑膠瓶450年、釣魚線600年等,先不論這些塑膠的分解時間,幾乎都比人類還要「長壽」,最大的問題在於這些塑膠垃圾,絕大部分到時候並不是真正的分解,而僅是「裂解」罷了, 並未真正消失。

也就是說,它們並不會像埋進土裡的蘋果,慢慢地被土壤中各種生物分解吸收,它們消失的原因是化學鍵結的斷裂,逐漸變成肉眼無法觀察到的「塑膠微粒」。而以人類製造及丟棄垃圾的速度,就算蓋再多的垃圾場,也無法掩埋全部的垃圾量。

所以限塑令最根本的應對之道,其實是徹底改變使用習慣,只要養成自備環保吸管,或根本不用吸管改成大口喝飲料,或隨身攜帶整套環保餐具,就算未來實施愈來愈嚴苛的限塑令,生活應也不至於受到太大的干擾。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