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智人 22 心理學家馬丁與兒童人權運動家沙提雅提正視憤怒的翻轉力

楊慧莉 |2019.06.29
2026觀看次
字級

文/楊慧莉

憤怒或生氣,在傳統認知裡,是一種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負面情緒,但對此情緒頗有研究的心理學家馬丁可不這麼認為,他視之為「生命中一股強大而健康的力量」,尤其是將其導入「正途」後,就能發揮無與倫比的力量。而最能印證馬丁所言的人,莫過於兒童人權運動家暨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沙提雅提,多虧後者的憤怒,世上許多兒童才能重獲自由。

傾聽憤怒
馬丁:生氣時 別急著關機


萊恩.馬丁(Ryan Martin)博士是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綠灣分校心理系主任,專門教授心理疾病和情緒課程;亦在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榮民院等地看診,還主持當地極受歡迎的播客節目「Psychology and Stuff」(心事);其研究散見於《紐約時報》、BBC電台人文數位網等處。

馬丁尤以憤怒情緒的研究見長,他的網站「All the Rage」(憤怒的諸多面向)有他對憤怒的最新研究報導,同時也提供憤怒情緒管理提點,幫助人在生氣時如何有效因應。

日前,馬丁透過公益平台演講,分享了他對憤怒情緒的研究和觀察心得,最重要的是提出了別出心裁的觀點,顛覆了一般人對「憤怒」的負面認知。

人為何會生氣

憤怒的情緒,人皆有之,但人們為何會生氣?

作為「憤怒」專家,馬丁研究這種情緒的各種面向,從為何生氣、到生氣時所引發的各種情思,以至甩東西、上網對人謾罵咆嘯等各種瘋狂行徑。他表示,這種普世的情緒打從我們出生後不久就如影隨形了,當外界無法遂己意時就讓人開始發飆了,叛逆的青少年時期更是嚴重,在往後的人生中也不時出現,讓許多重要場合黯然失色,不過這種情緒來得快去得也快,在日子過得順遂時早已被拋諸腦後。

一般人可能常有機會在朋友動怒時聆聽分憂,馬丁的專業則讓他聽到的怨聲比誰都多,但他也從此得知,多數人都把這種情緒當作是一個阻礙個人幸福的嚴重問題,不過他卻覺得「對此情緒有所感知,其實是好的,因為『憤怒』是生命中一股強大且有益健康的力量,而要有此嶄新認知,得先了解生氣的理由」。根據馬丁的研究,生氣通常都有個引子,即某人或某事讓人情緒波動,而這引子五花八門,可輕可重,小至支持的球隊輸了、有人走路太慢、吃東西太大聲、說話拐彎抹角,大到種族和性別歧視、霸凌和環境破壞等令人忿忿不平的情事,而不管哪種,認真說來,其實就是我們對一些令人不悅或不公不義的情況生氣了,這些情況讓我們的目標受阻,因避免不了而深感無力。

關鍵在於評價

不過,馬丁也發現,憤怒並非唯一的情緒反應,面對不悅的情況,也常夾雜害怕、傷心等其他情緒;最重要的是,情緒引爆點,即引子本身,並不足以讓人生氣,否則大家都會為相同的情況而生氣,最常發生的狀況是生氣前可能已處於疲憊、焦慮、飢餓等不佳狀態,也就是生氣前情緒已不穩了。但如要說引子、生氣前的狀態就是讓人發怒的理由,馬丁表示,「也不盡然!歸根究柢,還是端賴我們如何看待這個引爆點,即對此引爆點有何評價。」

換句話說,「當有狀況發生時,我們先衡量這是好事還是壞事?公不公平?接著就會想這是最糟的情況嗎?自己能否處理?」

馬丁舉一般人常碰到的交通狀況為例:開車的途中,遇到一個開車的慢郎中,阻礙你的去處。由於不知此人為何開那麼慢,讓人覺得有些沮喪,這是你初淺的評價,但想想也沒什麼大不了,反正你也不趕時間,再次評估後氣就消了。

可是,如果是在面試的路上,慢郎中的行為就會讓人抓狂了,因為這人可能會讓你錯失面試的機會,而為此擋了你的財路,只好回家吃自己,成為啃老族。然後,你就會開始墮入黑暗的深淵,一邊自怨自艾,一邊以各種難聽的字眼謾罵「慢郎中」。不順的情況一多,人就流於憤世嫉俗,動不動就怪東怪西。

理直就能氣壯

長期以來,心理學家覺得憤世嫉俗之人的認知扭曲,有著非理性的信念,但馬丁認為這可能要視狀況而定,「畢竟這世界充滿了不公不義,殘酷自私者大有人在,面對他人不當的對待,不僅可以生氣,也應該要生氣」。

他表示,這種情緒有其存在的價值、演化上的優點,就像「恐懼」的情緒讓人對危險提高警覺,「憤怒」也能讓人對不公不義有所察覺,「這是你的腦袋以各種生理反應表現要你知道自己真的受夠了,藉此要你硬起來對抗不公不義」。

氣呼呼之人往往心跳加速、呼吸急促、開始冒汗、臉部脹紅、消化系統變慢以保留能量,即處於一種備戰的緊張狀態,看是要迎戰還是遁逃。馬丁認為,這些典型的生理反應讓我們的祖先得以對抗各種生存的逆境,存活下來,只是到了現代人身上,得有更好的宣洩方法,不能老是揮棒出擊,而是該把「憤怒」導入更有建設性的正途;比方說,種族和性別歧視、霸凌、環境破壞等情事都讓人忿忿難平,除了要避免以暴制暴,理想的回應方式百百種,包括上街抗議、寫信給媒體申訴、出錢出力當義工,也可藉由各種創作表彰正義或是撥亂反正,還可創造一種互愛的社群,杜絕暴行等等。

而以上這些正面的做法,心理學家馬丁提醒,都有賴你聆聽自己的怒氣,而非怒火中燒時,隨即澆熄它。

憤而行動
沙提雅提:善用怒氣 造福世間兒


凱拉許.沙提雅提(Kailash Satyarthi)是印度知名的兒童人權運動家,他在二○一四年與以爭取女性受教權而著稱的巴基斯坦女孩馬拉拉一起獲得年度諾貝爾和平獎。

印度聖雄甘地的信徒

沙提雅提悍衛兒童人權之路,要歸功於他在人生各個階段聆聽了自己的憤怒情緒,而有所行動。他的憤怒起於看見社會的不公不義,這種不公平主要來自印度種姓制度的階級觀,如:十一歲時,他看到朋友因買不起教科書而被迫休學,很生氣;二十七歲時,聽到有個當奴隸的父親很沮喪,因為女兒就要被賣到妓院裡了,則氣憤不已;最重要的是,他不僅對這些不公現象感到憤怒,也比一般人更聰慧的明白,要善用自己的怒氣挑戰和改變世界的邪門歪道,儘管這違反師長們「控制和壓抑怒氣」的教導。

沙提雅提的「叛逆」讓他在十五歲時第一次栽了一個跟斗。由於是印度聖雄甘地的信徒,他奉行甘地生前鼓勵人民要敬重和善待弱勢族群的教導。於是,他在甘地百年冥誕時突發奇想,想以特別的方式慶祝紀念老師的生日。

在印度,有許多人一出生就是種姓制度中的最低階層「賤民」,他們被視為「穢不可觸者」,不能進寺廟,也無法走進其他階層的家中和店鋪。

沙提雅提對種姓制度深感不滿,因此當家鄉領導高談闊論甘地的理想,表明反對種姓制度,以及把人貶抑為「穢不可觸者」的做法時,他聽了大受感動,想到「何不邀請這些領導到賤民社區中作客,吃吃他們做的料理?」

一開始,「賤民」聽了他的構想,覺得不可思議,但經他說「這些領袖很棒,他們都反對社會存在賤民階層」後,終於被說服,儘管他們都覺得他太天真了。之後,他與朋友騎車去邀請當地領導,每個都說好要來,讓他好興奮,覺得「太棒了,社會將有所改變了」。

陋習當前 行也要改姓

「破除陋習」的日子終於來到,賤民階層的三女二男淨身多次、穿上他們最好的衣服依約出現,也帶來他們的新餐具。七點時食物弄好,八點前都不見領導的蹤影。八點過後,他與朋友騎車去找人,領導們派出他們的妻子找了各種託詞打發他,其中一位還說會晚點到。當他回到聚會的甘地公園時,已經十點,沒有一個領導現身,他很生氣。後來他坐下來就食,吃到第一口時,就潸然淚下,突然有隻手搭在他的肩上說:「凱拉許,你幹嘛哭泣?你做到了,你吃了我們煮的食物,記憶中這種事還不曾有過,你今天贏得勝利了。」當下,女子有如母親的溫暖碰觸和言語給了他莫大的安慰。

午夜過後回家時,他萬萬沒想到,一群高階長老守候家中,威脅要將他的家族逐出原本的階層,因為他善待賤民之舉觸怒長老,後經母親和幾位阿姨一旁哭泣求饒,決定只處罰他一人,方式是要他走六百英里去恆河喝一口聖水,之後要宴請一百零一位神職人員,還要幫他們洗腳,並將洗腳水喝下。

沙提雅提覺得荒謬至極,他拒絕接受這樣的處罰。結果,他們要把他逐出階級,此舉讓他決定用「改姓」的方式丟掉種姓制度,因為他們的姓氏是制度所賦予的。從此,他的姓氏就變成「沙提雅提」,此字的意思是「真理的追尋者」。此事也開啟了他的憤怒改革之旅。

求仁得仁 拯救八萬兒

今天,沙提雅提是知名的兒童人權運動家。在此之前,他是電子工程師。他從自己的專業看到電流可轉換成光源照亮世人,他相信人如能善用身上的能量亦可造福社會。

他後來之所以投身兒童人權運動,也是求仁得仁,因緣際會下的結果。有一次,他在返家途中,看到一群孩子被人口販子帶走,便上前阻擋並報警,但警察不僅沒幫他,還把他關起來,讓他在坐監服刑的憤怒夜晚想到一個拯救童工的行動:他決定仰賴消費者的力量,藉由教育,鼓勵消費者催生一個零童工的世界工廠。

結果,沙提雅提出獄後創立的拯救童年運動(Bachpan Bachao Andolan)在全球大行其道,南亞國家的童工因此減少了百分之八十。之後,他又與人共同創立全球教育運動(Global Campaign for Education),十五年內讓全球失學兒童人數減半。多年來經他與同事在兒童人權運動上的努力,有八萬多名的孩子擺脫了各種形式的奴役,重回家人的懷抱。

沙提雅提將其多年來的善行歸功於他因路見不平而沖天的「怒氣」。他深信,存在於每個人身上的「憤怒之氣」是一種力量,一種大自然中不會消失或被摧毀的能量,只要善加利用,不讓它陷入自私自利的循環中,而讓它與我們每個人身上的慈悲相結合,就能創造一個更好、更平等的世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