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創新 義大利多點開花

編譯/潘楠慕 |2019.06.23
2058觀看次
字級

編譯/潘楠慕

農村現代化是全球各國的目標,據世界銀行(World Bank)統計,全球農業人口已逾三十億人,農業和農村的發展蘊含巨大商機。在農業創新方面,義大利的進程堪稱典範,不僅靠創意改變傳統模式,提升產值,更成功吸引年輕世代下鄉,帶動農業發展。

義大利原本即為傳統農業大國和農業強國,其橄欖油、葡萄酒、番茄醬等產品享譽世界,市場競爭力強勁。除了得天獨厚的地中海型氣候孕育出優質食材,義國政府也透過各項政策和技術支持,加上創新思惟,讓農業發展更興盛。

義大利堅守「特色農業與環保結合」的路線,農民也嚴格執行「可持續」的座右銘,讓農作物自然生長,畜牧養殖與蔬菜種植相輔相成,既保證了品質,也保護了土壤和水質。當局並為主要農畜產品的種養殖方法制定法律標準,保護物種和作物優越品質,例如橄欖樹的間距、葡萄的單位產量,都有明確規定。

另外,義大利也自多年前開始推廣農業旅遊,設立「農業與旅遊全國協會」,引導城市居民體驗農村生活。目前,義大利已有一萬多家「綠色農業旅遊」管理企業。旅遊業與農業的結合,讓鄉村成為具有教育、遊憩、文化等多種功能的空間。在當局的推動下,農民收入及就業機會提升,也實現特色區域農產品價值增值,並促進農業旅遊形式多樣化發展。

為義大利農業發展注入活力的另一個關鍵,是青年農民。據統計,截至二○一八年底,義大利三十五歲以下的青農比前一年大幅增加近一成,總計約有五萬多名,人數為全歐洲之冠。青農人數增加,部分原因在於失業率居高不下,農業發展成為年輕人就業或創業的新方向。另外,當局也積極鼓勵年輕世代投身農業,提供補貼、減稅等優惠。

年輕世代返鄉務農,不僅改善了農村人口結構老化的問題,更讓傳統農業型態走上創新之路。傳統農民只懂種植,不懂產銷,但新世代經營農場時,導入行銷經驗,開創新商機。義大利Eataly公司,就把二千多種農作物以及二百多種家禽搬進商場,成為「農場公園」,不僅有農田、商場、市集,還有農產品加工室、餐廳和教室,讓消費者零距離體驗從農田到餐桌的完整過程。

新的思惟和科技,讓義大利青農持續壯大,也有愈來愈多人願意下鄉。在經濟衰退,工作難尋的大環境下,農村成為年輕人開創新生活的絕佳選擇,也成為促進就業、提升農村發展、推動永續耕作的多贏局面。

高科技精密農業 孕育荷蘭巨大產能

荷蘭向來以花卉出口聞名,享有「鬱金香王國」美譽。但可能許多人不知道,這個面積只比台灣略大、人口比台灣少的國家,竟是全球第二大糧食輸出國,每年出口額逾九百億歐元,僅次於美國。

荷蘭能夠創造如此巨大的產能,在於數十年來的持續創新以及辛勤投入,使不必要的廢棄物、有毒物質降至最低。在追求低成本、最大產量的同時,還兼具環保意識。

近幾年來,荷蘭農業的產值每年都以將近百分之七的速度成長,足見其農業、食品出口的實力。另外,荷蘭瓦格寧根大學(Wageningen University)也連續第三年被評為世界頂級農業大學,這所研究型大學持續開發新技術,提高作物生產量,而且還能為許多新創公司培養創業環境。

荷蘭距離北極圈只有幾千英里,但運用高科技的溫室實行精密農業(precision farming),讓天氣因素的影響降至最低,並利用無人機提供土壤化學成分、水、養分,監控植物的生長狀況,大幅提高產能。以馬鈴薯為例,目前全球平均產能是每英畝九公噸,但荷蘭的平均產量高達每英畝二十公噸。

這樣的成就,來自於極有遠見的思惟。早在二十年前,荷蘭當局便制定農業永續發展的大目標,要求減少一半的資源消耗,產量提高一倍。除了消耗極少的水資源,也幾乎不使用化學殺蟲劑。

據聯合國預測,二○五○年時地球人口將從目前的約七十五億增加到一百億,糧食供給的問題成為一大隱憂。如果無法大幅提高糧食產量,可能有逾十億人將面臨飢荒危機。

荷蘭的成功,成為因應糧食危機的新希望。瓦格寧根大學也與全球多國合作,將最新技術分享給地方政府和大學,共同開發最新提高產量的新方法,戰勝飢荒。

城市農業 有助提升糧食安全

都市化使城市和農村的分隔日益明顯,但隨著都市化進程加劇,分布在各大城市近郊的農業區被城市包圍,形成了「都市農業」新形態。調查發現,目前環繞在全球大城市二十公里內的農地面積,合計已幾乎和歐盟一樣大。

都會農田的面積不斷擴大,主要在於地球的土地有限,為了靈活運用土地,面積較小、分散型的土地利用方式因而興起。此外,由於科技進步,推動機械化、專業化、規模化的生產方式,解決了面積過小導致生產效益過低的問題。

目前,都會農業的型態大約可分為六大類,包括市民農園、銀髮族農園、農業公園、民宿型農莊、觀光農業和體驗農業。除了能為市民提供生活所需的各種新鮮的農產品,創造農業經濟功能之外,還能營造綠色生態環境,保持生態平衡等功能。

由於食安和環保意識不斷升高,愈來愈多消費者重視食物的來源。與傳統農田相比,在都市農田生產的農產品,履歷相當透明,充滿安全感。同時,因為與消費者的距離接近,配合現代化生產設施和先進技術,可以供應不耐貯藏、運輸的新鮮蔬果。

不僅如此,在都會化導致熱島效應、空氣品質惡化的狀況下,都會農田的面積增加,有助都市綠化,改善都會區生活環境。至於民宿、觀光型的城市農業,則提供民眾體驗農業、休閒遊憩的去處。

在糧食危機升高之際,許多研究機構已把城市農業視為提升糧食安全方式之一。與糧食有關的議題,往往需要國家和國際層級的行動,但不見得能顧及各地不同需求,都會農田的運用相對靈活,可以彌補不足。

據統計,城市農業可以滿足全球糧食需求的百分之二十,隨著都會農田的面積擴大,許多城市的糧食自給自足程度也可不斷提升。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