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哺育羚羊入群挑戰多

文/蘇林 |2019.06.16
1943觀看次
字級
人工哺育弓角羚羊「依杉」!正式加入群體生活。圖/台北市立動物園
有別於非洲草原上常見的羚羊,弓角羚羊主要生活在沙哈拉沙漠。圖/台北市立動物園
保育員費盡心思製造交友機會,「依杉(前)」現在已經可以跟同類交流了。圖/台北市立動物園
弓角羚羊「依杉」的媽媽「美而依」在生下寶寶後,沒有出現 正常的育幼行為,經過評估園方決定接手進行人工哺育。圖/台北市立動物園

文/蘇林

對群居的動物而言,良好的社群關係不僅是維繫快樂生活的重要技能,也是反映個體能否幸福和樂的重要指標之一。最近,台北市立動物園便成功協助一隻人工哺育的弓角羚羊「依杉」,成功融入群體生活。

去年十月初在台北市立動物園出生的弓角羚羊「依杉」,因故沒有得到媽媽的親自哺育,但透過多位保育員合作無間的悉心拉拔,總算在今年四月正式斷奶,更在保育員細心的觀察及協助下,讓「依杉」漸漸摸索到與群體的互動訣竅。

當初,「依杉」的媽媽「美而依」在生下寶寶後,沒有出現正常的育幼行為,經過評估,園方決定接手進行人工哺育,在保育員細心照顧之下,寶寶「依杉」順利長大。

由於弓角羚羊是群體動物,不可能獨居一生,因此在用人工奶瓶哺育過程中,為了讓弓角羚羊寶寶能夠保留野生動物的自然行為,保育員會抓緊機會,讓「依杉」在弓角羚羊群體穩定的情況下,讓牠跟媽媽、爸爸、阿嬤還有其他的叔叔、阿姨們保持互動。

保育員也常常讓「依杉」待在媽媽和阿嬤的身邊熟悉氣味,等牠再長大一點時,保育員會在餵食的間隙,讓「依杉」在群體當中活動。雖然剛開始因為少了媽媽的貼身教導,「依杉」抓不準跟成羊的互動模式,甚至還一度在初入團體時出現被驅趕的情形,所幸經過幾次嘗試,也換了幾種不同的群體組合,「依杉」終於被叔叔「美財」接納,並一起在戶外活動場自在的奔走。

台北市立動物園表示,每當動物因為各種不同因素,非得要進行人工哺育時,負責的保育員除了需要在營養上多方研究外,另一個重大的挑戰就是在動物穩定成長後,如何將動物重新介紹回原本的群體當中。

因為哺乳類動物許多群體自然互動的行為,多半是由母親帶著自己的小孩逐步啟發的,人工哺育的動物因為少了媽媽的引導,只能藉由保育員幫忙篩選並引薦較合適的動物個體,仔細觀察他們的互動,才有可能讓動物順利地融入群體,讓人工哺育的動物,也能在群體中健康的成長。

經過保育員的細心照料和費盡心思製造交友機會,「依杉」現在已經脫離獨生女的獨居生活,開始跟同類進行更多的交流了,相信再經過一陣子的學習,牠就可以學到更多互動技巧,成為CR(極危)等級弓角羚羊域外安全族群的生力軍。

新聞快報

已遷至木柵達30年的台北市立動物園,為進行必要維護、修繕工作、安檢工作,自108年6月19日(三)起至6月28日(五)止,共10天不對外開放。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