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中人生】傷痕世代裡的小人物《日據時代的十種生存法則》

文/曾德芩 |2019.06.08
3292觀看次
字級

文/曾德芩

綜觀過去這幾年戲劇發展,自《通靈少女》打開國際合製的大門,且隨著本土的OTT投入原創劇製作後,有別於以往偶像劇和鄉土劇的選擇,台灣的戲劇多了高規格、重議題的題材。

去年奪得多座金鐘的《台北歌手》團隊,今年推出文學戲劇《日據時代的十種生存法則》(以下簡稱《生存法則》),結合台灣新文學之父賴和的五部經典文學作品,帶出一九二○年代知識分子與農民間價值觀衝突,描繪出日據時期人民的另一種樣貌。

全劇以想賺大錢的蔗農秦得參搞笑開頭,秦得參一邊在市場與田裡向蔗農們吆喝他那保證高價收購的美麗大夢,一邊在派出所裡畫情色圖畫送給警察,只為了躲過往年會社磅秤作假的責任,以極盡機靈與諂媚之姿獲取利益。整齣劇將賴和文學中最核心的命題「抵抗」,以別出心裁的方式,描繪出在傷痕世代裡小人物的無奈悲哀,也展現出客家人的「硬頸」精神,讓我無法想像的是,六十年前的台灣,我們的祖父母、曾祖父母輩的生活竟是如此黑暗。

《生存法則》是台灣第一部用8K全片幅攝影機所拍攝的戲劇,在景深、以及畫面的構圖上,並不會因為電視HD規格的受限,一樣展現出非常漂亮且色調完美的畫面,將日據時期日本人及台灣人的生活,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

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玉姐(潘慧如飾演)和秀芳(張寗飾演)在市場算命的那場戲,日據時期的氛圍感清楚展現,台灣人對於日本殖民有非常多的不滿,卻因對日本人的畏懼,只能藏在心底,而高規格的景深鏡頭,更是將人物之間的各種表情和動作清楚地描繪出來。

具有台灣文學背景的陳南宏,是這齣戲的製作人兼編劇,他將其所學創作出這部作品。在訪問過程中,他說明了在歷史考證和表現上,演出了許多我們不熟悉的事務。例如劇中提到當時的警察會學習客語和閩南語,以利於高壓控管人民,而閩南和客家族群間的交流卻是透過日語相互溝通,這與現在使用中文交流的我們有著相當大的反差。陳南宏更指出,雖然自己不是客家人,但對客家文化非常關心,他認為語言承載著許多文化的內涵,期望透過戲劇,可以帶給大家更多文化美麗的面貌。

而在訪問林宏杰導演後,才知道這是他睽違三年後,再次回到台灣拍戲。對於《生存法則》,他想以「人」的方式呈現,沒有政治、沒有意識型態,更沒有蓄意偏頗,而是將賴和在殖民高壓統治下,用他的良知和態度,寫下的一篇篇與時代見證的生命智慧,用戲劇表現出來。林導演不時地自問:「如果自己是賴和,賴和會怎麼想?」

此外,對於的劇名的命名,他回想當時拿到劇本後,「生存法則」這四個字馬上就跳出來了,因為導演認為每個角色都有自己一套不同人生的價值觀,透過劇情和事件不斷展現出來,希望可以展現出時代裡不同人的掙扎和努力。

身為客家人的我,透過這樣的戲劇改編,了解到當時的客家人,甚至是全台灣人,是怎樣的生活困苦,反觀現在的我們,對於生活一樣有所困難,百年後的我們,何嘗不是秦得參?戲劇給我的啟發是如同賴和〈前進〉中所提及的,在真正了解黑暗後,「前進!向著那不知著處的道路上,前進。」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