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讀的圖畫書】《世界上最孤獨的鯨魚》心中有孤獨 所見皆孤獨

文/施佩君 |2019.03.10
5572觀看次
字級
《世界上最孤獨的鯨魚》圖/步步提供
圖/步步提供
圖/步步提供

文/施佩君

讀《世界上最孤獨的鯨魚》,首頁第一行即說:「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心裡不免要問:子非魚,安知魚之孤獨?馬丁.巴茲塞特,此書的作繪者,回答得妙:「我們講述的每一個動物故事,其實說的都是我們自己的故事。」

一九八九年美國海軍建立水下聲音監測系統來偵測敵軍潛艦,發現了一隻鯨魚的歌聲頻率與所有其他鯨魚都不一樣,它的頻率為52赫茲,相較於藍鯨的基本頻率15至20赫茲,長鬚鯨的基本頻率16至40赫茲,這隻鯨魚的歌聲顯著不同。其他鯨魚能不能聽到它的聲音?能不能聽懂歌聲中的意圖?因為年復一年,這樣特別的聲音只有一個,而且每季都只有一個來源,人們悲觀的認為「52赫茲」鯨魚得不到同伴的回應,是「世界上最孤獨的鯨魚」。

同情鯨魚也自我安慰

事實上,從來沒有人看過牠。52赫茲是一隻變異的鯨魚,混種的鯨魚,或是人類從未知道的物種?無人知曉。且把謎團留給科學家,這個故事之所以廣為流傳,成為音樂、電影、繪本的題材,其吸引人之處即是未知──我們對深海了解得太少,我們對鯨魚了解得太少,我們對這個在海底吟唱的聲音更是一知半解,層層神祕面紗卻剛剛好可以遮蔽內心最敏感柔軟的一塊,可以盡情將我們對愛與同伴的渴望投射。人們同情52赫茲鯨魚,同時自我安慰。

我這麼猜想,馬丁.巴茲塞特在改編這個科學故事時清楚的看見投射效應的存在,他一樣刻畫故事的浪漫,卻不被浪漫沖昏頭,而以一個海軍士兵做為對照角色進行思索。繪本前半段是老士兵想像鯨魚從出生後面臨的孤獨,後段則是鯨魚想像老士兵的孤獨,並各以第一人稱進行「對方聽不懂(見)」的「對話」。不同的是,老士兵認為鯨魚需要自己,進而起身去尋找;鯨魚卻是轉身離開,相信泡泡魚(老士兵)自會找到「適合自己的魚」。這裡讓我想到蘇東坡戲謔佛印打坐像大便的小故事,「心中有佛,所見皆佛」;同樣的,心中有孤獨,所見皆孤獨,心中有自在,所見皆自在;那麼老士兵、鯨魚心裡各裝了什麼?明明白白。

文字圖畫如行雲流水

《世界上最孤獨的鯨魚》是一本優美的圖畫書,整體的節奏、文字與圖的流暢,一如藍鯨悠游浩瀚海洋,緩慢而靈巧自如;海面上、海底下的各種藍,沉靜有存在感,使孤獨的氛圍變得飽滿;最後藏在對開折頁裡的驚喜,更是完美的句點。接續在鯨魚轉身後,深潛再深潛,愈來愈深的藍轉成幽暗的黑,在感到絕望的一刻,屏息歛氣打開折頁─「打開」這個動作包含在閱讀中,或許也是作者設置的密碼──然後我們看見並驚歎。

「每隻魚都找得到伴」是作者最後傳達的信念,安住在這個信念中,方能體會「灞橋雪,茫茫萬徑人蹤滅。人蹤滅,此時方見,乾坤空闊。」自在安處於天地之間,孤獨或同伴都不過是順其自然的狀態。

話說回來,讀這本書也讓我覺得人類有時候真是自作多情啊,不只是對海裡的鯨魚,在人類社會中也是如此:聽到朋友單身,就想介紹對象;聽到只生一個孩子,就要勸說再生一個作伴;領養了一隻貓狗,覺得一隻太孤單,又領養第二隻……這麼理直氣壯以孤獨之名干預別人的人生好嗎?我實在不敢確定。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