趨勢人物 14 科學家 卡瑟琳:解決氣候變遷 唯有一途

文/楊慧莉 |2019.02.16
5879觀看次
字級

文/楊慧莉

去年,澳洲、非洲、美國某些地方氣溫飆高,印度洪水氾濫,乾旱降臨南非和阿根廷……諸多現象證明暖化效應已在全球開展,且來勢洶洶,不可小覷。今有科學家卡瑟琳提出對策,並視之為唯一解決之道,是什麼?一起來關心和了解

首要之務 建立氣候危機共識

卡瑟琳.霍亞霍(Katharine Hayhoe, 1972-)出生於加拿大多倫多,是大氣科學家,德州科技大學氣象學中心主任。她的科學研究論文超過一百二十五篇,在科學溝通工作表現傑出,獲獎無數,包括「Stephen H Schneider傑出氣象溝通獎」。

卡瑟琳主要研究氣候變遷(即全球暖化效應)對我們生活環境的影響。去年,北極圈發生森林大火、包括美國在內的許多地方氣溫飆高、南非和阿根廷旱災肆虐等等。以上諸多現象,卡瑟琳認為,代表氣候變遷的破壞力已在增強,也已延燒到許多人的家門口了,且有許多研究顯示,這些極端氣候事件主要歸因於碳排放,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美國西部野火現在的延燒範圍是過去尚未出現氣候變遷時的兩倍。

無涉政治立場

顯然,人類目前正遭受氣候變遷的負面影響,人類也難辭其咎。但,卡瑟琳發現一般人卻對此氣候危機無感,不僅如此,且帶有偏見。

舉例而言,初到德州科技大學擔任大氣科學教授時,卡瑟琳被一位同事拜託去幫一群地質系大學生上課。當她出現在偌大的禮堂授課時,只見多數學生心不在焉的聽講,有的打瞌睡,有的看手機,就在課程結束時有個學生舉手提問,她備受激勵,結果這學生劈頭就問:「妳是民主黨人吧?」

機智的卡瑟琳當下回說:「我不是,我是加拿大人。」看似一句玩笑話,但她覺得這其實是有一點悲哀的,因為人們完全搞錯了重點,溫度計並不會因人們的政治立場而呈現不同顯示。

墮入惡性循環

既然溫度計說地球暖化了,人類要負責並修復此事,我們就該盡快戒掉化石燃料。但卡瑟琳發現,問題沒那麼簡單,因為「有些人是寧可斷臂,也不願給政府任何藉口去打斷他們舒適的生活,並告訴他們該怎麼做的。這些人就算知道有問題,也不會想改善,寧可輕描淡寫的說,大自然就是這樣啊,甚至說大氣科學家其實是在為自己找財源」。

事實上,卡瑟琳覺得科學界與政治界之間目前上演著一種惡性循環。科學家愈報導氣候變遷對世人的危害,政客們的反彈就愈大,因為他們的權力、意識形態和政治獻金都仰賴維持現狀。政客們背後的金主覺得解決氣候變遷比氣候變遷本身的殺傷力更恐怖,他們擔心會財務大失血。

因此,一個氣候變遷問題就因立場和意識形態的不同,而衍生出兩派政治人馬,一派緊抓過去的生活方式,另一派覺得有必要為更好的未來努力。但這些都無關乎真正的氣候問題,其結果是大家都漠視了問題的嚴重性。

從情感面介入

那麼,該如何打破此惡性循環呢?卡瑟琳認為首要之務就是,談論氣候變遷的危急性。但一般人既非科學家,要怎麼談論呢?

她認為,氣候方面的科學性談論已經超過一百五十年了,而科學家首次向美國總統預警氣候變遷的危險性也有五十年了;事實上科學性的談論也每每落入立場糾葛,造成更多的分化,而非搭起橋梁。

她建議,何不拋開腦中的科學數據和事實,從心出發,從共通的價值觀談論起?比方說,是否都喜歡騎單車、釣魚等戶外活動?是否住在同個社區?是否都很關心經濟或國家安全?

卡瑟琳舉自己為例,她說自己關心氣候變遷的原因是,她是個母親,關心自己孩子的未來。她住在德州,這裡水已經很少了,但地球暖化效應會給水的供應帶來衝擊。

她認為任何人可以從他所屬的社區說起,像她是基督徒,就可從她所屬的教會出發,談談氣候變遷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但重點不在於我們隸屬於哪個政治或宗教團體,而是我們都活在這個地球上,不管我們住哪裡,氣候變遷都已經影響我們了。

不過,談論氣候變遷的衝擊力,卡瑟琳堅稱,並非是要讓人對衝擊有心理準備,而是要因心生恐懼,而及早做好逃離危險的準備。

即知即行 落實具體環保行動

身為科學家的一員,卡瑟琳表示,他們就像地球的醫師,已經監測地球發高燒的情況長達八十年了;根據他們的觀察,人類太仰賴化石燃料的生活型態是主要原因,而當看到碳排放持續增加,就令他們憂心忡忡,知道目前改善的腳步還不夠快。

因此,對科學家們而言,首要之務就是要讓大家明白「得趕緊行動了」,因為氣候變遷的衝擊不再遙遠,已燒至家門口了。

創造更好生活

有了行動共識後,卡瑟琳認為,接下來就是要談論解決方法,並要有「一個更好的願景,那該是一個能源充足、經濟穩定、資源可得、生活要比現在更好的未來」,而以現階段來說,科技和知識都有了,只差具體的做法,「而有些簡單的做法可以既省錢又同時減少碳足跡」。

卡瑟琳舉了一些做法為例。好比說,每個家庭可在前門安裝一個節能自動開關,只要人出門,所有電器用品自動斷電,只剩下冰箱電源。此外,生活型態要有所調整,吃當地食物、減少食物浪費,以全球範圍來看,都是很重要的事。而她個人也身體力行減少碳足跡,慎選演講邀約,盡量減少因要談論氣候變遷影響而需四處旅行的碳足跡,像是讓十幾場演講在同一個地方進行,或是將演講錄製成影片。

走向乾淨能源

透過一場場演說,卡瑟琳說明地球的現況和前景。她以自己所居住的德州為例。此地是美國碳排放量最高的一州,但目前此州的電力已有百分之二十來自乾淨的再生能源,多數為風力,太陽能也發展得很快;位在此州的美國最大軍事基地「Fort Hood」,現在已靠風力和太陽能發電,省下納稅人一億五千多萬美元。

至於那些較落後的國家又該如何自處?它們往往少了先進國家所擁有的資源,像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居民只有昂貴的煤油可用,不過他們有很多的太陽能。於是,現在很多有社會影響力的投資者、非營利單位、社會企業進到非洲,善用科技和運用創新的新型小額融資計畫,提供非洲人太陽能電力。

而在經濟發展中飽受空汙之苦的中國和印度,目前也意識到乾淨能源是未來的趨勢,「中國砸重金投資乾淨能源,目前已關掉北京的煤油廠,在煤礦區上方架設了很多太陽能板;印度打算將十億個白熾燈泡換成LED燈,屆時將省下他們七十億美元的能源費,也打算讓他們的車輛不再碳排放」。

科學家的希望

此外,卡瑟琳也欣見化石燃料產業的撤資行動。她相信,未來隨著乾淨能源的持續擴展,化石燃料產業將觸礁,而此現象也將帶來正面效應,讓人們隨著金錢流向更正視氣候問題。

作為氣候變遷研究的科學家,卡瑟琳深知地球目前情況危急,但她仍抱持希望,她的希望不在其所專精的科學領域,而在每個人身上。她表示,過去幾年來,談論氣候變遷之人已經加倍成長,一些想像不到的組織領導,如青年福音派支持氣候行動會(Young Evangelicals for Climate Action)、鐵與地球組織(the Iron and Earth group)等都加入了去化石燃料的行動,而像德州這樣保守的州也都動起來了,讓當地百分之二十的能源來自風力和太陽能。

世界已在朝乾淨能源的方向前進,但以全球暖化的速度來說,卡瑟琳深感改善的速度仍不夠快。「我們常看到氣候變遷問題就像一個坐在山腳下的巨石,旁邊僅有幾雙手要把它往山丘上推,但實際情況卻是這顆巨石已經在山頂了,該有成千上萬、甚至數十億雙手一起把它推下山才對。」

那麼,該如何快速把這顆巨石推下山呢?

「就從談論地球暖化問題開始吧!」卡瑟琳說,「因為這是行動和希望的源頭。」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