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智人 15 設計師 英格麗:專注小確幸 幸福跟著來

楊慧莉 |2019.02.09
5047觀看次
字級

文/楊慧莉

幸福快樂是許多人追求的目標,但有人看似功成名就,卻不覺得
幸福,有人老是四處碰壁,卻仍感到快樂。究竟,幸福快樂是什麼
?是可遇不可求?還是可遇亦可求?且讓對此議題有多年研究的設
計師英格麗來說說她的發現吧!


發現之旅 轉角遇到小確幸

英格麗.費特兒.李(Ingrid Fetell Lee)畢業於普林斯頓大學英文系,並擁有普拉特藝術學院(Pratt Institute)工業設計系碩士學位。她擁有十多年的設計和品牌經營經驗,目前擔任全球知名設計公司「IDEO」的設計主任,且曾協助開設了紐約視覺藝術學院的產品設計課程,被《紐約時報》、《連線》等知名雜誌視為專注於愉悅與設計關係的專家。

教授的一句話

設計與愉悅,看似不相干,但多年前英格麗的一個經驗,讓她發現彼此間的微妙關係。

當年,她當設計系學生時得把學習成果攤在一堆教授面前檢視。每個人都備感壓力,痛苦難當,她也不例外。當輪到她接受教授檢視時,她很緊張,但也希望教授能看出她的設計深具實用性、符合人體工學又耐用。在一片靜默中,終於有個教授開口了,「你的作品讓我感到愉悅。」

「愉悅?」志在用設計解決問題的英格麗覺得這個詞不錯,但沒什麼分量。同時間,她也很好奇這種抽象的感覺是如何出自桌上擺放的具體設計。她求教於教授們,他們卻支吾其詞說不出個所以然,只說了:「就是會啊!」

之後,英格麗花了近十年的時間搞懂外在世界和「愉悅」這種神祕又有點不切實際情感之間的關係。

找尋愉悅芳蹤

首先,她想釐清「愉悅」的確切感受到底是什麼。她發現,很多人會將「愉悅」(joy)、「快樂╱幸福」(happiness)、「積極」(positivity)混為一談,但以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愉悅」是一種短暫而強烈的正面情感,可能讓我們又笑又跳的。相較之下,「快樂╱幸福」是某種長期的心情狀態。讓英格麗覺得有趣的是,在許多地方的文化裡,人們執著於追求幸福快樂,卻不太重視過程中發生的愉悅感。

釐清「愉悅」的確切感受後,英格麗想知道這種感受打哪兒來。於是,她像個偵探似的到處問人「何事讓你有愉悅感?」「你上次在哪兒見過它?」「當時跟誰在一起?」「它大概是什麼顏色?」

歷經數個月的查訪,她留意到有些東西不斷出現,像是櫻花、泡泡、泳池、樹屋、熱氣球……還有冰淇淋甜筒,特別是有撒上七彩糖果粒的,而人們對這些東西的喜愛,不分年齡、性別和種族。

處處有小確幸

此外,下雨過後天空出現的「繽紛彩虹」會讓人想佇足仰望,以及「節慶煙火」會讓每個看到的人備感興奮。英格麗深感在這政治立場分歧的世界,彩虹、煙火等事物即便稍縱即逝,卻很重要,因為看到這些東西會給人希望,這是人性中的共通需求。

不過,英格麗還是想從這些事物中發現它們讓人愉悅的真正原因。於是,她把它們的圖像掛在工作室牆上研讀,有一天她看出了端倪,原來它們都是圓形、彩度高的、形狀對稱的,給人多樣豐富的感受,也讓人感到輕盈或有向上提升之感。

當她從這個角度觀看時,明白「愉悅」雖然神祕而難以捉摸,卻可透過實體物的特性,即設計師所說的「美學」感受到。

意識到一些形態可以帶給人愉悅感,因其本身所深具的愉悅美學,英格麗開始留意身邊的「小確幸」,像是看到一輛經典的黃色車子或是一幅有趣的街頭藝術作品就會讓人心生愉悅感。

自從她知道這個祕密後,就看到生活中處處有小確幸,原來這些小小的快樂時刻就藏在毫不起眼的地方。

創造幸福 迎向生活小確幸

英格麗對愉悅的研究讓她明白,生活中的小確幸威力超越世人想像。

一如多數人,她年輕時也把「幸福快樂」與生命各個階段中的目標連結:念好學校、找到好工作、嫁個好人家、生兒育女。以上目標,目前有些她已達成,有些仍努力中,但她現在明白「你可以心想事成卻仍不快樂,四處碰壁後但仍很快樂」,因為「真正的快樂是許多小確幸的聚合」。

專注於小確幸

生活中有哪些小確幸呢?與朋友在公園聚餐、笑開懷、花時間佇足聞花香等等,英格麗覺得「以上這些簡單的快樂時刻即便過了仍餘韻猶存,因它們具有紓壓、寬心、修復和凝聚情感的效用,有益身心健康;儘管看似微不足道,但所引發的漣漪效用卻攸關幸福福祉」。

因此,專注於小確幸,就備顯重要。英格麗認為,如果我們把幸福快樂界定為找到了理想工作和夢中情人,那麼比起這種可遇不可求的「失控」窘境,要找到小確幸可容易多了,而把注意力投注在小確幸上,讓我們更專注於當下,把心思放在生命中發生的美好事物,而非想要改善的部分。

意識到小確幸的威力以及小確幸的共通形貌後,英格麗接著聯想到何以周遭充滿了各種了無生氣的建築物,如職場辦公室、該充滿孩子歡鬧聲的學校,甚至最需要溫暖的醫院、護理之家等都色調暗沉,讓人覺得冷冷的。

可逆齡的建築

「為何我們的周遭景觀變得如此沒有溫度?而生命的初始不是都充滿了歡樂嗎?」英格麗不禁要問。進一步思索,她認為原因在於,約定俗成的文化教養要人長大了就要莊重自持,穿得太鮮豔或表現得太熱情,都會引來批評,像是太雀躍的成人給人幼稚、放縱、輕佻的觀感,於是我們不敢恣意歡樂,這世界就變得灰撲撲的。

她想到,如果愉悅美學有助於人找到更多的小確幸,那麼何不善用愉悅美學創造更多的歡樂?此提問讓她接下來用兩年時間搜索全球建築物,找出各種可用以回答這個問題的表現方式。

於是,英格麗在東京的郊區發現了一棟號稱「可逆齡」的奇特建築「三鷹天命反轉住宅」,這是由建築家荒川修作與藝術家金斯(Madeline Gins)於二○○五年共同打造而成。這棟建築的地板是波浪形的,讓人即使只是走著都覺得在跳躍,這裡也隨處可見繽紛色彩。

英格麗曾住進其中,她不確定離開時是否有變年輕,但確認自己當下是愉悅的。

環境眉眉角角

接著,英格麗又找到了也同樣繽紛的醫院、學校、職場環境。協助改善學校環境的非營利組織「Publicolor」從學校行政人員處得知,學生的出席率改善了,孩子也不再亂塗鴉,也說他們覺得更安全了。而對比單調灰色調的辦公室,有多國的研究顯示,在色彩繽紛的辦公室裡工作,員工比較機警、較有自信,也比較友善。

何以如此?英格麗發現那些讓人愉悅的環境特性其實跟進化有關。比方說,顏色其實是生命、能量的象徵。「豐富性」亦是!人類進化的過程中,「短缺」代表危險,「豐富」代表存活。因此,法國設計師摩瑞克斯(Emmanuelle Moureaux)在所設計的護理之家用繽紛的圓形物創造了豐富感。

此外,相較於圓形物,有稜有角的物體根據神經科學的研究,會讓人感到恐懼不安。科學家猜測,這可能是因為自然界的危險物都是有角度的,演化的結果,讓我們不自覺的對有角度的東西提高警覺,「但弧形物就讓人放鬆了」。美國桑迪胡克小學在二○一二年校園槍擊案後,建築師除了在設計上加進安全考量,也放進了波浪弧形的歡樂元素。

記得你所愛的

除了從環境中物體的形貌辨識出小確幸,英格麗也提供一些創造小確幸的建言──從一些可帶給人快樂的好習慣、常想到的一句話到日常活動等等。

舉例而言,英格麗和夫婿每周五晚都會以一支熱舞開啟他們的周末。聽起來有點蠢,但卻有科學根據,因為「除了好玩,與人一起跳舞可以帶來一體感,增進感情之餘,有助人提升自信共體時艱」。

另外,英格麗的生活中還有一句近似座又銘的話,讓她得以對抗生活中的各種負面聲音。這句話是「記得你所愛的」。比方說,每當她對所該做的事感到焦慮時,想到做任何事是基於愛的初衷就讓她寬心不少,或是有件事很不想做,但想起這句話就會讓她把眼光放遠,不再覺得煩瑣。此外,這句話也有助於各種關係的經營,一想到關係的本質,就讓她不再拘泥於一些小摩擦。

而日常活動中,她最喜歡做的是用各種方式接近大自然,如去公園散步、出城放風去,甚至在家中養些盆栽,藉由澆花,跟自然有所交流。

對英格麗而言,自行創造各種小確幸,就能讓自己常常走在快樂的步道上,活得更喜悅更健康。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