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佛教的理念與實踐(下)

樓宇烈(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 |2018.11.13
6722觀看次
字級
佛教所追求的最終目標是出離生死、超脫輪迴,到達涅槃寂靜的彼岸。 圖/新華社

文/樓宇烈(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

三、大乘佛教發展起來的「二性空」、「中道」、「不二」等理論則給予人間佛教更為充分和堅實的理論基石。

佛教所追求的最終目標是出離生死、超脫輪迴,到達涅槃寂靜的彼岸。這一目標顯示了佛教出世主義的根本特徵。然而如何才能出離生死、超脫輪迴,如何才是涅槃境界,乃至出世間與世間是一種什麼樣的關係等等,在佛教發展的不同階段,有著不盡相同的理論闡釋和修證實踐。

在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時期,佛子們以因果緣起理論,闡明一切有情眾生的所有苦樂都是自作自受,因而也只有靠自己去解脫的道理,從而排除當時印度眾多外道的種種無因論、宿命論和有神論的說教,突顯有情眾生(主要是人類)在生命關懷和生死超越問題上,自主自決的主動性和能動性,確立一切有情眾生不依神力、智慧自度的原則。這種建立在因果緣起理論基礎上的,突出有情眾生主體地位的人文精神,決定了佛教注重人生、不離人生而證解脫的特點。

此外,我們在不少早期佛典中,也可以看到佛與佛弟子反復強調:「人身甚難得」,「佛世尊出世甚難遇」(《佛說阿難同學經》出《增一阿含經》)、「人身難得,佛世難值」(《普曜經》卷8)、「佛世尊皆出人間,非由天而得也」(《增一阿含經》卷26)、「我身生於人間,長於人間,於人間得佛」(同前,卷28)等等,這也說明原始佛教重視人間的特性。

但是,這裡有一點需要作一定的說明,即在早期佛典中所強調的「人身」、「人間」,主要是從六道中,人道最為殊勝、可貴的角度來說的,也就是說只有人道中的有情眾生得以成佛,其餘五道中的有情眾生是不能成佛的。這與大乘佛教發展起來以後,著重於從「世間」意義上來講「人間」的含義,是不完全相同的。因此,在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裡,「世間」和「出世間」,煩惱和菩提,生死與涅槃,都是二而非一的分別法,只有遠離紅塵世界、徹底斷除世間諸障煩惱,才能證得菩提,只有出離生死,才能證得涅槃境界。而這又是與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時期只講我空,不講法空的理論有關。從而在看透紅塵世間有為法的虛幻不實,徹底斷除後,卻又把出世間涅槃寂靜的無為法當作一個實有之法去追求。

因而,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時期的聲聞、緣覺二乘阿羅漢,雖然強調於人間求菩提,證涅槃,但他們厭離生死而欣樂涅槃,所追求的都是個人的速斷煩惱,速離生死,證得涅槃,而不願久住人間,利樂有情,普度眾生。這是聲聞、緣覺二乘與大乘菩薩道的重要區別之處,也正是此後大乘佛法認為聲聞、緣覺二乘在實踐佛法人間性方面不究竟、不殊勝的地方。

大乘佛教發展了一切皆空的理論,不僅講我空,而且講法空。無論是中觀學派的諸法實相論,還是瑜伽行派的萬法唯識論,都以破除我法二執,闡明我法二空為其根本宗旨。正是從這我法二性空的理論出發,大乘佛法不但視紅塵世間一切有為法為虛幻不實,就是出世間的一切無為法同樣也是性空不真的。而且認為,如果不能證悟到我法二性皆空的道理,是不可能到達彼岸,證得涅槃的。

正因為一切法本性皆空,因此一切法平等無分別。即以生死、涅槃二法來講也是如此。不能因生死為有為法,涅槃為無為法而起高下分別之見。如經中說:「生死涅槃,悉皆平等,以無分別」(《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卷)、「生死與涅槃,本性皆平等」(同上,卷9),在大乘佛法看來,聲聞、緣覺二乘的厭離生死,欣樂涅槃,即是一種不明我法二性空的分別執著,是欲有所得。然而,如果了悟我法二性空的道理,那也就無相可執,無法可得了。既無相可執,無法可得,還有什麼可以厭離,又有什麼可以欣樂的呢!

這種無二、無得、無分別,亦即大乘佛法之不二中道法門。依此不二中道,則「不入生死,不出生死;不入涅槃,不出涅槃」(《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575);「不捨道法而現凡夫事」、「不斷煩惱而入涅槃」、「不滅痴愛起於明脫」(《維摩詰經. 弟子品》);「在於生死,不為汙行,住於涅槃,不永滅度」(同前,《文殊師利問疾》);「示行諸煩惱,而心常清淨」(同前,《佛道品》)。

在《維摩詰經.菩薩行品》中,按照不二法門的理論,提出了十分具體的「有盡無盡無閡法門」,亦即「不盡有為,不住無為」的大乘菩薩行。其核心是「不離大慈,不捨大悲」,不離世間,不捨世法,「教化眾生,終不厭倦」;以及「修學空,不以空為證;修學無相無作,不以無相無作為證;修學無起,不以無起為證」。而這些,也正是大乘佛教菩薩行人間佛教理論和實踐的核心內容。

由人道殊勝,在人間成佛,到自覺覺他、自度度人,不捨生死,不欣涅槃,利樂有情,莊嚴國土的大乘菩薩行,這是佛教人文精神的拓展,是人間佛教理論和實踐的深化。正是基於這樣的認識,所以說大乘不二法門理論,為人間佛教的實踐提供了最充分、最堅實的理論基石。

四、目前,中國佛教界、學術界對人間佛教問題都相當關懷,既有理論方面的討論,也有實踐方面的探索。

在理論方面,人們對人間佛教有各種不同的理解和闡釋,在實踐方面,人們也有各具特色的嘗試和開展。這些討論和探索不管有多大的分歧和不同,我認為都有助於人間佛教的建設和發展。

大乘佛法自覺覺他的關鍵在於修證實踐,人間佛教的根本和生命也在於實踐。目前,在中國大陸和台灣、香港等華人地區的許多佛教團體,都在以他們對「人間佛教」理念的理解,努力實踐「人間佛教」的建設,其中包括實現佛教由傳統向現代轉化的努力。他們都本著「弘法是家務,利生是事業」的宗旨,努力使詮釋佛教經典的教義和方法,更易於現代人接受、理解和領悟,努力通過各種社會事業以利樂有情眾生。在各種社會事業中,有的側重文化傳播,有的側重各類教育,有的側重慈善福利等等。

實踐人間佛教的途徑、方法可以是多樣的,然其中心應當是積極發揚佛陀的人文關懷精神。

關於人間佛教與人文關懷的問題。我在上面說到,人間佛教是建立在佛教教理內在的人文精神之上的。因此,對社會眾生的人文關懷,正是人間佛教的本質所在。在現代社會中,人類最煩惱的問題就是自我的失落。

隨著社會經濟科技的發展,人類自我異化的情況也愈來愈嚴重,人類正在淪為由自己創造的物質經濟和科技的奴隸,生存的競爭,名利的追逐,物欲的膨脹等等,更為人們認識自我,提升自我的精神世界,帶來更多的障蔽與繫縛。

人們沉淪於現象之我而找不到真正的自我,人們需要更多更切實的人文關懷,更需要認識自我的本來面目。而關懷人間眾生,引導眾生認識本來清淨的自我,這是佛教的慈悲精神,人間佛教的本色行當,也應當是人間佛教未來的發展方向。

下面,我還想就與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展望等有關的兩個問題,談一下我的一些淺陋之見:

一是關於人間佛教與人生佛教的關係問題

這個問題發端於太虛大師。他最初用的是人生佛教,以人生佛教來概括佛教的根本精神。以後又提出人間佛教的概念,在他那裡,人生佛教和人間佛教的內涵基本沒有差別。但在以後的討論中,人們對這兩個名稱發生分歧,有人主張提人生佛教,有人主張提人間佛教。

其實,在我看來,人間佛教、人生佛教兩種提法完全可以並存並提,可分可合,互相補益。我認為,人生佛教在揭示佛教理論的人文精神的本質特徵方面,在闡明佛教教理對治個人三毒(貪、瞋、痴)二障(煩惱障、所知障)和人格自我提升方面,有其親切明白的優點。而人間佛教在揭示佛教實踐不離世間的重要特質方面,在體現佛教面向社會眾生和建設人間淨土方面,則有其鮮明切實的優點。因此,闡發佛教人生學說和建設佛教人間淨土,是未來人間佛教發展不可或缺的兩個方面。

二是關於人間佛教與佛教世俗化的問題

所謂世俗化問題是現代宗教遇到的一個普遍性問題,現代社會的發展,使得宗教與社會和民眾的關係越來越密切,宗教對民眾現實生活狀態的關注也越來越多。1962 年天主教羅馬大公會議,就強調要更多地關注此岸世界的問題。這也就是說,宗教應更多地關心世俗生活,要使自己的教理、儀軌等,更貼近世俗生活,適應世俗生活。為此,一些傳統宗教都在不同程度上對教理做了某些新的闡釋,對儀軌做了某些改革,以適應時代的需要。現代宗教的這種變化,被稱之為現代宗教世俗化的趨勢。

如果就此而言,那麼毋庸諱言,人間佛教也內含著世俗化的一面,也是因應時代之需的變化。但是應當指出一點,宗教的世俗化或人間佛教的世俗化,都只是指其教理和儀軌貼近世俗生活、適應世俗生活。這是化導現代世俗眾生的應機之需。因此,宗教的世俗化或人間佛教的世俗化,絕不應是與世俗的同流。無論是出家眾還是在家眾,既然皈依了佛法,就應當依照佛陀的教導,在世俗生活或叢林生活中求證超越世俗的正覺正悟。

近現代中國佛教界有一種說法,叫「以出世心做入世事」。這大概就是既要融入世俗,而又不與世俗同流,以保持佛教出世性的根本精神。而一位出家高僧或在家居士能真正做到「以出世心做入世事」,那麼他在社會大眾的心目中一定是一位活菩薩,一位人天師範,佛教的神聖性也必然得以顯揚。

孔子說:「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論語. 衛靈公》),事在人為,宗教的世俗化並不一定與宗教的神聖性相對立。「以出世心做入世事」既保持一顆聖潔的、超越的出世心,並以此自律;而同時又以一顆智慧的、慈悲的心去做入世之事,以利益眾生。我想這種自覺覺他、自度度人的實踐,應當說更能突顯出宗教出世性、神聖性的實質意義。(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