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遺產專題 7 永遠殷墟 考古90年

文/記者劉雅鳴、桂娟、李文哲 |2018.11.10
2791觀看次
字級
78歲的女考古學家劉一曼在河南安陽殷墟博物館內指著復原了的花園莊東地甲骨坑,介紹發掘時的情形。 圖/新華社
河南安陽殷墟宮殿宗廟遺址。 圖/新華社
遊客在河南安陽殷墟宮殿宗廟遺址內的婦好墓參觀。 圖/新華社
遊客在河南安陽殷墟宮殿宗廟遺址內的車馬 坑參觀。圖/新華社
位於河南安陽殷 墟宮殿宗廟遺址內 的婦好雕像。圖/新華社
河南安陽博物館 展出的展品「婦好 銅鉞」。圖/新華社
董作賓(右)及李春昱在殷墟第一 次發掘中測量繪圖。 圖/資料照片

文/記者劉雅鳴、桂娟、李文哲


今年是殷墟考古九十周年。作為中國二十世紀百項考古大發現之首,殷墟價值之大、地位之高、意義之重不言而喻。八十一歲的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李伯謙說:「就考古學而言,沒有哪處遺址的重要性超過殷墟。」

還原一座繁華都市

「恍惚間,商王朝從地下甦醒。武丁和婦好並肩而行,貞人在占卜,士兵在操練,祭祀如期舉行。宮殿區外,兩縱三橫的道路上馬車奔馳。密集的邑聚間,行人你來我往。不遠處,西北流向東南的人工水渠南岸,鑄銅作坊火花飛濺……」曾多年擔任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安陽殷墟考古隊隊長的唐際根,不只一次地向人們「還原」這座三千多年前的商朝都城場景。

在夜半時分的小屯附近散步,是新派考古學家唐際根的習慣,而小屯村北正是三千年前商王朝的宮殿宗廟區。

支撐起考古學家如此浪漫想像的,是歷代考古人對殷墟這座三千年前商都考古的豐碩成果。從這裡出土的甲骨文、銅器、玉器、建築基址及豐富的祭祀遺存,加上多學科跨領域研究,讓上古商都「復活」。

三千三百多年前的「盤庚遷殷」,因寫入中國大陸中學歷史課本而婦孺皆知。如今的河南安陽小屯村一帶,曾是殷商王朝中心區域。隨著商王朝的滅亡,這片土地逐漸荒蕪,變成了一片廢墟,史稱殷墟。

九十年前,人們對商王朝的認知仍停留在《史記》三千多字的記載中。考古改變了中國歷史的撰寫方式。一九二八年十月十三日,中國第一代考古人董作賓在殷墟揮出第一鍬。

由李濟、董作賓、梁思永等人擔綱的殷墟發掘前十年,初步確認了安陽小屯村一帶為商代晚期都邑。而這個普通村莊也從此聲名鵲起。

今天所說的殷墟,橫跨洹水南北兩岸及其附近的二十多個自然村落,面積約三十平方公里。

新一代殷墟考古人將目光轉向了對商代社會細節的研究。比如從動、植物遺存看當時的自然環境,使用鍶同位素技術研究殷墟的人口構成等。

殷墟,得以更加細緻入微的「還原」:商代晚期,隨著人口增加,城市規模不斷擴大,有大型道路系統和完善的水渠系統;手工業作坊沿水渠分布;以四合院建築為主的居民點星羅棋布,居住的是以「族」為單位的貴族及平民,等級分明卻井然有序……儼然是一座布局合理、人口眾多、手工業發達的繁華都邑。

解開中華文化密碼

走進殷墟博物館文字廳,七十八歲的女考古學家劉一曼變得年輕起來,笑聲爽朗。「你看,這裡展出的完整卜甲,都是我親手挖出來的。看到它們,感覺很親切、很興奮。」她說。

展廳一角,復原了一九九一年發掘的花園莊東地甲骨坑。「甲骨文的三次大發現」展板懸掛在復原坑上,劉一曼整理甲骨的巨幅工作照片十分醒目——當年五十一歲的她,手持細細的鐵釺,仔細剃去一片剛出土卜甲上的泥垢。

此前,考古前輩在小屯發現的甲骨窖穴震驚中外,一萬七千多片甲骨集中堆放,被稱為「中國最早的甲骨文檔案庫」,是甲骨史學上的一大奇蹟。

「三次大發現,我有幸參加了兩次,我挖出的甲骨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多的,大家都說我有運氣。」劉一曼說。

發現只是第一步,隨後進行的殘片綴合、分期斷代、釋讀文字、縷析文例、詮解史實等甲骨整理和研究,堪稱浩繁巨大的工程。

目前,海內外甲骨藏品家底及保存現狀已基本摸清,共有約十六萬片甲骨,單字四千三百多個,已釋讀一千六百多個。二○一七年,甲骨文入選《世界記憶名錄》。

一百一十九年前,當作中藥「龍骨」吃下去的甲骨,被清代學者王懿榮發現,經羅振玉、王國維、董作賓、郭沫若「甲骨四堂」辨辭考史,胡厚宣等人的整理編集,中華文明的密碼得以釋讀。

過去,對甲骨文的考釋如同「射覆」猜謎,現在有了更好的條件和方法。新近出土的戰國簡牘,年代雖晚卻可以與甲骨文、金文對比研究,每一個文字都有了相應的信息包。

「我們還利用高科技手段對甲骨上的筆划和微痕進行精密分析,以最大程度獲得留存在甲骨材料上的信息,傳承給後世。」當代甲骨學領軍人宋鎮豪說。

王后的寶藏 兩個女將軍的隔空相遇

安陽博物館展廳裡,燈光下的婦好銅鉞,鉞刃間散發出幽幽寒光,印證著主人婦好的戎馬一生,讓人心生敬畏。

中國夏商周時期,銅鉞象徵征伐、刑殺之權,尤其象徵軍權。「這說明女將軍地位顯赫。她最多的一次帶兵一萬三千人,是甲骨文記載戰爭中動用人數最多的一次。」講解員馬君說。

也許是巧合,也許是歷史有意安排,讓婦好這位中國歷史上有據可考的第一位女將軍重見天日的,正是中國大陸第一位女考古學研究員、堪稱考古「女將軍」的鄭振香。

六位殷墟考古發掘傑出人物,在日前舉辦的「殷墟科學發掘九十周年紀念大會」上,獲得「殷墟九十年紀念章和證書」,鄭振香名列首位。

因為身體原因,八十九歲高齡的鄭振香未能前來領獎。當她的影像出現在大屏幕上時,全場掌聲雷動。

「這輩子印象最深的,就是尋找婦好墓。」電話那頭,鄭振香對新華社記者說。

一九七六年初夏,時任殷墟考古隊長的鄭振香主持宮殿區內一處房基的發掘。一個半月過去了,似乎除了房基並無其他遺跡,一些專家勸她是不是就此打住,因為按照傳統經驗,宮殿區內通常只有房基。

然而,鄭振香堅持收工前用洛陽鏟再鑽探一遍。五月十六日,在鄭振香的指導下,一位老技工一探鏟下去,從八公尺深處帶上來一鏟黃土,裡面竟然夾著鮮紅的漆皮和一只翠綠色的玉墜。

一座商代社會的寶藏由此打開。這個殷墟唯一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墓葬,出土隨葬品一千九百二十八件,超過了以往殷墟出土器物的總和,被譽為「殷墟小百科」。

最初是一件銅瓿引起了鄭振香的注意。「銅瓿底部有倆字兒,我一看,哎,是婦好。」她說。隨後又發現多達一百零九件器物上刻著「婦好」或「好」。因此她判斷婦好是這座墓的主人。

鄭振香的指認,將三千二百年前這位深受商王武丁寵愛,集王后、將軍、祭司、母親於一身的神祕女人以及她的種種傳奇,帶到了今天,為人們津津樂道。

看似偶然發現的背後,是對考古執著的迷戀。「女同志比較細心,擅長形象思惟,從某種意義上說,也適合搞考古,當然還要有點吃苦精神,能經受磨練。」鄭振香說。

穿越三千多年之前

「三千年前的商代中國人怎麼生活?他們都在想些什麼?做事都是出於什麼原因?」來自美國達特茅斯學院的艾蘭教授一九七○年代就曾來過安陽。她研究了一輩子甲骨文、青銅器,與中國古人對話依舊令她著迷。

藉著考古發現和破譯的甲骨文,我們可以穿越三千多年前,感受商人「主食小米」的飲食習慣。為此,唐際根曾建議當地政府註冊「殷墟米」的商業品牌。

「商人一天只吃兩頓飯,分大食、小食,主要的烹飪方式是蒸煮……商代沒有桌椅,商人吃飯、聊天、做工都膝蓋著地,因此殷墟遺址出土商人骨骼、膝蓋骨上常有磨損痕跡,腳趾骨上也有疤痕。」唐際根說。

那個時候已經有了馬車。殷墟宮殿宗廟遺址展出的車馬坑,是中國考古中發現最早的畜力車實物標本。當時的人們還能認識五十多種疾病,除了使用藥物,還會應用針砭、按摩等治療方法。「商代王室生活還是很美的,國王住著四合院,住地附近有池塘,馴養著丹頂鶴、褐馬雞等珍禽寵物,閒時可以到池塘邊散步。」唐際根說。

待解之謎留給未來

九十年,從未知到已知,考古學家不僅能粗線條描繪出「大邑商」(商人自己對王朝都邑的稱呼)的大致樣貌,還獲得了許多細節。然而真正把一座王朝完整再現,還需要不斷努力和探索。

「現在整個殷墟挖的面積可能還不到百分之五。」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站副站長何毓靈說。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