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花博荷蘭館 以69年木料打造循環建築

文/爾東 |2018.10.27
2754觀看次
字級
荷蘭球莖花產區花車大遊行,身著荷蘭傳統服飾的女樂手們,一邊騎自行車一邊演奏。 圖/新華社
阿梅爾市以新工程技術和新觀念,打造新建築。圖/荷蘭在台辦世處提供

文/爾東

40%廢棄物出自營建業

即將於下周六登場的台中世界花卉博覽會,其中最有話題性的「荷蘭館」,將推出全台首座循環建築──其中大部分建材是以台糖69年歷史的「阿公級」老木料重新利用,明年4月24日花博活動結束後,該館也將拆卸後移至台中月眉糖廠搭建成另一棟永久建築,貫徹循環利用、資源不息理念。

荷蘭貿易暨投資辦事處駐台代表紀維德表示,全世界約有40%的廢棄物來自建築營建業,只要能做好這部分廢棄物回收再利用,就能減少相當大部分的廢棄物問題。因此下周揭幕的台中花博「荷蘭館」,以循環經濟概念進行設計,盼藉此加速台灣落實循環建築,也希望荷蘭館成為跨部門的國際平台,「讓台灣、荷蘭一起學習,一起邁向循環經濟」。

富歷史感建材大變身

為打造「荷蘭館」這座循環建築,台荷兩地建築師共同合作進行設計,除了以節能減碳角度考量房屋功能及造型,更租借節能的氣動梭電梯,並以沒有焊接的鋼材組合方式,以木榫取代釘子,讓木料拆卸後仍可再利用;同時,也以魚菜共生池、遮陽爬藤網等植栽,展現荷蘭推動循環經濟的趨勢。

紀維德表示,荷蘭館幾乎是用百分之百循環材料建成的,包括地板、門、家具的木料,全都來自1949年興建的高雄駁二大勇砂糖倉庫屋頂桁架,搭建過程中約2%的部分採用「不夠環保」的水泥,原因在於日前台中發生暴雨,為了安全起見,荷蘭館的建築材料才會增加一小部分水泥。

下周六入園參觀的觀眾,將可見證這座以回春老木料打造成的美侖美煥太陽能綠建築,以清爽通透木作風格呈現「人居自然中」的概念,將極富歷史感的木料重新再利用,過程中盡量不破壞木榫結構,以便未來還能繼續作為建材。

各大企業合造綠建築

「荷蘭館」除外觀綠意盎然、通風清涼,屋頂更舖設太陽能電板,以吸收陽光轉化為電能,供做夜間照明。 荷蘭四大國際龍頭企業也分別提供不同協助,其中屋頂塗料採用「倍剋漏」,可防水、高反射科技隔熱,讓室內降溫5度,減少空調用電;建材上噴塗Interpon粉體塗料,能保護建材、延長重複使用壽命,並達到零廢棄。室內的地毯是全世界第一塊可回收的地毯「Niaga」,室外則架設太陽能板路燈,資金由荷蘭ING安智銀行挹注。

荷蘭建築師除在取材及建材上費盡心思,荷蘭貿易暨投資辦事處還邀台灣營建研究院,紀錄並公開所有建材的資訊,使建築物成為「暫時存在建材」的建材銀行,後續會發表《落實循環營建白皮書:以荷蘭國家館為例》報告。台灣營建研究院也將完整紀錄荷蘭館建材的資訊,希望透過這個案例,作為協助台灣營造產業推動循環建築的參考。

台糖表示,2013年大勇倉庫提供給高雄市文化局開創駁二藝術特區,當時拆解的部分老舊屋頂桁架木料全被保存下來,並藉由此次荷蘭在台辦事處參與花博、興建循環建築的機會,讓這批歷經風華年代及歷史光環的老木材再次延續其生命價值。

循環再生做建築好事

台糖董事長黃育徵並改編荷蘭畫家梵谷名言,強調「建造一座好的循環建築是在做一件好事、有意義的事。」台糖也期待展期結束後,能透過建築師進一步規畫,將拆解後的荷蘭館移至台中月眉糖廠循環再生,延續木材及荷蘭館的第二生命。

荷蘭駐台代表紀維德指出,此次參加台中花博,是由荷蘭外交部、經濟部、農業部、科技部,共同協助荷蘭阿梅爾市(Almere)與台中進行對等合作。

環保署廢棄物管理處處長賴瑩瑩表示,「循環經濟」是政府推動5+2產業創新計畫之一,環保署也推動業者與聯盟簽署「綠色協議」,透過公私部門合作,創造經濟與環保雙贏。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