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雲人物10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 慕克維格 照亮黑暗 撼動人心

楊慧莉 |2018.10.27
2015觀看次
字級

文/楊慧莉

性侵的可怕罪行,不僅未在文明的現代銷聲匿跡,甚至成為戰爭武器,在有「世界強暴之都」的剛果泛濫成災。剛果婦女多年來飽受性暴力的威脅和創傷,苦不堪言。幸好,在此黯黑之區出現了一道光芒,不僅溫暖及療癒了受害者的受創身心,也讓加害者的罪行無所遁形,並指引了根治此惡行的方向。這道光芒就是本月初甫誕生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慕克維格。

生命軌跡
從醫師到和平得主


慕克維格(Denis Mukwege, 1955-)出生於剛果民主共和國的東部城市布卡武。小時候,他跟著當牧師的父親多次探訪社區病人,激發他立定志向──長大後要當一名醫師救人,而瑞典的五旬節教派資助他念醫學。

在了解許多孕婦因院方照顧不周而導致分娩期間的各種併發症後,慕克維格決定當一名婦科醫師。於是,他先進了蒲隆地大學念醫學,之後又到法國的昂熱大學念婦科和產科護理。

修補受苦的生命

一九九九年,慕克維格在布卡武創辦了潘奇醫院(Panzi Hospital)。產科的訓練,讓他想以「協助形塑新生」之姿懸壺濟世,但在目睹了首位輪姦受害者病患「不僅遭強暴,生殖器和大腿還遭槍擊」的慘境後,他明白自己還需拯救和扶持許多受苦的生命。

從此,慕克維格和他的同事開始醫治成千上萬的受暴者,修補她們遭撕裂的生殖器官。潘奇醫院漸漸變成專門治療被叛軍輪姦的婦女;每年照護的婦女超過三千五百位,慕克維格醫師一天的手術有時多達十個。自創院以來近二十年的時間,醫療團隊已醫治八萬五千名性暴力受害婦女,她們多半是剛果軍事衝突中遭蓄意輪姦的受害者。慕克維格也因此成為修復輪姦受害者生理傷害的世界性權威;因手術精湛,成功修復強暴受害者受創嚴重的私處,在剛果享有「奇蹟醫師」的美名。

然而,潘奇醫院不僅醫治性暴力受害婦女的生理傷害,也提供她們法律、心理及社會層面的服務。她們若是付不起醫療費,也不收她們半毛錢。

為正義赴湯蹈火

事實上,慕克維格醫師所做的,遠遠超過這些。除了救治受摧殘的身心靈,他還四處奔走,從聯合國、歐洲議會到華府,呼籲正視這些受虐婦女淒慘的命運。他吶喊了多年,不僅似乎無人聞問,自己的生命也飽受威脅。

二○一二年,慕克維格在聯合國的一場演說中批評了剛果總統和其他國家沒有善盡職責,力阻一場不公平的戰爭發生,這種戰爭把婦女當作施暴的對象,並以強暴做為戰爭的武器。

次月,槍手闖進慕克維格的家中,挾持了他的女兒,過程中,他的一位好友兼保鑣遭殺害。攻擊事件後,他跟家人為了安全起見,暫避他國,但他的剛果病患和同事都敦促他重拾在潘奇醫院的救人工作。

二○一三年一月,慕克維格在剛果婦女募款幫他買好回程機票下返鄉,因為他發現盛情難卻,「再也無法拒絕,同時也決定要協助對抗種種暴行」。他回國的那一刻,鄉民欣喜若狂。

義行受各界肯定

慕克維格回國後,人生再也不同於以往。而今,他住在醫院,在接受聯合國維安人員的保護下暫時失去了部分自由。

在最艱困的時期,慕克維格與他的同事冒著生命危險,跟人權醫師組織(Physicians for Human Rights)密切合作,他們推動了一項全球運動,用以聲援和保護那些站在第一線伸張正義的個人,這些人不僅協助暴行的受害者,也主張將加害者繩之以法。

十月五日,台灣時間周五下午五時,慕克維格在手術室聽見外頭一陣喧嘩,不久就聽聞他成為本屆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的消息,接著就「看見許多婦女因堪憐的處境受到正視而歡悅的神情」,這讓他感動不已。

儘管慕克維格跟剛果政府鬧僵了,但政府發言人曼第(Lambert Mende)仍在第一時間表達了恭喜之意,並表示,「即便他每次的政治行動都與政府不同調,但從人道的立場來說卻是重要的,而今我們欣喜於自己同胞的工作獲得諾貝爾學院的認可。」

在此之前,慕克維格也已獲得無數國際獎章,包括聯合國人權獎等,表彰他救助受暴婦女和力阻性暴力成為戰爭武器的義行。

黯黑之光
好男人的最佳典範


多年來,剛果共和國進行了一場利益集團之爭,婦女卻成了獻祭品。醫治受暴婦女的慕克維格,很早就體悟到這種把強暴當作戰爭武器的殘酷事實。

「這是一種折磨方式,用來恐嚇人民。當我看到婦幼們身上的傷害,就明白這種暴力跟性沒有太大的關係,而是透過一種恐怖主義彰顯權力。」慕克維格說。

世界強暴之都

根據美國公共衛生雜誌的報導,剛果在施暴最嚴重的二○○六和二○○七年間,至少有四十萬婦女遭到強暴。

慕克維格醫治這些婦女(有些還被強暴多達三次)時,覺得這是「本世紀最嚴重的獸行」。每當有婦女帶著新傷回到潘奇醫院,他就了解國家繼續開倒車,罪犯仍逍遙法外。

「我們最難以面對的現實是,我們幫助受暴婦女生出的女兒是性侵下的產物,而幾年後,我們又得醫治這後來也遭強暴的女兒。對整個醫療團隊來說,這些是令人痛苦難當的時刻。」慕克維格表示。

不過,多數的剛果性暴力研究都顯示,這個國家即使在政局穩定時,強暴的行為依然猖獗。有一項報告指出,百分三十以上的剛果男人坦承性侵過婦女,四分之三的剛果男人則相信,婦女如果穿得太挑逗,罪有應得。

剛果性暴力的氾濫,可見一斑,也因此曾有聯合國的官員為剛果貼上了「世界強暴之都」的標籤。

治標外要治本

剛果共和國的兩性不平等和對婦女的嚴重糟蹋,慕克維格歸咎於無知和無感。他指出,「兩性平等的概念起於兒童一開始與社會環境的互動中。我們通常告訴女孩要穿著檢點,並將如果不從就會遭性侵的恐懼灌輸給她們,卻沒有告訴男孩如何好自為之,並告知惡行的後果。」

慕克維格相信,兩性平等的教育和體認起於家庭及性格發展期,但負責的態度則始於各個層面的正義展現,「正義若不伸張,對女性的態度就不可能改變」。

是故,除了療癒受暴者的受創身心,他還發起國家和國際運動,維護和伸張剛果婦女的權益。「沒有哪個男人願意看到自己的妻子、母親、姊妹或女兒遭到強暴,這很讓人憂心……而當看到暴行卻保持沉默等同參與和默許了這些惡行。光是照顧受暴婦女的身心並不夠,除了醫治罪行的後果,處理源頭也很重要。」

落實治本行動

因此,近年來剛果興起了教育男性別再性暴力的活動。二○一四年,還針對剛果社區所蔓延的強暴婦女問題,招開了一個全國性會議,由各個省分領袖齊聚一堂參與討論。

另一方面,慕克維格也早在二○一一年,與女性主義鬥士克莉斯汀(Christine Schuler-Deschryver)、《陰道獨白》作者伊芙(Eve Ensler) ,在剛果東部創建了「喜樂之城」,協助受暴者走出陰影,重建生命。至今,已有一千多位婦女畢業,她們化悲慟為力量,以領袖之姿重回社區。

除了提供受暴者心理及社會方面的支持,慕克維格也主張要對那些回歸社區的阿兵哥提供心理復建上的協助,因為「當年輕男孩被徵召,學會了姦殺、摧毀女人,卸掉軍裝後並不代表他們心智上會有所改變」。

慕克維格堅信,剛果的和平之道在於,男性的心態需要獲得重整,女性的心聲需要被增強。他已經組織了一些團體,要讓男人和男孩討論瀰漫在社會和心智間的暴力,女人可以齊聚一堂要求正義和賠償。

與倖存者分享

而今,慕克維格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代表他與受暴倖存者一起喚醒全世界,要正視強暴做為戰爭武器的惡行。他在得知獲獎消息後,打電話給《陰道獨白》的作者伊芙,告知對方「他與全球女性悻存者和數十年來致力於終止性暴力傷害的運動人士分享這個獎。倖存者需要的不只是認可,還需要賠償和讓加害者獲得法律制裁」。

伊芙覺得慕克維格獲獎是實至名歸,因為「這世上沒有哪個人像他這樣,可以完全獻身於消彌性暴力」。伊芙認為他這麼做是因為他珍視、愛護女性,視剛果女性為延續國家命脈的關鍵。「如果你摧毀了子宮,就沒有子嗣了。」慕克維格曾於受訪時這麼說。

除了用仁術拯救剛果的命脈,慕克維格說自己其實是在「用更多的愛化解仇恨,彰顯『邪不勝正』的真諦」;對他而言,表達愛的方式就是照顧病患並給他們希望。

在一個性別歧視主義和男尊女卑的觀念仍充斥許多地方的黑暗時代,誠如伊芙所言,這位兼具仁心仁術的和平使者彷如一座燈塔,成為好男人依循的指標。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