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人物 10 勇者塔布曼與帕克斯捍衛自由與公義

楊慧莉 |2018.10.20
2247觀看次
字級
帕克斯因拒讓座而打響美國民權運動的第一炮。 圖取自網路
圖取自網路
圖取自網路
圖取自網路
圖取自網路

文/楊慧莉

不自由,毋寧死!這句話點出「自由」的可貴,也凸顯身為奴隸的悲哀。而面對不公不義,你是忍氣吞聲?還是當仁不讓?今天要介紹兩位勇敢的女性,她們挑戰世局,不向命運低頭,因適時拿出具體行動,不僅重拾生命自主權,也改變了所處的世界。

公義之聲
帕克斯因拒讓座而掀民運


羅莎.帕克斯(Rosa Parks, 1913-2005)生在美國種族隔離政策盛行的年代。作為弱勢的非裔美人,她從小就知道要反抗種種不公的待遇。

有一次,帕克斯碰到一個白人惡霸,便撿起地上磚頭正面迎戰。祖母見狀,對她的行為很生氣,帕克斯就回應:「與其被這樣不公對待,還不能表態,乾脆讓我死吧!」

裁縫師的憤怒

帕克斯長大後成為裁縫師。一九五五年十二月一日,她搭上蒙哥馬利市的公車。當時有規定,黑人搭乘市公車,只能坐在黑人區;如果白人區滿了,黑人得起來讓座給白人。帕克斯坐在黑人區,卻被司機命令要「讓座」,因白人區滿了,有個白人站在走道上。她聽了司機的指教後,拒絕了。當時,大家都以為她是下班累得不想讓座,但她在自傳裡表示:「自己其實不是身體疲憊……而是厭倦了要不斷屈服。」

帕克斯不打算讓座後,警察就來了,將之拘捕,但權力單位沒想到的是,拘捕行動引發全國爭取民權的抗議之舉,並獲得世人的關注。

引發連鎖效應

帕克斯因拒讓座而遭捕後,社會瀰漫同仇敵愾的情緒,當地社區領導趁勢組織了蒙哥馬利改善協會(Montgomery Improvement Association),希望能一舉促進社會改革,增進非裔美人福祉。他們發起「聯合抵制蒙哥馬利公車」運動,推派當時為基督教牧師的馬丁.路德.金恩博士(Dr Martin Luther King Jr.)領軍。

十二月五日,當帕克斯在庭內接受審訊,庭外卻在發送三萬五千份傳單給蒙哥馬利市的黑人,要他們團結起來杯葛公車公司,以示對帕克斯遭到不公對待與種族隔離制的抗議。

結果,不僅參與者眾,超出運動組織者的預期,且持續進行,長達三百八十一天。在最團結的時刻,四萬名的杯葛者中多數選擇從家裡走路去上班,有些人住得老遠,行程長達二十英里。

行動開花結果

公車抵制運動的後果是,轉運公司和其他企業因民眾對行動的堅持而蒙受慘重的財務損失。最後,蒙哥馬利市當局只好讓步,解除了公車隔離分級制。

之後,金恩的人氣名望遠播,成為民權運動中最知名的領袖之一;他遊歷全國,組織抗議行動,發表演說,讓政府當局難以漠視。這都要拜帕克斯打響美國民權運動第一炮之賜,她也因此被美國國會稱為「現代民權運動之母」。

此後,帕克斯繼續獻身民權運動,享有諸多殊榮,但經濟上卻受到制裁,丟失了在百貨公司當裁縫師的飯碗。後來,她搬至底特律重操舊業,直到一九六五年。往後有將近二十年時間,她受聘為一位非裔美國眾議員的祕書和接待。

領導力的示現

退休後,帕克斯出版了自傳。在自傳中,她寫著:「我相信,我們來到這世上生活和成長,除此之外,還要盡一己之力,讓這個世界成為一個更好的地方,所有人都能同享自由。」

二○○五年,她在家中平靜辭世,享年九十二。二○一三年,帕克斯百年冥誕時,美國郵政署發行了一款「永遠的帕克斯」紀念郵票。同年稍晚,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在美國首府為「帕克斯紀念銅像」揭幕時表示,「就在那一刻,她用簡單的動作協助改變了美國和全世界……」

有句話說「坐而言不如起而行」,帕克斯在那一刻,不僅安坐在位置上,也用此行動表達了自己的抗議。此舉讓她不再只是一個裁縫師,瞬間也化身為正直、毅力和公義的使者。而她也用此內斂而安靜的方式,顯示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深具領導潛力,等待適當時刻發揮出來。

勇氣從哪兒來

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每個人的生活中難免會遇到「帕克斯的時刻」,這個時刻可讓人因一個無私的英勇行動而改變了另一個人、一個群體、甚至一個國家,但不可諱言的,多數時候還是讓人瞻前顧後,難以見義勇為。究竟,道德勇氣,要從何而生呢?

「多年來,我學到了,一個人一旦心意已決,恐懼就消失了,因為當知道該做什麼時,恐懼將不在。」帕克斯本人提供了最佳解答。

自由鬥士
塔布曼脫困後投身救奴隸


哈莉特.塔布曼(Harriet Tubman, 1822-1913)的父親為樵夫,母親為廚師;雙親是出生於馬里蘭州、分屬於不同主人的奴隸,婚後育有九子。

塔布曼的手足多半被雙親的奴隸主賣掉,儘管她的母親為了讓家人在一起,已經竭盡所能的抗拒並阻止此憾事。母親雖未能如願,其勇氣卻深深影響了塔布曼。

擺脫命運的枷鎖

塔布曼五、六歲時就得幹活了。她先是被拉去當保母,負責照顧小嬰兒,嬰兒如果醒來哭鬧,她就會慘遭毒打;隨著年齡增長,她的活愈做愈重,趕牛、運送木材、耕作等樣樣來;青春期時,她因拒絕幫忙逮回某個奴隸而遭人用重重的秤砣打頭,造成她終生都得忍受癲癇和頭痛之苦。

一八四九年,她的主人過世。主人的遺孀為了清償丈夫留下的債務,只好賣掉她的奴隸,包括塔布曼。塔布曼不想坐以待斃,等待命運找上門,於是九月時便夥同她的兩名兄弟逃跑了,但她的兄弟反悔,不久又折返。塔布曼看到他們安全回去後,就獨自上路。

塔布曼為了逃出奴隸捉拿者的眼線,於晚上出走。當時,有個「地下鐵路」的組織(Underground Railroad),提供方便奴隸逃跑的「路徑」和像「車站」般的安全棲身之所。她藉由此組織提供的路徑,在徒步將近九十英里後,終於抵達自由之地「費城」。

助人脫逃成摩西

成為自由之身後,塔布曼常常想到還深陷馬里蘭州當奴隸的家人和他人,但也就在這時,美國國會通過了一項禁止公民助奴隸逃跑的法律。不過,她顧不了那麼多,她多次回到馬里蘭州,協助拯救多位親戚安全抵達費城。

一開始,塔布曼很怕會被抓,但時間一久,膽子也大了,而且還拿到一把左輪手槍防身,甚至喬裝成雞販,遇到熟識的奴隸主,就把雞放了以轉移對方的注意力。有將近十一年的時間,她冒著生命危險,不斷回到馬里蘭州,大概救出了約三百位奴隸,從此贏得了「黑摩西」的封號。

一八六一年,美國內戰爆發,塔布曼加入了北方聯邦軍,充當軍官們的護理師,幫他們療傷,用植物和其根搗出傷藥。期間,她也面對財務問題,於是常自製糕餅和麥根啤酒,到軍中兜售。

一八六三年,北軍計畫在卡姆比河(Combahee River)耕地來場突襲,摧毀敵人的供給,塔布曼的工作是帶領三船男人渡河放火燒農場,因此成為美國史上首位引領武裝突襲的女性;過程中,她又成功救出了七百多名奴隸。

晚年和身後影響

一八四四年,塔布曼嫁給自由人約翰(John Tubman)。不過,此人並不支持她逃往費城的夢想,她只好拋下他,待她成為自由人後再回頭接丈夫時發現,約翰已再婚。內戰後,她改嫁退伍軍人戴維斯(Nelson Davis),兩人領養了一個女兒。

晚年,塔布曼致力於推動女性選舉權,扛起照顧父母之責。儘管愈來愈出名,塔布曼還是一貧如洗。這主要是因為她總是慷慨解囊。一九○三年,她捐獻土地蓋老人之家,於一九一三年在此過世。

一九七八年,美國郵政署曾發行郵票紀念塔布曼。前年,塔布曼登上新版二十美元紙幣的正面,除了藉此認可非裔美人(不管是自由人或奴隸)在經濟、政治和文化上一起形塑今日美國的功勞,最重要的是表彰和紀念這位廢奴先鋒的非凡勇氣和對平等的卓越貢獻。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