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宗教薰習有益兒童身心

 |2018.10.04
1957觀看次
字級
「青少年三好夏令營」,讓孩子學習三好理念。圖/資料照片
佛光童軍向長輩奉茶,氣氛溫馨。圖/資料照片
佛光山五大洲各道場舉辦佛光寶寶祈福禮。圖/資料照片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T.H. Chan School of Public Health)日前在《美國流行病學雜誌》(Americ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發表一項新研究發現。這分研究表明,在宗教或心靈活動中成長的兒童及青少年,長大後往往在身心靈方面更健康。而且宗教活動並不限於參加禮拜,研究發現個人禱告或冥想、靜坐也能獲得類似的益處,包括減少濫用藥物和憂鬱症的風險。

研究小組分析了長期參與「護士健康研究II」(Nurses' Health Study II)和「下一代成長今日研究」(Growing Up Today Study)五千人的相關數據。從中分析了解,究竟青少年與父母一起參加宗教活動、個人禱告或者冥想的頻率,是否關係到他們在二十多歲時的身心健康。這項研究數據,追蹤青少年的時間,長達八至十四年。

信仰虔誠 帶來快樂

研究結果顯示,在兒童或青少年時期每周至少參加一次宗教活動的人,在二十多歲時,比從未參加過宗教活動的人,更快樂的可能性要高出百分之十八。同時,參與志願工作及義工的可能性,增加近百分之三十,而吸毒的可能性也減少了百分之三十三。

有趣的是,這不是僅取決於一個人參加了多少次禮拜,而是取決於他們花了多少時間祈禱或靜坐、冥想。每天祈禱或靜坐、冥想的人,對生活的滿意度也更高,能更好地管理情緒,也比從不祈禱或默想的人更寬容。

「這些發現對我們了解健康和育兒方法都很重要。」研究負責人陳穎(音譯)說,「很多孩子都是在宗教的薰陶下長大的,我們的研究表明,這對他們的行為健康、心理健康以及整體的幸福感都有很大的影響。」

該機構以往的研究也表明類似的聯繫。例如,信仰更虔誠的人往往更快樂,相信有比自己更偉大的創造者的人的抗壓能力更強。其他的研究表明,在靜坐和祈禱中,大腦的「我」中心──即為自己擔憂時非常活躍的部分──會安靜下來,而那些感知外部世界的為「他者」的區域也會停止活動。這表明,宗教或心靈活動對心理健康有益的原因之一可能是「這些活動可以減少我們思考自己的傾向,和消解我們的分離感」。

靜坐冥想 提升專注

正如大多數人所知,還有大量的研究表明,靜坐冥想本身對大腦和心理健康有正面的作用,從減輕憂鬱症狀到提高注意力和創造力。此外,其他研究表明,體驗敬畏感,親近大自然,學會靜坐,都可以帶來更多的幸福感。其機制很可能都與這項最新的研究有關。

這項新研究明確的表明,人們應考慮在日常生活中花多點時間來靜坐冥想或祈禱,而且人類自古以來的一些習慣(祈禱、靜坐)可能比想象中更有價值,意味更深遠。

以佛光山的全球道場為例,各寺院道場除了例行的課程活動之外,從兒童一出生,即有佛光寶寶毓麟祝福禮,讓孩子成為觀音菩薩的契子女,再有佛光童軍、三好兒童夏令營等活動,讓孩子在人生的起步,接觸、學習三好、四給、五和的理念,幫助孩子建構光明正向的人生觀。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