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織金縣 蠟染作品 走出大山

 |2018.09.29
2265觀看次
字級
苗族手工藝人楊琴琴介紹〈福〉字蠟染作品。圖/中新社
苗族手工藝人楊穎(左)、楊熹展示蠟染披肩。貴州省畢節市織金縣苗族蠟染工藝獨特,部分蠟染作品已走出大山、走出大陸。圖/中新社
􀋛航拍織金縣官寨鄉苗族民眾在晾晒 蠟染收納包。圖/中新社

【本報綜合報導】織金縣是貴州省畢節市下屬的一個縣,縣內山巒起伏,鐘乳石遍布,是個旅遊勝地,尤其位於貴州西部織金縣的「織金洞國家地質公園」的織金洞,洞內岩溶堆積而成的「鐘乳石」多達四十多種,有「天下第一洞」之稱,每年吸引不少海內外旅客。

但織金縣不只有倚賴「天下第一洞」發展觀光,縣內住民中有十多萬苗族,苗族婦女從小學習畫蠟花、做蠟染,苗布的藝術形態也獨樹一幟,具有十分濃郁的地方民族文化特色,二○○六年,苗繡被列入第一批大陸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營造關愛社會氛圍

今年五月,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結合電商企業「唯品會」,於織金縣成立「唯愛.媽媽製造織金苗繡和蠟染合作社」。成立儀式上,唯品會與織金縣簽訂了價值人民幣一千萬元的年度蠟染生產訂單。唯品會副總裁黃紅英說,企業將通過推動產業發展、技能培訓等多樣化的方式,打造「電商+非遺+扶貧」的新經濟模式。這是唯品會繼在青海、貴州、海南、雲南後第五家非遺合作社。

事實上,二○一七年十一月,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和唯品會在織金縣成立了「貴州苗族蠟染合作社」,邀請知名設計師和當地「繡娘」共同推出腰封、禮帽、雙肩包等物品,首筆訂單已為「繡娘」實現了價值約人民幣二十五萬元的收入。

同時,貴州苗族蠟染合作社邀請多位國際精品設計大師為苗族蠟染進行美學重構,為非遺文化增加國際時尚元素。貴州省畢節市織金縣婦聯主席黃英說,「貴州苗族蠟染合作社」專注於「綻放蠟染之美」的創意設計,「唯愛.媽媽製造織金苗繡和蠟染合作社」主要是深挖苗繡的時尚創新,開拓更大苗繡的市場發展空間,推動非遺產品市場化、時尚化和產業化。

她受訪時說:「唯愛.媽媽製造織金苗繡和蠟染合作社主要是為有傳統非遺技藝的阿媽提供知識和技能培訓,幫助她們發揮手工藝特長。另外,邀請知名設計師進行浸入式體驗和創作,將傳統美學進行重構,讓非遺產品更具時尚性與實用性,設計師與阿媽共同生產製作。同時,免費為產品提供包裝設計製作、商品質檢、線上營銷運營、物流配送等支持,在『唯愛工坊』上零利潤售賣,扣除工本後的銷售所得用於幫扶阿媽們。引導公眾關注傳統非物質文化遺產,營造全社會關愛母親的氛圍。」

增加國際時尚元素

貴州省織金縣大寨村的苗族「繡娘」蔡群,目前擔任「唯愛.媽媽製造織金苗族和蠟染合作社」的技術帶頭人。她説,合作社的成立帶來更多訂單,當地「繡娘」每人年收入至少有人民幣三萬元,「以前和我一起在外打工的同鄉,現在回來,蓋了洋房買了車子,真的很開心」。

今年六月十日,另一位繡娘楊林先帶著苗繡、蠟染作品參加英國倫敦時裝周,吸引許多年輕的英國本土設計師的興趣,楊林先驚喜道:「我從小就跟著媽媽學習苗繡和蠟染。我以前覺得這只是我們苗族的一種文化和傳統,卻從沒想過我做的這些蠟染織帶,也能放在一頂非常時髦的羊毛氈帽上,讓倫敦街頭的潮人喜歡!」

按照計畫,在未來三至五年內,「唯愛.媽媽製造織金苗繡和蠟染合作社」的商品銷售額中有百分之三十至百分之六十是直接回饋給貧困地區的非遺手藝人的。黃英說,到二○二○年,織金縣婦女特色手工企業、專業合作社將達到二百家。從事特色手工產業的婦女將達到三萬人,帶動六萬人脫貧。從二○一八到二○二○年,全縣培訓婦女手工技能三萬人次,其中縣級婦聯定點培訓婦女六千人次,各鄉鎮(街道)、村合作社培訓二萬四千人次。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