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人間佛教管理學的當代意義與價值

文/黃國清(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副教授) |2018.08.28
2321觀看次
字級
東西方管理學與傳統文化兩界的學者專家們,已對中國儒、道、法諸家與基督宗教的管理思想及其應用進行了多種視角的探索,或是研究東西方學說的管理思想內涵,或論述傳統思想在現代管理情境中的應用方式,或檢證傳統文化對於經營管理實務的影響效應,發表了許多學術論文與專書。圖╱資料照片
東西方管理學與傳統文化兩界的學者專家們,已對中國儒、道、法諸家與基督宗教的管理思想及其應用進行了多種視角的探索,或是研究東西方學說的管理思想內涵,或論述傳統思想在現代管理情境中的應用方式,或檢證傳統文化對於經營管理實務的影響效應,發表了許多學術論文與專書

文/黃國清(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副教授)

一、引言

東西方管理學與傳統文化兩界的學者專家們,已對中國儒、道、法諸家與基督宗教的管理思想及其應用進行了多種視角的探索,或是研究東西方學說的管理思想內涵,或論述傳統思想在現代管理情境中的應用方式,或檢證傳統文化對於經營管理實務的影響效應,發表了許多學術論文與專書。相較於此,探研佛教管理思想與實務應用的著述顯得甚為不足。面對現代企業界所發生的領導能力偏失及道德觀念問題,傳統文化應用於當代管理場域的價值逐漸受到關注,佛教作為一種傳播廣泛及正被實踐的傳統宗教,應能對當代管理學提供思想資源與實用指導。

星雲大師所推行的人間佛教思想與實踐,將佛教從山林隱逸的消極形式拉回到現世人間的入世修行,適應現代世界的人類精神需求,闡釋各個面向的佛陀教說,使佛法能與各類社會活動緊密結合,指引日常生活的心靈淨化,朝向人間淨土的積極建設。因為佛教的這種人間轉向與現代轉化,使得佛教學說與現代管理學容易進行銜接,可補當代管理訓練側重智能與技術層面之不足。

星雲大師的佛法教導對管理提供豐富的、有用的指導,但散落在其著述當中,尚未構成體系性的學問,有待研究與統整。借鑑中國思想傳統在現代管理領域的理論發展與應用推廣,本文論證人間佛教是能夠裨益當代管理訓練的良好思想與學修體系;其次,探索人間佛教在現代管理領域的應用價值與可行模式。

二、中國式管理學的發展借鏡

人間佛教在華人社群之中傳播最廣,以此作為基地向國際社會延展。探索人間佛教管理學的發展可行性及如何具體推行,已開發一段時日而具雛形的中國式管理學,是最適切的借鑑範例。為何要關注「中國式管理學」?它與當代主流管理學之間的關係為何?管理學者曾仕強說:「我們既需要中國傳統的管理哲學,也需要西方現代的管理科學。只有經由這兩者的適當修改與整合,才易創造出現代的中國式管理理論與技術。」 主要思考點在於因應東西方文化與價值的差異,在西方社會文化環境發展出來的管理學不一定完全適用於中國社會,應當結合中國思想文化觀點而有所調適。

所謂中國式管理學,並非將傳統思想直接套用在現代事業機構的管理活動上面,而是需要經過一番轉化與充實。儒家學者朱建民指出,必須順著傳統儒家義理系統的理路,為他們說出一些未曾說到的事情,甚至幫他們建立一套儒家式的理想的管理思想。其做法是根據儒家的基本主張,參照當前管理活動的本質,注意時代背景的差異,還應以現代管理學知識補傳統儒家之不足,如此,儒家管理哲學就有現代的發展。中國傳統文化應用到經營管理層面要與現代管理學進行有機整合,既吸取現代管理學的強項,又能藉助傳統文化的長處,發揮乘數的效果。中國傳統文化一方面擁有豐富的管理思想資源,可對現代管理學有所啟發;另一方面則具備提高管理者優良德行的修養指導系統。

企業界也不乏儒家王道文化的倡導者,各有他們的推行經驗與體認。宏碁企業創辦人施振榮指出,西方在資本主義影響下過去慣於霸道行事,造成利益不平衡的問題,以儒家為基底的東方王道文化則能秉持三大核心信念:永續經營、創造價值、利益平衡。王道的目標在於塑造一個能有效發揮組織力的文化,讓價值信念深植於組織或企業每個人心中,由上而下形成共識,並能發之於言行。信義集團董事長周俊吉認為儒家非不興利,只是不唯利是圖。如果國家或企業組織內的人能著眼於仁義,便會從宏觀視角看待事情、觀照全局,才有進步成長的空間。

經過對西方資本主義思潮的反思,流傳久遠的儒家學說可以「新新儒家」的姿態因時制宜、與時俱進,不僅應用在企業管理上,也能有效提升企業的文化認知,營造一個以五常(仁、義、禮、智、信)為本的和諧社會。 兩位實業家都相信將儒家文化導入企業管理,以仁義等德行修養,矯枉利潤追求的流弊,有助實現利益均衡與永續經營。

關於儒家管理思想的核心價值,可整理歸納出以下幾項:

(一)以「仁」作為倫理道德的根本,這是人際關係與社會規範得以長期穩定維繫的深層依據。組織領導者不重仁心修養,無法以德服人、以心帶人,可能影響追隨者是否全心努力的意願。

(二)注重「和」與「中庸」,能夠給予高階管理者良好的道理思惟資源;縱使較低的管理層級,在要求嚴守紀律的同時,仍必須照顧到工作團隊的和諧,以使組織效能得以正常發揮。

(三)「義」與「利」的辨明,以正義來駕馭私欲,關注各方利益的均衡,不因個人私欲而損害到公眾與他人的利益。儒家的義利之辨,幫助現代管理者在努力達成組織目標之時,也能挺立道德界線,追求永續的經營。

(四)「禮」的節制作用,使一切團體活動得以有序進行,每個人各盡其分,不會有所僭越妄為。禮的延伸便是典章制度,這是來自人類長期經驗的累積,維繫人類社會各項活動的秩序運作。

(五)對「信」的講求,這是商業活動與僱傭關係能夠順暢運行的重要基礎。

中國傳統知識分子有人調和儒道二家,形成一種「外儒內道」的修養格局,以儒治世,以道出世,兩家思想看似相反,卻可結合運用,帶來更全面的治理效益。關於道家管理思想的當代啟示,可概括為幾點:

(一)「道」的思想啟發,道思想的領會可提升心靈虛靜的觀照能力,道的涵義對社會成規具批判作用,可使管理者打破僵固的觀念與思惟方式,發揮創意思考。

(二)「無為」的治理方法,順應自然規律,不做過多的干涉,讓事情順利、有效地完成。當然,如果事情發展違反自然規律,則應加干預以使回復正常軌道。

(三)「退」的處事原則,以退為進,以弱勝強,保有謙沖、堅持的精神,不妄動妄為,追求長期穩健的卓越績效。

保有積極進取的敬業精神,再將道家精神正確地運用在管理上,不致衍生消極無作為的態度,反而能夠形成一種靜觀、開通、謙沖、堅持的管理智慧。

三、人間佛教管理學的重大價值

儒家與道家可應用於經營管理的思想元素與核心價值,幾乎都能夠在人間佛教的思想與實踐體系中找到;更難能可貴的,是人間佛教作為一種活著(living)的宗教與德行修養傳統,比起儒道二家的倚重文字傳播,更能提供具體操作的精神修鍊指導,達到管理智慧與能力的提升。人間佛教是傳統文化當中,最適合用來與現代管理學嫁接的學修體系。

佛教是注重道德實踐的宗教,特別是經過人間佛教的擴展,在這方面可與儒家並駕齊驅。筆者曾經研究星雲大師的「道德領導」理念與行法,統整其著作中與管理和領導相關的資料,歸納出五大項管理和領導的理念:

(一)最高管理,管理內心:帶人要帶心,領導者從修養自心做起,以真誠的心使追隨者感動,自身言行成為追隨者的表率,達到每個成員的自主管理。

(二)被領導學,僕人精神:從被領導過程中累積領導經驗,謙沖為懷,服務為先,同行共事,使得整個組織和諧融洽,人人高度參與投入。

(三)提供願景,集體創作:具備遠大的願景,設定組織的使命,轉化為具體的目標,更能耐心與追隨者充分溝通,取得大眾的信賴與認同,朝向共同目標而獻身努力。

(四)人性領導,尊重包容:不將被領導者視為工具,尊重其完整人格,信任授權,體恤包容,啟動團隊成員的自覺努力與合作精神。

(五)德行領導,正身治人:具備高尚品德,實行仁義管理,展現願景、說服、傾聽、謙遜、服務、恩慈、尊重、包容、誠信、負責、信任、明智、決斷、勇氣等領導核心價值。

另外,人間佛教的空性思想同時重視「緣起」與「性空」兩面的觀照,不落於實有的執取,亦不落入虛無的謬見,具有從空出妙有的中道積極作用。道家的虛靜觀照與無為而治的管理智慧,可說已含攝於此種空性思想當中。人間佛教以空性觀照成立現世人間的良善行動,以出世心行利世事業,出世精神與入世實踐在其中融通無礙。比起儒家和道家各有其偏於入世或出世的取向,人間佛教歷經長時的努力,將出世觀點與入世活動進行融通的整合,幫助管理者在修學上,化解差別思想的表層矛盾,獲致整全智慧的深層體認,發為靈動中和的管理行動。

總體言之,人間佛教的思想與實踐,完整涵蓋了中國式管理學的精神與內涵,還包含更廣泛的人生指導,而且能夠符合現代人心所需,最適合運用來開發優良傳統文化的管理學,以補現代管理學在德智層面的不足之處,提高整體的管理效能,尤其是在高階管理的層次。

四、結語

隨著根源於西方資本主義的現代管理學暴露其利益追逐的偏失方向,及對管理者在德智教育方面的著力不深,運用傳統文化的智慧與德行修養進路,來充實現代管理訓練,逐漸受到關注,並開發中國式管理學及基督宗教的《聖經》管理學。傳統文化蘊含人類長期實踐所累積的經驗與智慧,是思惟人類社會問題之解決的思想瑰寶。星雲大師所傳承的人間佛教,強調回歸佛陀的本懷,有著利益人間的深刻關懷,適應現代人類的精神需求,包含社會生活的廣面指導,思想與實踐體系非常完善,具備發展成「人間佛教管理學」的極大潛能。

星雲大師在其著作中針對管理提供許多指導,還有更多佛法教導能與現代管理學相互結合,綜合構成為一套邁向卓越的管理修鍊指南。吾人應該做的事情,是自其佛法著述之中發掘管理運用的資源,編纂成系統的「人間佛教管理學」。發展此種管理學並非意在替代學院中所教授的現代管理學,而是抱持相資相成的態度,使管理者欲提升管理境界時能有所憑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