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長鐘浴火重生 不改教育大志

文/吳秀麗 |2018.08.04
3603觀看次
字級
蔡長鐘在朋友眼中不是商人,不是老闆,更像是個有情有義的文人。圖/吳秀麗
蔡長鐘收藏的《臺灣史料集成》。(蔡長鐘提供)
東寧遺墨展DM彩色掃描。圖下方為被譽為一代藝術家、在台南公園捐建「重道崇文」牌坊的清林朝英所繪觀世音,經蔡長鐘修復後才重現光采。圖/吳秀麗
蔡曾金蓮(右)對負債上億時的夫婿不離不棄,令蔡長鐘忍不 住真誠的說:「我不能沒有她」。蔡曾金蓮(右)對負債上億時的夫婿不離不棄,令蔡長鐘忍不 住真誠的說:「我不能沒有她」。圖/吳秀麗
蔡長鐘收藏的泥塑作品佛陀 侍者彩色泥塑大 迦葉尊者。圖/吳秀麗
􂀎蔡長鐘收藏的泥塑作品佛陀 侍者阿難尊者。圖/吳秀麗

文/吳秀麗

財團法人大牛兒童館文化基金會,是台灣西部小鄉鎮上一個活力旺盛的非營利組織。董事長蔡長鐘喜歡收藏文物,他最為美術界稱道、別樹一格的收藏主題,是台灣先賢書畫。

對於先賢書畫作品的收藏熱情與他成立基金會的目的,同屬「認識台灣歷史」及「關注教育」的人文脈絡。多年來,蔡長鐘把經營企業的獲利投入基金會運作,是為了把有意義的歷史文物作為基金會的收藏,用來教育學子認識台灣歷史。

即使一場無名大火吞噬了工廠,卻因他誠懇對待部屬及處理債務的態度所結下的善緣,讓他所收藏的先賢字畫在此階段成為助力,反饋並翻轉他困蹇的人生。

畢生願想建構兒童城

蔡長鐘大學畢業後,獨自到台南西港創業。民國七十八年他的事業如日中天,拿下愛迪達、耐吉等知名運動鞋訂單,生產線馬不停蹄,錢如潮水般湧進。當時全台灣有七十多家同業,他在激烈的競爭中率先成立研發單位,聘請機械工程師及化工系專業投入製程改善及鞋材貼合膠研發,讓運動鞋墊從海綿改為發泡材質,直到現在,全世界鞋業都還是使用這種透氣鞋材。

研究創新永遠是改變世界的利器,他的機械工程師「加兩根鐵條而已」,將機器稍作改良,生產線就從原本一天跑四千碼的產能,一舉提升到八千碼;而貼合膠的成功更讓成本從一碼八角降為四角,而且黏度較前更好。

工廠一開始賺錢,原本學教育的他立刻成立「財團法人大牛兒童城文化基金會」,並舉辦西港大專青年活動,有計畫培養故鄉學子成為未來兒童城的種子教師。這群西港大專青年組成的聯誼會,至今已運作二十八年。

一心一意實踐心教育

個性極謙沖低調的蔡長鐘,一提到「大牛文化基金會」,表情立刻轉為熱切地說,「絕不能漏掉『兒童城』這個關鍵字。因為這是我一生的理想」。

大學時,蔡長鐘在一項展覽中看見一張美國圖片,是一個大小孩揹著小小孩並有「兒童城」的字眼閃過,從此念念不忘,決定要建一座有音樂、有劇團、有圖書的兒童城,讓孩子從小就在這種人文環境中成長。

他用鞋材事業賺來的錢成立基金,與救國團合作每年寒暑假定期在西港舉辦大專青年文化活動,為孩子舉辦書法、茶道、寫生比賽,還打破「藝文劇團難以越過濁水溪」的說法,邀請九歌兒童劇團南下指導,推動劇團表演訓練。他興建成立圖書館充實軟硬體,並成立合唱團,在台南知名書法家朱玖瑩九十歲壽辰典禮上表演慶賀,還購置鋼琴給西港國小,乃至贈送越南一所擁有一千八百名學生的華人學校,讓該校能成立合唱團。

禍福相倚事業付灰燼

民國八十三年,蔡長鐘事業全盛時期,「愛迪達下的訂單大,工廠來不及生產」,為此他大舉自德國進口機器並訂購大批原料。正準備大展身手之際,大火將全部廠房燒到只剩一條生產線,多年心血灰飛煙滅,「大牛兒童城」的理想與計畫戛然而止。

「進口機器其實沒多少銀行貸款,但因每月進料就要六千萬元,開出的三個月票期,即使在火警當月也必須支付,生產停止的狀況下,負債開始累積。」蔡長鐘把「信用」視為第二生命,堅持不因債多逃逸,與債權人協商後,有計畫逐步清償。

「即便每天吃饅頭,也總有繳清的一天」,他這麼相信自己,但事後證明當初想得太輕鬆了。他曾因無法繳納地價稅而被限制出境,甚至屢被通知要求說明「為何每月分期只有五千元還繳繳停停」,稅務官員凶巴巴地邊吃便當邊問,兩餐沒吃飯且患有糖尿病的蔡長鐘形容自己當時血糖驟降,全身發抖,看著官員的便當,淚往肚裡吞。

走投無路也不停止教育

所幸他待人重情義,所以即使生意失敗、走投無路,除了原本計畫購地五甲興建「兒童城」的計畫落空,基金會的運作則因朋友和員工的資助而從未停止。

蔡長鐘回憶,曾經有朋友希望參與他在越南的投資,但他一直等到工廠賺錢,才讓朋友出資。當他只剩一條生產線時,決定只保留兩成股權,釋出的股權、董事長頭銜以及賺錢的訂單等,全部轉交給部屬及一直跟隨他創業的軍中袍澤接手。

這些部屬如今個個都成了企業家,國內外先後擴增了七家公司且家家賺錢;越南廠出租給原部屬,現也在越南、柬埔寨等地擴增至十四家工廠的規模。他的厚道,讓部屬在他負債累累的狀況下,心甘情願持續出錢支持他的基金會,讓他的理想不曾一刻中斷。

歷經三餐不繼之苦及長期遭限制出境,蔡長鐘三年前浴火重生。不但還清了債務,並「在很壞的環境中反而收到很好的文物」。他揚起已經斑白的眉說,「這樣的人生很有意思」。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