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佛物重現 意義非凡 張譽騰(前歷史博物館館長)

人間社記者連憶蘭大樹報導 |2018.05.15
1912觀看次
字級
佛陀是人?還是神?佛教文獻記載,發現佛陀的出生年代、誕生地點,眾說紛紜。做為「與佛同行──發現佛陀的故鄉」國際學術研討會觀察員的佛光大學文化資產與創意學系教授張譽騰,在此研討會上獲知英國杜倫大學新的考古挖出證據,「佛陀是人,不是神。」圖╱人間社記者連憶蘭

【人間社記者連憶蘭大樹報導】佛陀是人?還是神?佛教文獻記載,發現佛陀的出生年代、誕生地點,眾說紛紜。做為「與佛同行──發現佛陀的故鄉」國際學術研討會觀察員的佛光大學文化資產與創意學系教授張譽騰,在此研討會上獲知英國杜倫大學新的考古挖出證據,「佛陀是人,不是神。」

英國杜倫大學在尼泊爾藍毗尼考古遺址發現,和第一次考古的地點相同,亦即兩次考古發現遺址地點吻合。考古團隊並在阿育王柱下面發現木造神廟,透過科技精算放射碳的測年,發現當地的種子、沙粒,估計在西元前五百年,這與漢傳佛教文獻記載年代相吻合。

第一次考古發現阿育王柱,約在西元前一至三世紀。張譽騰認為,透過二次考古發現,從文獻、考古與過去考古成果互相結合,得出一個結論:對於佛陀的誕生地、出生年代、生長環境,實證佛陀出生於二千六百年前的尼泊爾藍毗尼園。

佛館「與佛同行──發現佛陀的故鄉」展品中,重現佛陀的生活環境。張譽騰指出,從木造神廟也看見當時佛陀的生存環境,神廟中間的空地顯現種植一棵「無憂樹」,四周被欄楯柱圍繞。依據記載,佛陀從摩耶夫人右脇降誕,身旁確實有一棵樹,古代印度文獻表示「這是聖人之地」。

張譽騰認為,佛館與知名的考古杜倫大學合作、研究,以佛教、佛陀為主題,舉辦展覽暨學術研討會和國際接軌,並看到千年前的佛教文物,串聯起歷史人物佛陀與誕生地點,對此時代而言,意義非凡。

曾擔任歷史博物館館長的張譽騰教授指出,佛館有先進的「地宮」收藏概念,星雲大師以非常創新做法,讓後世可以認識現代人生活。吸引遊客與校外教學學生參觀,為全台博物館中之最,每年來館遊客超過一千萬人次。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