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先鋒87 恩德斯久病成良醫 出書掀腸道熱

楊慧莉 |2017.11.18
2621觀看次
字級

文楊慧莉

每天吃喝拉撒睡,讓人維持正常生理機能,但你可知人體消化功能如何運作?來自德國的恩德斯因青春期患有皮膚病而一頭栽入醫學領域。在眾多科別中,她獨鍾於較冷門的腸胃科,沒想到不研究則已,一研究則更加愛上這個有「人類第二腦」之稱的器官,且意外成為國際暢銷書作家,也因而把讀者帶進一個神祕的人體小宇宙裡。

行醫初心
為了認識自己的身體


朱利亞.恩德斯(Giulia Enders, 1990-)出生於德國曼海姆(Mannheim)。十七歲時,她因罹患皮膚病,才了解對自己的身體所知多麼有限,於是開始閱讀相關書籍,結果五臟六腑裡腸胃消化道(gut)的運作讓她深深著迷,因為她發現皮膚病肇始於有問題的自體免疫系統,而三分之二的免疫系統狀況卻是由腸道所負責。此發現不僅讓她找到自己的研究興趣,也讓她決定走上醫學之路。

尷尬的家族聚會

不過,恩德斯並未因決定當醫師後,而省去在家族聚會中被拷問的麻煩。一次聚會裡,一個長輩問她將來想做什麼時,她以一個皆大歡喜的詞「醫師」回答後,熟料另一個長輩接著問了:「專攻哪一科呢?」

當她以自己所喜歡的腸道據實以告後,現場一片靜默,這讓她有些小傷心,因為她真心相信人類的腸道著實迷人又有趣。

根據她的觀察,世人多關注麩質如何對腸道不好,卻不關心腸道本身如何運作;事實上,科學因某些原因不愛這種器官很久了。

首先,腸道很複雜,它的涵蓋面積很廣,約是皮膚面積的四十倍。再來是,此緊實的腸道管子培育出很多免疫細胞,這裡還有一百兆個細菌以製造小分子的方式完成各種任務,且還有約二十種不同的激素。另外,腸道的神經系統也很複雜,即便切下的一小段也能獨立運作,在有人戳它一下時,會友善的回以咕噥聲。

腸道是如何運作

然而,那些科學界之所以不愛腸道的原因,恩德斯卻發現,也是它們很迷人而重要的理由。

在她鑽研腸道的過程中,有三個階段步驟促使她愛上這個器官。第一個步驟是:看著這樣的器官,然後產生「它如何運作?」或「怎麼有時看似如此奇特?」的提問。

不過,以上問題卻是拜恩德斯的室友之賜。有一回,室友走進公共廚房,問她說:「妳學醫的,請問人類是如何便便的?」

這下考倒恩德斯了,於是回房找書尋求解答,當下找到一些她覺得有趣的東西。她發現,原來除了有已知而我們可自行控制的肛門外括約肌外,還有食物消化後殘渣最先到達的運送出口:內括約肌。內括約肌會反射性的開啟,先測試性的讓一點點殘渣通過,然後由感覺細胞去分析殘渣物為氣體或固體,再將訊息送往腦袋,由腦袋判讀當下最好的釋放方式。舉例而言,如果是氣體,旁邊也沒人就放了吧;如果是固體,剛好又無所事事,就到廁所解放吧。

當下,恩德斯對內括約肌心生敬意,決定以後要多聆聽它的指示,即使她過去不太喜歡上公共廁所,現在也準備改變作風了。

分享心得成作家

此外,恩德斯還有其他新奇的發現,如常常讓人在聚會中發窘的肚子咕噥聲,其實不是身體在喊「餓」,而是整腸健胃的信號。

二○一二年,她將對消化系統的研究心得,以「迷人的腸子」(Charming Bowels)為題,在德國知名的學術成果分享平台「 科學大滿貫」(Science Slam),用十分鐘以深入淺出的方式,佐以姐姐有趣的故事插圖,向不同背景聽眾說明其研究理念及重要性。結果,精采的演說讓她奪冠。

之後,出版社找上門來,讓她於兩年後出版了一本配有姐姐插圖的處女作《腸道:人體重要性最被低估的器官祕辛》(Gut: The Inside Story of Our Body's Most Underrated Organ),此書甫出,短短四個月即銷售五十萬本,氣勢如虹,接著又賣出十八國版權,成為國際暢銷書。

目前,恩德斯就讀於德國歌德大學(Goethe University)腸胃科博士班,已進入論文階段,再過不久她就能成為一位腸胃科醫師了。

身 心 一 體
腸胃不適易引發焦慮


除了了解腸道的基本運作功能,恩德斯的鑽研並沒有流於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是專注於整體健康表現,也因而發現腸道另一個較不為人知的「特異功能」。

為何緊張會拉肚子

不過,此整體健康關注卻是起於一樁悲劇。她有個朋友自殺了,前一天她坐在此人旁邊時就聞到他身上有股不好的氣息。事後,她心想,會不會這人的腸胃出了問題?

於是,恩德斯開始瘋狂的尋找腦袋和腸胃關連性的科學性文章。結果,出乎她意料之外的是,這類文章還挺多的。

一般而言,我們都以為腦子發號施令給其他器官,其他器官都要聽令於腦子。但根據恩德斯的研究,事實並非如此,因為連結腦子和腸子的神經只有百分之十會將訊息從腦子傳遞給腸子。舉例而言,處於壓力時,來自腦子的傳導物讓腸子感受到情況危急,需暫緩消化工作,以節省能量用來解決問題。此時,就會出現想吐和腹瀉的症狀以減少需消化的食物。

腸子是第二個大腦

不過,恩德斯發現,連結腦子與腸子的神經纖維卻有百分之九十,會將訊息從腸子傳給腦子,因為腸子是我們最大的感知器官,所收集的訊息不止於營養品質方面,也包括免疫細胞的運作情形、從血液中偵測到的激素等等,接著便將整套訊息傳送到腦子,只是它略過了視覺皮質區或語言區,否則我們在消化時會看到有趣的顏色或發出有趣的聲音;不過,它到達了道德、恐懼等情感區域或是自我意識區。換句話說,「腸子的神經系統僅次於腦部,可整理訊息,將它認為的重要訊息傳送到腦部。」

恩德斯舉了一個人人都有的經驗為例:假設一次大考前讓你焦慮不已,你的腸子就會記取這個難受的經驗,在下一次類似經驗再現時,隨即讓你產生不祥的「直覺」(gut feeling),因為你的腸子已經把這種感覺記憶下來了。難怪有人說,腸子是人類的第二個大腦。

吃錯東西影響心情

因此,當我們論及對自己整體表現的觀感時,恩德斯認為,「腸子可是貢獻良多,而這也解釋了何以腸躁症或腸道炎症患者易焦慮和沮喪。」

此認知顛覆了一般總認為情緒受制於外在情境的看法,讓人開始轉而觀照自己的身體。對此,恩德斯分享自己的經驗:

每當她太早醒來,開始憂心忡忡時,就會提醒自己:「等等,我昨天吃了什麼?我是否太晚吃,或是吃錯了什麼東西?」這時,她可能就會起床,給自己泡杯茶,吃些好消化的東西,而這些看似簡單的動作,她發現效果卻是出奇的好。

健 康 之 道
細菌有其存在之必要


恩德斯在處女作裡,除了解釋人類腸道的功能和重要性外,還批判了過度衛生對免疫系統的不利影響。這個部分是她在鑽研腸道進入第三個階段時的發現。

趕盡殺絕非王道

當時,她對童年因少接觸微生物而引發過敏或自身免疫疾病的「衛生假說」(hygiene hypothesis)已有耳聞。當她深入了解腸道的保健時,才終於明白什麼是「真正的乾淨」。

「原來,所謂的乾淨,不是殺死所有的細菌。」她發現,地球上百分之九十五的細菌是對人體無害的,而且許多還對人體有益──已有科學家在探索「是否有細菌可以協助清潔腸道、幫助消化、增肥或吃太多也不怕肥,或是讓人更有勇氣、更有抗壓力」等議題;最重要的是,諸多關於腸道清潔的問題,其實就是在維持一個健康平衡,而且這個平衡饒富人生哲理:「壞菌防不慎防,但想要有乾淨的腸道,只要有足夠的好菌和一些些壞菌就好,因為我們的免疫系統需要一些壞菌,以抱持警覺。」

多樣是活力來源

此外,恩德斯也從腸道菌叢研究中,體會到物種多樣的重要性。舉例而言,肥胖者有些百病纏身,有些卻很健康。他們之間唯一的差別就是,前者身上的菌種有限,後者卻是種類繁多。「因此,如果想知道某人的腸道菌叢是否健康,多樣性是其中關鍵要素。」

對恩德斯而言,人類腸道菌叢就好比一座森林,一個生態系統;只有多樣,才能保持彈性活力。

既然腸道健康關乎人類的情緒表現,近年來科學界做了許多「細菌對人類行為影響」的相關研究,其中一項由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科學家所做的人體細菌實驗讓研究團隊喜出望外。

對此,恩德斯就其所知表示,他們本來期待看到別的東西,沒想到在給了女性病患混有數種益生菌的優酪乳四周後,發現她們腦部某些區域發生變化了,特別是掌管情感和痛苦的區域,以活動增減不定的方式呈現變化。

宇宙間相通之理

細菌,向來給人不良觀感;如今,透過恩德斯等科學界人士的研究,卻有了不同的樣貌,也讓人不禁慨嘆人類對自然、科學仍然所知有限。

不過,多虧有恩德斯等對科學有興趣的學者藉由探索,讓我們對自身彷彿一個小宇宙的身體有所了解。她的暢銷書也如其所願的發揮了該有的影響力,因為「世人而今能夠另眼看待自己的身體,想對腸胃有更多的認識和了解了」。

有趣的是,恩德斯還把自己的腸道清潔理論延伸應用於生活其他面向。有一回,她演說時發生了諸多小瑕疵,本來很懊惱,後來想到根本就無礙,因為她跟聽眾分享了很多好東西,就像腸道只要好菌當頭,根本不用擔心壞菌。

或許,世間事只要多元包容,維持平衡和諧,善惡依然能並存,就外在大宇宙和人體小宇宙而言,此道理應該都是相通的。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