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先鋒84 赫琳哲用建築打造天人合一之境

楊慧莉 |2017.10.14
1743觀看次
字級

人類為了遮風避雨,在所居之地打造了一棟棟建築,這些建築未必環保,卻也索價不斐,甚至讓人買不起。但建築一定要鋼筋水泥,一定要假手於他人嗎?德國建築師赫琳哲則另有看法。有別於許多建築師將為人蓋房子視為生財之道,赫琳哲則將建築視為人類文化和自然生態永續經營的手段……

生 命 軌 跡
從義工到另類建築師


安娜.赫琳哲(Anna Heringer, 1977-)出生於德國巴伐利亞省。十九歲時,她參加孟加拉一個致力於鄉村發展的NGO組織「迪皮西卡哈」(Dipshikha),花了一年時間待在偏遠村落「魯德羅布爾」(Rudrapur)當義工,這段經歷不但影響了她往後生涯發展的走向,也讓她每年至少回到孟加拉一次。

建築就地取材

之後,赫琳哲前往奧地利林茲藝術和工業設計大學(University of Arts and Industrial Design)研讀建築,於二○○四年以「孟加拉手工打造的學校」論文畢業。

畢業後,赫琳哲開始落實她的論文想法;靠著募款和當地社區居民的協助,在魯德羅布爾村用一兩年時間完成了「METI手打學校」計畫。建造過程中,她和建造團隊運用了泥巴、竹子等當地物材。事實上,她之後的所有建築也都是就地取材,包括於二○○八年在孟加拉打造的電工職業學校、於二○一○年在摩洛哥建造的永續訓練中心等。

她的作品也散見於紐約的現代藝術博物館、巴黎的建築設計與文化遺產博物館、聖保羅的現代藝術博物館、二○一○年威尼斯雙年展等。

永續的建築觀

最近,赫琳哲還為龍泉國際雙年展(Longquan International Biennale,簡稱LIB)設計了幾棟嶄新建築,就在離上海市南邊五百公里處。

透過自己的建築案,赫琳哲希望給予當地工匠和社區居民使用傳統建築法的信心。另外,她也很努力維持生態平衡,避免現代建築法的有害後果。

有別於一般建築師將蓋房子視為生財之道,赫琳哲將建築當作改進生活的工具。「我把建築當作用來增強文化和個人自信、支撐當地經濟和促使生態平衡的媒介。喜悅過活就是有創意和活躍的過程,而我對社會和建築環境的永續發展非常有興趣。對我而言,永續就是美麗的同義詞。一棟建築應能在設計、結構、技巧和建材使用上取得和諧,同時還能考量到在地化、環境、使用者及社會文化。我覺得這就是所謂的永續發展和美學價值。」她如此表述自己的建築觀。



手 工 打 造
學生自建學校的故事


在赫琳哲眾多建築成品中,最能體現她的建築觀,並為一種永續建築法揭開序幕的,要屬她在孟加拉進行的「METI手打學校」案。這個案子完全就地取材並善用當地工匠的技巧。

蓋房讓信心大增

METI手打學校,是一間有一六八名學生的小學。在建造時,赫琳哲並未捨近求遠尋找建材,而是取之於腳下的泥巴、泥土、黏土……以及到處生長的竹子。她發現在偏遠的孟加拉電力稀有,不過她和工作團隊也並不需要,因為他們有的是當地的人力和可代勞的牛隻。比方說,建築團隊讓幾頭牛用泥巴、稻草和沙子混出牆面的素材;除了他們一小撮的建築團隊提供諮詢,這所當地小學完全靠村子裡的工匠打造。

結果,可負重的泥土牆提供校舍穩固的根基,大型的竹子結構則讓光線得以透進校舍裡。兩層式的校舍,上面是教室,下面是可讓人閱讀、倚偎、打坐、玩耍的洞窟。

孩子們在教室門上簽上自己的名字。事實上,他們不只簽名,還協助建校。孩子們本來就喜歡玩泥巴,這下開心極了。但赫琳哲認為,最棒的是,小朋友和居民用腳下泥土、一般竹子徒手蓋出校舍的快感,可讓所有投入的個人和社區信心大增。

改變泥巴的形象

除了讓人對自己的建造能力產生信心,赫琳哲也試圖改變泥巴的形象。一般而言,泥巴給人醜醜又不耐用的感覺。不過,這所學校歷經多次雨勢頗大的季風雨後,牆面仍屹立不搖。這是怎麼辦到的?

赫琳哲認為,這取決於三項原則。原則一,好的房子根基能讓牆面從地面保持乾爽;原則二,要有好的屋頂,從上提供保護;原則三,侵蝕控制。

「泥巴牆需要一種可防止雨水快速流進牆面的阻斷物,這些阻斷物其實就是混進泥巴裡的竹條、石頭或稻草,原理就跟山坡需要樹木或岩石以防雨水侵蝕一樣。」赫琳哲表示。

孟加拉這所小學歷經十個雨季後,牆面就跟人的肌膚經歲月摧殘一樣,也出現了皺紋。但赫琳哲覺得除了校舍邊緣不再鋒刃外屋況仍良好,而且「即便有地方破損,只要挖出、打溼,予以修復後再放回牆面,一切將完好如初」。

兼具環保經濟性

這種取之於當地天然物料的建築,赫琳哲認為,還有一項優點就是,一旦不再被需要,就回歸大地,不像其他加工建材,可能會造成環境汙染,「這就是泥巴建材有益於環保的絕妙之處」。

另外,赫琳哲的泥巴建材還能讓當地經濟永續發展。建造校舍期間,赫琳哲就住在工地附近,夜晚跟著工匠們逛市場,看到他們如何將蓋校所掙來的錢用來跟鄉民買蔬果、剪頭髮或買新衣。由於建築團隊將建校的預算主要用在工匠身上,學校蓋好後,不只是變出了一棟建築,也同時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這讓赫琳哲喜出望外,心想,要是學校的建材都是鋼筋水泥等需進口的加工物料,肥水不都落入外人田了?

有了這次經驗後,赫琳哲在起始任何建案,考量到它的經濟永續性時,都會特別關注:誰從中獲利了?


開 創 新 局
用泥巴蓋出現代建築

對於身處都市水泥叢林的現代人,「泥巴屋」可能在我們的想像之外,但根據赫琳哲的觀察,全球有將近三十億人住在這種房子裡。事實上,泥巴在歐洲和非洲都是一種傳統建材。讓赫琳哲不解的是,沒有大學在研究這種天然建材。於是,她把泥土帶進了哈佛校園。

哈佛泥巴屋效應

當建築師赫琳哲把六十噸的泥土堆放在哈佛設計學院正門前時,師生們都捲起袖子,把手弄得髒兮兮的,結果在正門前弄出一個溫暖的聚會所,可讓孩子攀爬、學生吃午餐……很多人都會去撫摸牆面,此舉在一般建築甚為少見。

這個在哈佛校園有點像是即興演出的建案,即使規模不大,但赫琳哲覺得已經引發了建築的覺醒,達到教育的功效。她發現,這種可負重的泥土建築之所以式微,並非因人們覺得建材脆弱,而是因為現代建築師和工程師都不曉得要如何使用這種天然材料。

有鑑於此,赫琳哲認為,工匠、工程師和建築師需要在這類傳統建材上獲得再教育;同樣重要的是,需導入一些夯土的新科技,讓天然建材在分層置入於多層建築裡時,能有隔音、隔熱、通風、可安裝各種電器配件等功效,且夯土的預製科技就建物的規模和建構速度也很重要,像是瑞士的麗卡拉藥草中心(Ricola Herb Center)就是一個佳例。

賦予舊建材新意

除了重拾這種傳統深具溫度的建材並注入新科技外,赫琳哲覺得有必要推出好的建案,證明只要有創意也能讓古老建材有新穎摩登的呈現方式。

結果,赫琳哲在離中國上海市約六小時車程的寶西村蓋了三座旅館。建築的核心結構由石頭和夯土製成,外部形狀則以竹編完成。

赫琳哲之所以在中國蓋出這樣既舊且新的建築,是因為她覺得中國已經一改過去使用天然材料的做法,連絕大部分原以夯土建造的中國長城也漸以水泥取代,尤其近幾年來因大興土木而使用了大量會消耗能源、釋放二氧化碳的不環保建材,但「我們有其他選擇,可因應不同目的,使用像泥巴、石頭、木材、竹子、泥土等天然材料」。

土製摩天樓之夢

赫琳哲認為,使用像泥巴這樣的天然建材不僅有利地球,對人體也健康。她希望有一天,在曼哈頓市中心也能有一棟土造的摩天大樓拔地而起,就如十六世紀葉門打造出擁有高樓層土造建築群的古城「希巴姆」那樣,只要現代人能應用新科技於古老材料以符合需求,便能如法炮製。

同時,她也希望我們能正視腳下的珍貴資產,善用它,她相信「我們的住家、工作地點和城市將變得更健康、更人性、更美麗,也更具有永續性」。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