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先鋒78 鋼琴人麥西阿斯的喜悅抉擇

文/楊慧莉 |2017.07.29
1579觀看次
字級

文/楊慧莉

現代人為了養家餬口,多半投入職場,在世界經濟體制運作的快速轉輪中,過起早出晚歸馬不停蹄的忙碌生活,傷身之餘,還發現自己愈來愈不快樂。來自比利時的麥西阿斯完成學業後,也曾為了討生活而走入職場,過程中,他發現自己失去了自由,於是另闢蹊徑,走上一條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

生命軌跡
從洗碗工到鋼琴人

麥西阿斯.賴夫比瑞(Mathias Lefebvre)來自比利時,大學畢業後,本該照著現代劇本找工作去,但他覺得不對勁,不想受制於社會規範。

於是,麥西阿斯離開家鄉,靠著身上積蓄,展開雲遊四海的生活。他走訪了非洲、南美洲、亞洲,當來到紐西蘭時已幾近「破產」,快身無分文了。

當時,他捉襟見肘,跟行員提領了僅剩的一百四十美元後,才驚覺真正的「人生旅程」才開始,因為他發現想擺脫之事又回來了——最終還是得為了生計幹活去。

摔車的人生啟示

結果,麥西阿斯找到一份廚房差事。投入後,果不其然,他感覺糟透了,覺得自己就像個奴工。不過,既然沒錢,他只好認分的聽人擺布。

他每天心情平靜的騎單車上工,直到三周後的一場單車意外讓他有所省悟。當時,他的單車前輪剝離,整個人因此翻轉出去,車子後來還迴轉打上他的臉,最後讓他氣呼呼的流著血走進工作區。

這場看似意外的小車禍,對他而言,絕不只是巧合。他知道潛意識裡他已因憎恨自己的人生開始在傷害自己了。

隔天,他辭職不幹了,當下自覺是世上最幸福的人。臨走前,他開心的與老闆雙手擊掌,讓後者又驚又喜。

接著,「奇妙的事發生了,好似所有的事都反了」。自覺來自一個對不安極度恐懼的世界的麥西阿斯發現,在辭職的那一刻,不斷架高的恐懼感瞬間崩解。他了卻了對不安的恐懼。

站上世界的頂端

一旦從不安的恐懼桎梏中解脫,麥西阿斯整個人彷彿淨空了,可以開始探索自己的熱情所在。當時,他沒了恐懼,手邊沒活可幹,卻有先前洗碗所掙來的一千兩百美元,夠他省吃儉用再生活兩三個月,最重要的是有餘力思索自己真正想做的事。這一切讓他覺得富足,有如站在世界的頂端。

幾經思考,他知道自己當下最想做的是:親自栽種食物、爬山和彈琴。於是,他開始身體力行。當時,他落腳於紐西蘭南島的小鎮瓦納卡(Wanaka),附近有很多山,可以讓他每兩天爬一次山。他也跟人學習怎麼種食物,切切實實的種起一座菜園。接著,他想給自己弄一台鋼琴來彈彈。

關於彈琴之事,麥西阿斯其實並未真正學過。他對於鋼琴的了解,僅止於雙親家中曾有一台可以讓他成長時期隨興彈彈,只是他十八歲離家念書和雲遊四海後就少有機會彈了。

而今,他想起彈琴的樂趣,只是他在瓦納卡時手頭很緊,最後得靠女友支付七十五美元從資源回收場弄到一台老鋼琴。

不用打卡過生活

有了鋼琴後,沒了工作、錢也不多的他卻有很多閒暇時間,可以在所待的地下室寓所盡情彈奏。他可以每天忘我的彈奏三、四小時,彷彿多年來對彈琴的熱切渴望終於獲得紓解。過程中,他獲得無窮樂趣,也創作了許多歌曲,且欲罷不能。

有一天,麥西阿斯突然想來點不一樣的,他想把琴音帶進人們的生活裡。幾經思索,他決定帶著自己的直立鋼琴走出戶外,順便曬太陽。

費了一些時間,麥西阿斯從回收場弄到一個推車,然後靠著朋友幫忙,把鋼琴弄上推車一起推到瓦納卡鎮上,藉由彈奏將動人的樂音傳送給過路的行人。

結果,他彈得愉快,人們也聽得如癡如醉。那天,他滿載而歸,不僅曬到太陽,滿足了自己的創作欲望,還得到一筆人們打賞給他的意外之財。

之後,他每隔一天就會出外彈奏,靠著人們的打賞維生。於是,他又像一般上班族那樣出門幹活去,只是他無需跟人擠公車、打卡,過著上班族朝九晚五的生活。

不受職場規範的麥西阿斯在紐西蘭彈奏多年後,「鋼琴人麥西阿斯」的名號不脛而走。

改革先鋒78

現代人為了養家餬口,多半投入職場,在世界經濟體制運作的快速轉輪中,過起早出晚歸馬不停蹄的忙碌生活,傷身之餘,還發現自己愈來愈不快樂。來自比利時的麥西阿斯完成學業後,也曾為了討生活而走入職場,過程中,他發現自己失去了自由,於是另闢蹊徑,走上一條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

無師自通
隨心而彈  自娛娛人


「來自比利時的麥西阿斯,靠著打工度假的簽證,本周在但尼丁市,用樂音娛樂市民。他是一位自學的鋼琴家,無法閱讀五線譜,只能彈奏自創的音樂,並把創作錄製成CD販售,聽說還賣得不錯。購買者似乎都對有機會佇足聆聽心存感恩,紛紛打賞並給予讚許。麥西阿斯希望能延長自己的簽證期,以便到紐西蘭各地做音樂巡迴演出。」

以上是麥西阿斯開啟街頭音樂生涯兩年後到訪但尼丁市時,當地新聞媒體的直擊報導。

應聽眾要求出CD

以美妙的樂音自娛娛人後,麥西阿斯發現原來彈琴是一件這麼賞心、自由、有創意又有回報之事,勝過他想得到的任何形式的工作。

此外,他可隨心所欲的創作,而且從他受歡迎的程度,讓他不禁思索工作、金錢和喜悅之間的關係。

他曾經為了養活自己而出外工作賺錢,但卻因而失去活著的樂趣。而今,他選擇做自己喜歡的事:彈鋼琴、創造樂曲。結果,有聽眾青睞賞飯吃,讓他成為名符其實的鋼琴人,這讓他備感幸福。

後來,還有好多人詢問他所彈奏的曲目,得知是他的個人創作後,便進一步詢問是否有出CD可以讓他們買回家聆聽。於是,應聽眾要求,他將當時的所有創作集結錄製了第一張專輯《鋼琴人麥西阿斯》(Mathias Piano Man),室友並幫他做了專輯封面,裡頭還有首可呼應其人生的曲子〈喜悅的抉擇〉。

作曲全然靠心耳

之後,他又陸續出了專輯《走自己的路》(On my way)、《啟發》(Inspire)、《A spark of light》(靈光乍現)。二○一二年,他將所有專輯拿到紐西蘭首都威靈頓的錄音室重新錄製,透過那裡的豪華大鋼琴再彈奏出來的曲目聽起來更深沉有味道,讓他直呼「真是太美了」。

二○一四年,麥西阿斯靠著數位鋼琴出了第五、六張專輯。數位鋼琴讓他可以加進其他樂器,如小提琴、薩克斯風、合唱團等,使得曲目有了管絃樂團演奏的形式。因此,一開始他以「管絃樂風格」為新專輯命名,但隨著人生裡迎來了第一個小生命、一周內叔叔又離世等歷程,於是為專輯取了一個更貼切的名稱:「循環不已」。另外,因許多事情就在生死間發生,他的第六張專輯就叫做「很多的故事」(Many a story)。

許多人說麥西阿斯的創作讓人想起義大利古典主義音樂作曲家伊諾第(Ludovico Einaudi)或美國爵士樂作曲家傑瑞(Keith Jarrett)的音樂,他感謝人們的恭維,卻也

坦承自己聽過不少當代知名作曲家的音樂而深受影響。

不過,麥西阿斯未受過正規的音樂教育,無法讀五線譜,因此他無法演奏別人的樂曲,也無法譜出自己創作的樂曲供人彈奏。比起彈奏別人的樂曲,他更能輕而易舉的作曲,而他所有的音樂創作都是出自他的心和耳。

人生三要
食物、住所和關愛

麥西阿斯推著他的  鋼琴遊走各鄉鎮,常常面湖背光彈起鋼琴,藉由
樂音訴說自己的人生故事。過程中,自娛娛人之餘,他心中對許多事情的疑惑也漸漸解開:原來,他需要的並不多;事實上,此生他只需要有「食物」充飢、有「住所」歇息和「朋友」分享生命點滴,而這三樣東西他可從落腳的土地上直接獲取。

不安其來有自

麥西阿斯身體力行,租了一塊地,靠著網路資訊和伴侶成功種出有機、新鮮、健康而無汙染的食物。他發現種植一點都不難,人人可行。不過,前提是要有一塊地。

而這塊地不僅可以讓人在上頭種蔬果,還可蓋住所並和其他人比鄰而居,共度美好時光。但土地的取得卻需付出不少代價。於是,麥西阿斯發現,一切又回到原點,也讓他找到人類不安的源頭。

他相信土地所有權的觀念始自某人先在地球某個角落築起圍籬,說「這塊是我的」,接著其他人起而效尤,不久整個地球架起一個個藩籬,漸漸被前人占據,等到像他這樣的後生晚輩到來時已無多餘空間,只能成為無殼蝸牛,為基本需求做牛做馬受人奴役。

這整件事讓他覺得荒謬,尤其是「人類身處競爭的世界,為了排序而拚命賺錢」的現況,讓他不禁思索難道人類不能反其道而行,「以合作代替競爭」。但要

走到這一步,他深知人類得先卸下心中的藩籬,因人類祖先當初即為了怕與人共室而自築藩籬,卻反而促成今日讓人不安的競爭氛圍。

合作代替競爭

而今,麥西阿斯一家三口落腳於紐西蘭皇后鎮,過著自給自足、自由自在的生活。他們吃著自種的食物,四處走走看看,用現場演奏的曼妙樂音撫慰遊子的心,獲得打賞之餘,也廣結善緣。期間,他們曾駕著二手房車遊歐,參訪法國某處正在修建的稻草屋,希望未來也能建造一所環保的自然房舍。

麥西阿斯不知道自己是否會當一輩子的鋼琴人,但他很享受目前的生活,也知道此生要的是什麼。

他希望自己的悖離世道能起帶頭作用,扭轉而今個人主義當道的競爭世代。或許哪一天當世道改變,人們不再踽踽獨行,並懂得與人分享時,他就可以跟漸漸懂事的女兒這樣說:「我們身處一個合作的世界,有很多空間可供妳種食物、蓋房子,盡情享受美好人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