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下一代擺脫學貸 免費教育可行嗎?

編譯/潘楠慕 |2017.07.23
1149觀看次
字級

編譯/潘楠慕

英國大學畢業貸款負債問題,已經引發各界關注;據英國財政研究所(Institute for Fiscal Studies)資料,過去只有百分之五八點五的畢業生在期限前還清學貸,但英國二○一二年實施新制後,如今約有百分之七七點四的畢業生永遠還不清全部的貸款。

二○○六年時,英國大學一年的學費上限為三千英鎊,不過在二○一二年一口氣調升到了九千英鎊,日前大選期間,英國政府更同意再調高至九千二百五十英鎊;以傳統三年制大學為例,學生們最高將須支付二萬七千七百五十英鎊(約新台幣四十萬)的學費。

除了學費飆漲情況令人心驚,貸款利率也讓學生的負擔更加沉重,引發數千名英國學生在這個月初走上街頭,抗議不合理的高學費。引爆抗議的最核心原因,是英國政府竟然宣布,將取消低收入戶大學生的補助。

在野的英國工黨則在六月大選前承諾,如果他們贏得執政權,不僅將取消大學學費,也將重新研議相關的補助政策;這樣的競選口號立即獲得英格蘭多數年輕族群的支持,當時工黨大聲疾呼:「如果北歐一些國家的高等教育都能免費,為什麼英格蘭無法比照辦理呢?」

要實現工黨提出的這項競選承諾,政府每年需支出一百一十億英鎊,是健保改革金額的近兩倍,也是社會福利額外保障總額的五倍。不少評論者認為,不須負責的在野黨才能做出這種承諾,尤其是現在許多選民對政府的期望較低;但不可否認的是,工黨的提案確實成功吸引許多民眾支持,也讓有關大學學費的辯論持續展開。

從分配正義的角度來看,學貸是一塊燙手山芋;英國的學費和補助舊制,被批評更加強化了不平等;能夠就讀大學者多數來自富裕的家庭,他們畢業後的收入相對較高。既然如此,為何需動用納稅人繳納的稅金,來補貼這些較不需要協助的族群?

然而,以公眾利益來說,擁有受過良好教育的勞動力對國家整體來說是好事,政府提供經費,提升勞動力水準,似乎也是合理之事。

此外,也有一些政治家認為,免學費和補助制度的新主張仍有瑕疵,有待進一步調整改革。如果新制度的受惠者能夠以身作則,將來可提供回饋,這套新的制度才可稱為公平。

學生畢業後邁入職場,在工作中得到報酬,但許多人在扶養孩子,設法提升生活水準的就業時期,也需償還就學時的貸款。雖然目前仍沒有證明表示,經濟上居於劣勢的族群,與較富裕者之間的財富差距會繼續被拉大,不過英國的輟學率已經居高不下。

現在是英國進行長程規畫,仔細審視教育經費的時機;現有制度已經提供高額的學費補貼,許多貸款者約三分之一的債務可在三十年後被註銷,經費來源則以稅收為主。英國大學學費爭議的重點,不在是否給予補助款,而是該給多少,該如何集資和分配。此外,即使大學學費能夠減免,以當前的經濟情況和英國脫歐後的不可知前景,許多民眾仍得擔心是否能夠負擔基本生活開銷。

高教政策應嚴謹擬定

不該淪為政治角力籌碼

高等教育政策極為重要,卻也常在政治角力的過程中成為交易、妥協的籌碼。也因此,大學學費已不僅僅是就學者是否足以負擔的問題,還牽涉到政府如何補助、是否該調漲或調降;這個直接攸關年輕世代的問題,也在政治上出現顯著的反映。

以英國為例,近來的英國政局,顯示自二○○八年金融危機後,新世代政治局勢的變化日益明顯。在政黨競選活動中,大學學費已經成為重要的議題,甚至足以左右選情。經濟的衰退,引發民粹主義興起,也是英國公投決定脫離歐盟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許多民眾的不滿,就包含了年輕世代對於教育成本過高的怨懟。

英國在野的工黨在日前舉行的大選中獲得勝利,主因就是掌握了大量年輕選民的支持;他推出的政策中,包含了終止撙節措施,英格蘭地區大學學費就是其中一項重要訴求。

過去,英國高等教育的相關政策擬定極為嚴謹,須由國會、審查機關和相關委員會參與研擬。然而,許多主要政黨為了爭取選票,使大學經費成為政治辯論的核心議題之一。對於政府該如何補助,各政黨常為了自身利益提出各自主張,一些民粹式的競選承諾,也容易激起年輕世代對政治、經濟不平等的不滿。

美國也有類似狀況,由於學費上升、高等教育的公共支出下滑,使學生貸款債務在過去十年來增加了百分之一百七十,且還款違約比率持續升高。一些政治人物為了激起千禧世代的憤怒,從而爭取支持,便提出大幅降低、減免學費主張。

曾任英國巴斯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長的皮爾斯(Nick Pearce)認為,高等教育不該成為政黨或政治人物的籌碼,相關方案的制定,必須從根本、長遠的角度考慮,不能不計後果,強硬推行討好選民的病態政策。

英國保守黨的格林便指出,大學學費的議題,應進行全國性的廣泛討論,不能因為選舉結果不利,就在慌亂中做出短視甚至錯誤的決策。

學費高低 見仁見智

透明化或可減少爭議

大學學費是否過高,衡量標準難定,甚至隨各地的經濟狀況產生不同的感受。過高的學費,確實可能影響受教育者接受高等教育的意願,但也不應一味壓低甚至免除學費,須多方考量後審慎制定。面對這個高度爭議性的議題,如果能讓學費更加透明,且反映課程實際成本,或許有助降低紛爭。

英國衛報報導,各界應思索如何調整學費,確保公平公正;合理的調整可使學生更能夠負擔學費,也不會使學校面臨經費拮据的窘境。因此,如果能公開透明,清楚標明各項課程的成本,以及學生、校方及各相關單位各自承擔的比例,應能大幅減少爭議。

各個科系的學費不一,也是引發正義的來源之一;課程本身應無高低之分,但學費卻出現差距,自然容易引發質疑,是否某些課程的水準較高,某些卻較差。如果能夠把各個課程的細項成本公開,就可化解疑慮。

學費的調漲(或調降),不應出於政治考量,報導指出,隨著物價的上揚,學費調漲應屬合理;然而,在調整的過程中如果可以秉公處理,並藉由透明化把顯性和隱性的成本公布周知,再經由適當的研討以及制定監督機制,就可降低爭議,並使學費更正確反映成本,為學生、學校創造雙贏局面。

教育行政部門則應確保學費應用在學生身上,而非流於他用;監管機關加強查核,配合相關的貸款、補助措施,不僅能使學費更加合理,也能讓學生獲得對等的教育品質。一旦能化解爭議,正確反映成本,就更可能達到到提升高等教育參與程度的目標。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