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文創大翻轉 迪化207博物館 說在地人文故事

郭士榛 |2017.05.20
3988觀看次
字級
陳國慈。
微文創大翻轉 迪化207博物館 說在地人文故事
微文創大翻轉 迪化207博物館 說在地人文故事

經歷34年的法務專才生涯,曾擔任台積電法務長暨資深副總經理、創立「台積電文教基金會」,也曾擔任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董事長等職。現在的陳國慈支持社區博物館概念,買下百年老屋,創辦私人博物館,她認為,博物館並非得一直蓋新的,可以讓社區的老建物成為歷史舞台,講它自己的故事。

站在迪化街二○七號的四樓頂,迪化街景、老房群聚的紅瓦屋頂盡收眼底,還可遠眺淡水河,令人心曠神怡。這棟樓正是二○一七年四月開幕的「迪化207博物館」。創辦人陳國慈以推廣古蹟活化為理念,期盼透過主題展覽及多樣的藝文活動,訴說屬於台灣在地人文歷史故事。

前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董事長陳國慈,對於古蹟活化、歷史建物再生有著豐富的經驗,她表示,二○○二年曾受台北市政府邀約參加「古蹟審查委員會」,興起她從事古蹟再利用的文化工作。

陳國慈回想,二○○三至二○一五年,成為全國第一個以「個人」身分認養古蹟的案例,第一次照顧台灣老房子「台北故事館」,負責它的維護與營運十二年。二○○九至二○一二年,陳國慈又啟動台北市延平南路上「撫台街洋樓」的古蹟再生。今年則自行買下迪化街二○七號的歷史建築,經過近一年的整修,以「迪化207博物館」重新開張。

陳國慈指出,心中一直期望能買下一棟建物,自由地、全方位做古蹟議題研究,買到這棟建築「完全就是機緣」,原本就和迪化街有很深緣分的她,在挑屋時,一到二○七號就愛上這棟四層樓老屋,她說:「期望未來有更多的人能把自己的老房子改造成社區博物館,讓老房子有新生命。」

迪化街二○七號前身為「廣和堂藥鋪」,經二度易手,目前的建築是一九六二年重新整修後的模樣,圓弧型立面、簡潔線條,大面積開窗設計,四層樓高建築與略帶裝飾風格的彩色瓷磚外牆,顯得格外亮眼,二○○九年列為台北市歷史建築。

古蹟如同脆弱老人

出生於香港的陳國慈,從小學習鋼琴,最喜歡音樂,甚至入選香港皇家音樂學院,但因父母強烈反對,只好選擇父母最期望的法律,「從事律師工作三十四年,我也不後悔,因為從事律師職業的經驗,對於古蹟活化有著很多幫助。」陳國慈說:「但文化才能真正觸及我心,滿足我的心靈需求。」

陳國慈透露,整修老屋困難重重,「照顧古蹟如同照顧一個脆弱老人,三天兩頭不是這裡漏水,就是那裡斷裂,以為有一段平靜日子可過,一窩白螞蟻就準時報到。古蹟的保存雖然折磨人,但看到它的再生是很有意義的。」最重要的是「老房子代表我們的共同記憶」。

一年前開始迪化207博物館的籌備工作,陳國慈對於整修工作,雖然早有心理準備,還是碰到許多意料不到的驚奇。最戲劇化的是工程人員告知房子的電供應量仍停留在一九五○年代,只足夠點亮些燈泡,幾台電風扇而已。要支援空調、燈光、展覽、活動,以及各器具設備,必須再申請增電。

「從事律師工作幾十年,向電力公司申請增加電量是第一次,面對的程序是如此複雜。」陳國慈表示,等了數月,終於等到裝置供電的新地下電纜工作團隊到達,那份狂喜終身難忘。

但好事多磨,就在大家認為一切底定,期盼博物館開幕時,因為磨石子地很清涼,陳國慈光著腳四處遊走,到一個角落時突覺腳底發麻,她立即找人檢測,發現這個角落腐壞的舊電線沒有拆除,差點鬧出事件,翻地重修又是一次大工程。

坐在已開幕的博物館內,陳國慈感慨,經過大大小小狀況,與各方專家花了足足一年,房子才一步一步活起來,如同一位經過長時間復健治療的長者,從躺到坐,最後慢慢可自己站起來走路,老房子這才展開它的第二春。

賦予老建物新生命

台灣古建築專家李乾朗表示,在老社區裡將一棟獨特的老房子轉型為小巧博物館的創意模式,希望能成為台灣未來的趨勢。知名文史工作者莊永明則提到,賦予老建物新生命,比新建築更能凸顯一個城市的創新能力。

經歷三十四年的法務專才生涯,曾擔任台積電法務長暨資深副總經理、創立「台積電文教基金會」,也曾擔任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董事長等職。現在的陳國慈支持社區博物館概念,買下百年老屋,創辦私人博物館,她認為,博物館並非得一直蓋新的,可以讓社區的老建物成為歷史舞台,講它自己的故事。

最讓館內的工作人員開心的是,國內外遊客的駐足和驚嘆聲,尤其是國外旅客,像是發現新大陸般,在館內留連忘返。「我十分期待今後可以每天享受到迪化街上發散自百年老店南北貨、中藥草、烘茶葉的濃濃香味。」陳國慈說,為了讓這些特殊香味持續在老街上散發,更為了留住台灣的美麗老房子,她和迪化207博物館願意付出一份心力,這間社區博物館也為人文薈萃的大稻埕增添一道新風景。

說台灣故事1 瀕臨失傳的建築工法

陳國慈表示,開設博物館,除了想說在地故事、老房子的故事,也想表達台灣的歷史,因此開館首展展出「台灣磨石子」。

五○至七○年代,建築工法中的「磨石子」曾在台灣紅極一時,由於磨石子技法十分辛苦,近來鮮少青年人願意傳承,漸漸在建築工法中退位,「迪化207博物館」的策展團隊蒐集一百多張磨石子舊照片,讓更多人認識磨石子藝術,也向五○年代最有代表性卻瀕臨失傳的建築工法致敬。

事實上,「迪化街207博物館」就保有十分美麗的磨石子圖案,一樓呈現用磨石子創作的「蜜蜂採蜜」、「老山高麗參」的地板花樣,二樓也有「GRAPES」磨石子圖樣。館長華安綺表示,磨石子建築工法是日治時期引進,再由台灣工匠發展出獨特的銅條鑲嵌技術,以及複雜染色構圖,點出水果、昆蟲等圖案。現代年輕人更以磨石子技法創造了成許多手工飾品,融入生活裝飾中。

華安綺說:「為了辦展,策展團隊經過近一年的時間,跑遍全台灣匯集記錄十五縣市、拍攝一百八十五件具代表性的磨石子作品,也搜集全台灣北、中、南、東、澎湖及馬祖各地具代表性、獨特性及現代感的磨石子圖騰,開啟台灣磨石子藝術之旅,期望透過展覽,欣賞傳統磨石子藝術,藉由文創作品看見磨石子的未來。」

華安綺表示,博物館的一、二樓做為展示空間,除了展出百餘張老照片外,更有新銳藝術家想要傳承磨石子工法的全新創作。三樓則有以「屋頂」為主題的十六張攝影作品,呼應迪化街的紅瓦屋頂,三樓也提供良心咖啡及休憩空間,讓民眾可以稍作歇息。四樓屋頂還有插畫家良根設計的壁畫「圍爐」為背景,更能直接觀賞淡水河以及老台北的風華。

說台灣故事2 是幾何也是色彩美學

「迪化207博物館」館長華安綺表示,磨石子是一種材料美學,施作材料包含碎石、石粉、白水泥、銅條、水泥著色劑。磨石子也是色彩美學,水泥著色劑——黑、鐵灰、紅、橙、黃、綠、藍,共七種色粉。更是幾何美學,台灣早期傳統住宅、騎樓磨石子舖面大多是幾何造型圖騰設計。

這種建築工法,可分成「磨石子」、「洗石子」、「抿石子」三種。磨石子工法常見於地板,先將銅線鋪於地面,再將石子、石粉、水泥、水均勻混合後塗抹於地面,待水泥硬化後利用磨石機以乾磨或濕磨方式磨掉表層水泥,使其石子露出,完成前再上蠟使其光亮。

抿石子工法則是運用天然石材或人造石材,將水泥與石材攪拌均勻後,塗抹於牆壁或地面,待水泥略乾時再用海棉抹擦去水泥,讓石材呈現出來。

洗石子工法是將水泥、石粉與細石粒混合,塗抹於牆上,等乾燥到一定程度後用水沖洗,將細石顆粒沖洗出來,呈現粗糙、厚重的石材質地。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