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社會觀察 蒙古呼麥藝術 開班做專業培訓

 |2017.04.08
1918觀看次
字級
呼麥是蒙古族最引以自豪的民族藝術,也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日前大陸首開培訓課(圖),教授呼麥演唱、編創與研究、舞台表演及教學人才課程,吸引來自內蒙古、北京、吉林、遼寧、台灣等地的168名選手報名。圖╱中新社
南京藝術學院舉行「草原天籟」的蒙古族長調、馬頭琴、呼麥音樂會。圖╱中新社
馬頭琴 圖╱中新社

【本報綜合報導】利用咽喉、口腔、鼻腔,甚至胸腔等部位同時發音,一人能同時唱出至少一高一低兩個聲部甚至三個聲部的唱法,高低音之間能達到六個八度。「呼麥」(喉音唱法)這種難以想像的特殊聲音技巧,被讚為「活的音樂化石」,是蒙古族最引以自豪的民族藝術,也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日前,中國國家藝術基金二○一六年度藝術人才培養資助項目「蒙古族呼麥藝術人才培養」開班,地點選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將活躍於國內外呼麥藝術舞台上的青年藝術家和傳承人齊聚一堂。

根據中新社報導,「呼麥」是蒙古族古老的複音/泛音歌唱形式,主要流傳於內蒙古、新疆阿勒泰以及蒙古國西部、俄羅斯聯邦圖瓦共和國等地區。二○○六年,被列入第一批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二○○九年,成功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據了解,呼麥的誕生與人們所處的自然環境大有關係,反映了高山、草原的空曠、遼闊,親耳聽過「呼麥」唱法的人,會發現聲音像是屬於大自然與動物的語言,位於戈壁沙漠居民的呼麥聽起來較為乾澀,位於草原居民的呼麥則比較和潤。

培養專業表演者

這個「蒙古族呼麥藝術人才培養」課程,目的在於培養呼麥演唱(含呼麥組合)、編創與研究、舞台表演及教學人才。來自內蒙古、北京、吉林、遼寧、台灣等地的一百六十八名選手報名。經過嚴格篩選後,最終選拔出個人類三十名、組合團隊類二十名,共五十名學員(含台灣選手)參加本次培養項目。

培訓課程從四月一日至五月十日。期間,來自俄羅斯圖瓦共和國、蒙古國、西班牙和中國的三十多名專家、學者、藝術家展開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其中,技藝類課程由中國優秀呼麥藝術家、傳承人、知名組合和來自蒙古國、圖瓦共和國的呼麥藝術家執教,分別教授中國、蒙古國、圖瓦三種呼麥演唱技藝風格和經典曲目。

內蒙古藝術學院院長黃海在開班儀式中致辭說,本次培訓藉助國家藝術基金的高端平台和本土文化資源優勢,培養優秀呼麥專業表演者,將為中國呼麥藝術的保護傳承與創新發展添加新的活力、新的模式和經驗。

古藝術重見天日

事實上,蒙古族呼麥曾經失傳百年之久,中新社報導,之所以「失傳」,與當地自然生態、生產生活方式發生巨大變化有關。但最重要的,是包括呼麥在內的一些傳統民歌失去生存基礎和演唱環境,加上願意傳承的人愈來愈少。

內蒙古民樂團負責人葉爾達說︰「直到一九八○、九○年代,隨著中國對外文化交流不斷擴大,與周邊國家的交流日益頻繁,才使得高音呼麥這一古老的演唱藝術有機會重新回歸內蒙古。」

另一方面,在呼麥愛好者的影響下,很多人開始關注蒙古國和俄羅斯的圖瓦。現任內蒙古呼麥協會會長的國家級呼麥傳承人呼格吉勒圖、女呼麥歌王蘇依拉賽汗、著名的安達組合呼麥主唱那日蘇、敖特根.巴雅爾等都是極力推廣呼麥的愛好者。

二○○六年呼麥被列入中國大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北京央視的青年歌手大獎賽首次新增原生態組別,著名的安達組合以呼麥演唱拿到全國第三。內蒙古民族藝術劇院對外表示,從此內蒙古掀起一波學習呼麥的浪潮,原本的音樂化石開始復活,並展現無窮的魅力。

二○一四年首屆中國呼麥大賽暨中國.國際呼麥大賽吸引來自中、俄、蒙、美、日、西班牙、澳洲等九個國家的一百五十多名選手參賽,其中中國大陸選手約一百名。業界人士蘇依拉賽汗認為,呼麥雖然是蒙古族特有的古老藝術,但不應該受到禁錮,應該透過舉辦、參加國際性賽事、舉行文化交流活動讓這門藝術更加普及化、國際化。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