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三寶 長調、呼麥、馬頭琴

 |2017.04.08
2594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報導】在馬頭琴、陶布秀爾、四胡等蒙古族傳統樂器的伴奏下,歌唱者表演呼麥、長調等演唱方式,一場充滿蒙古草原生態的音樂饗宴就此展開。其中除了呼麥,蒙古族最引以自豪的民族藝術、且同列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還有長調與馬頭琴。

所謂「長調」,意為「悠長的歌曲」,是一種流行於內蒙古阿拉善、錫林郭勒、呼倫貝爾等大草原的歌曲形式。之所以稱為「長調」不僅是因為歌曲的長度,還因為每個字的音節會被延長,故有此名稱。歌曲的主題通常和信仰、愛情、節日有關,經常以馬作為貫穿重複的元素。東蒙古人會使用馬頭琴作為伴奏,有時也使用一種蒙古的長笛(林貝)。西蒙古的衛拉特部傳統唱法無伴奏,或用兩弦的Igil琴伴奏。

事實上,長調與草原上牧民的生活息息相關,從日常生活、畜牧、宴會,以至大型慶祝活動,都離不開長調。當地牧民會以長調的歌聲來抒發感情,婦女在家裡也會以長調自娛。從長調之中,可以感受蒙古遊牧文化的特色與特徵,且與當地民族的語言、文學、歷史、宗教、心理、世界觀、生態觀、人生觀、風俗習慣等緊密聯繫。

自從被列入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後,中國大陸也公布了一批長調藝術家的傳承人名單,包括巴德瑪、莫德格、寶音德力格爾、阿拉坦其其格、札格達蘇榮等。目前長調的傳承困境在於如何保持原來的面貌,又能融入現代生活中,適應現代社會市場化、商品化的要求。

唐宋時期發展而成

另一個蒙古族珍寶是馬頭琴,是蒙古族常用的一種弓弦樂器,與朝爾琴共同的祖先馬尾胡琴是唐宋弓弦胡琴的一種。傳說從前牧人懷念死去的小馬,取小馬的腿骨為柱,頭骨為筒,尾毛為弓弦,製作成二弦琴,由於在琴桿頂部常雕有一個馬頭而得名馬頭琴。

現代的馬頭琴則用硬木製作,音箱(共鳴箱)有倒梯形、長方形等,也有方形、六角形、八角形。大琴長一百二十公分,小琴長七十公分,琴桿用色木、梨木或紅木等製作,上部左右各有一個弦軸,頂端為琴頭。拉弓多用藤條或木桿與馬尾作成,兩條琴弦分別用四十根(裡弦)和六十根(外弦)左右馬尾合成,兩端用絲弦結住,繫於琴上。發音圓潤,低回婉轉,音量較弱,可奏雙音和泛音,音色與其他弓弦樂器有較大差異。

馬頭琴從唐、宋時期開始發展,成吉思汗時已流傳民間,流行地區包括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甘肅、新疆等地。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