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誌汶微革命 稻田裡的饗宴

杜憲昌 |2017.04.04
5829觀看次
字級
廖誌汶的餐桌計畫,曾在宜蘭縣員山雙連埤舉辦。圖/取自幸福果實臉書、資料照片
廖誌汶希望每個參與「稻田裡的餐桌計畫」的農人,未來都可以成為合夥人。圖/取自幸福果實臉書、資料照片
隨著社會的現代化,土地永續經營的概念,在經濟掛帥操作下,已然成了社會發展的犧牲品,傳統「以農為本」的觀念,似乎也正面臨著「轉型」的挑戰。 圖/取自幸福果實臉書、資料照片

文/記者杜憲昌 圖/取自幸福果實臉書、資料照片

■隨著社會的現代化,土地永續經營的概念,在經濟掛帥操作下,已然成了社會發展的犧牲品,傳統「以農為本」的觀念,似乎也正面臨著「轉型」的挑戰。佛光山台北道場「2017生耕致富講座—生活藝想家專題」,日前邀請到「幸福果實」創辦人廖誌汶暢談他的「稻田裡的餐桌」計畫,透過他的親身經驗與活動分享,讓聽眾對台灣農業問題與現況有更深一層的認識,並得以重新思考定義農村、食物與人的關係。

廖誌汶似乎天生就不是一個能夠「一成不變」的乖乖牌!出身宜蘭三星農家的他,大學念的是土木,後來卻在職業樂團擔任吉他手;因為高度關心社會時勢,使得創作專輯總與市場違合,但卻在2007年以〈檳榔交出來〉入圍第18屆金曲獎最佳台語專輯;製作廣告、電影配樂,在外界習以「音樂人」看待的同時,他卻跨足科技業,甚至開起了網路行銷公司;以為廖誌汶早已習慣繁華都市熱鬧喧囂的生活,他卻又斷然放下一切,回到故鄉重新當起了「鄉下人」。

人+土地+食物 創造連結

也就是如此「善變」的個性,更激發出他許多精采的創意。經過一再反覆檢視農村問題、省思農村價值、思考如何建立消費者與農村之間更直接的關係,並為農民創造新的商機,規畫出「稻田裡的餐桌」這種全新的行銷台灣農村的方式,相當成功並受到好評。

廖誌汶解釋他的「稻田裡的餐桌」計畫,內裡包含「青年返鄉」、「感受農村」以及「農村價值創造」這三個核心。以美食為出發點,引領民眾親身走進食材原產地,透過實際的農事體驗,讓民眾對於傳統農業能夠有更深入的認識,同時以使用在地食材打造的美食饗宴,加上顛覆傳統的用餐地點,使人與土地、食物產生新的連結,並且藉由「附加」的美食、農事體驗更加提升農業的價值,期因農業價值的提升,吸引更多年輕人返鄉,合力還原農村的美好。

廖誌汶以「美食微革命」、「鄉村行動劇」定義他的「稻田裡的餐桌」計畫。但可想而知的,在「革命」與「行動」這聳動字詞背後,所代表的,亦是一種將會是突破傳統農家思惟的動作,這對於保守成性的農民,一開始,肯定不會是容易接受的事。

他不諱言,2012年開始「稻田裡的餐桌」計畫,初始確實有些人懷疑他是不是「頭殼壞掉」,並不看好能夠成功。尤其是在向年長農民商借場地的時候,最常得到的回應不是「自己好好種就好,搞那麼多幹什麼」,就是「要吃飯,不會去餐廳喔」,不僅質疑他的「厚工」無用,甚至聽到參加者要吃飯前還得先下田農作,更加認為不會有人笨到花錢來「做苦力」。

飯前農作體驗 大受歡迎

或許也聽多了這樣的質疑,所以廖誌汶一開始其實只打算辦個4場來「玩一玩」。可沒想到活動一推出大受歡迎,甚至欲罷不能,這4年多下來,就辦了240場。他說,光看這「240」的數字,可能大家沒什麼感覺,但換一個計算方式,因為大多數活動地點沒有車路,必須靠人力搬運桌椅、器材,以一場活動需要動用十幾二十位義工,每一位義工最低服務量約13.5公里計算,4年來,他們在田裡總共走了6萬804公里,再添1萬公里,足足可繞地球兩圈。

廖誌汶笑說,因為要把勞動力的價值傳遞給年輕人,所以當幹部的就必須身先士卒,凡事從自己先做起,「所以這4年多,我已經被鍛鍊成了最會扛桌子的執行長,扛桌子的速度與功力,你們肯定無法想像」。

農業服務品質 提高收益

■「在一些調查上面,我們可以說,台灣的農村已經死亡了。」廖誌汶說,10年前,台灣的農村還有老人和小孩,所以還會聽到隔代教養問題;但這10年間,老的走,年輕的離開,所以台灣農村已經呈現死亡狀態。有農業,但是沒有農村,那到底是誰在幫忙農作?

農家出身,又親自踏足87個鄉鎮市,廖誌汶在許多農村看到了「陌生」的身影,「我們現在吃的台灣農產品,80%勞力都是外籍勞工在供應」,許多外勞周一到周五在工廠工作,周六日就到田裡幫忙;這其實是違法的,但卻是真實存在的現象。「農村已經沒有年輕人了,如果不這樣做,你要放著那些農田怎麼辦?」

事實上,台灣農業確實面臨許多問題。廖誌汶小時候家裡有14甲地,但後來分到他手上的,卻只剩4分地。傳統分產觀念導致土地破碎化問題非常嚴重,不只造成部分農地的閒置,也影響到農作的產量。這是台灣最基本的土地政策問題。

而另一個更殘酷的事實,是農產價值一直以來都被踐踏與低估。廖誌汶說,他22歲繼承父親的農地,那時農會收公糧,一斤是22元,加上補助是28元;2009年呼應政府「小地主大佃農」政策,他把地轉給姑丈耕作,最後一次簽糧單,收購價則是27元。時隔近20年,稻米通膨只有140%,而一包科學麵已經從3元漲到10元,通膨是330%,兩者相差逾二倍。再加上飲食習慣的改變與選擇的多樣化,「吃米的人都少了,還想要他花錢買更貴的米,你覺得他有可能買得下手?」也因此,台灣農業的從業人口並沒有因為GDP成長而跟著增加,反而是下降。

廖誌汶說,當整個世代潮流都在改變,我們就必須面對這個事實,「所以我做這件事的目的,就是希望透過與體驗等方式的結合,來增加農業不同的銷售方式。」那是仿自日本「六級農業」的作法,以農業與農村為主體,以一級農業結合二級加工與三級產品販售,再加入服務業,讓農村生產者的收益可以增加、農村產業可以升級,形成更高附加價值的服務性商品。

而這所謂「農的服務業產品」,例如農村休閒產業,就是結合農家生活與在地文化體驗、生態導覽觀光,讓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形成具有環保意識、安心食品、食農教育的良好關係。廖誌汶說,農業問題從來不是農業本身的問題,而是人的問題,當擁有消費者的支持,就愈能保障農人的生產,然後這些價值又再回饋到願意在農村落地生根的人。所以在理解到這一層之後,你將會發現,食物的溫暖絕對是超過食物本身的CP值。

活化鄉間 土地大學堂

■「稻田裡的餐桌」計畫至今在八十七個鄉鎮市舉辦過活動,用餐地點除了稻田,還包括魚塭、海灘、茶園、果園等,可見「稻田」只是活動的一個代名詞,他們所關心的,其實含括了台灣所有相對於現代化大都市的那些逐漸年華老去的所謂傳統鄉間,「希望用不同的角度來記錄台灣的農村、農產,並以另類方式協助農民開發具市場性的農業產出。」廖誌汶說,台灣要創新,就必須從生產端和消費端形成一個共識,讓生產者在消費者的支持下,更可以好好賣力的從事生產。

但是要如何讓消費者也願意「好好的」消費?這可就是大哉問了。尤其在媒體與及社會趨勢的造就之下,多數現代消費者已經養成「快狠準」的消費習慣,既要俗擱大碗,還要便利性,根本忽略掉消費行為其後可能還包含知識性、趣味性和社會性等附加的價值與意義。

廖誌汶說,每個人對農村的想像或許不同,「但我認為台灣農村是很好做服務業的地方,不管是農事體驗、環境教育、食農教育,甚至單純的親近土地,是很適合做不同體驗的場域」。尤其台灣土地面積不大,大多數小規模農地就必須開發所謂三級產業,讓種植生產、加工和服務做一個完整全套的循環,才能擴大利基。

有更多人願意親近土地,就會讓更多人去關心到土地上的各種問題,包括環境的健康,「以前種田考慮到的只有產量,所以會用許多農藥,這不僅影響健康,也對環境和生態造成破壞。」但現在農夫更辛苦,不只要好好種田,還要種環境。廖誌汶說,「雖然有機不一定可以幫助你吃得很健康,但因為有機,田溝裡的蛤蜊又出現了,這代表土地也回來了。而能夠把環境要回來,這正也是我們舉辦活動的目的之一」。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