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光身影27 白盔隊英雄三千 救人萬千

楊慧莉 |2017.03.25
2137觀看次
字級

文/楊慧莉

今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短片頒給了《白盔》的製作團隊。此片記錄了與紀錄片同名的敘利亞民間救援組織「白盔」每天在槍林彈雨中拯救無辜百姓的危困工作,讓人見識其「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偉大胸襟。事實上,這支民間救援隊不僅在廢墟中搶救生還者,並提供許多公共服務,成為敘國千千萬萬民眾的希望。

敘國悲歌
政權之爭 殃及無辜


去年八月某個夜晚,敘利亞第二大城阿勒坡(Aleppo)的一個區域發生空襲,現場房屋全部倒塌。五歲男童奧蘭姆(Omarn Daqneesh)和他的家人被救出,送上救護車。

奧蘭姆左額受傷流血,全身滿是灰塵,呆坐在救護車橘紅色的椅子上。相關的照片和影片後來流傳出去,登上歐美各大媒體頭條,再度引發世人關注。在此之前,敘國三歲男童艾倫(Aylan)溺斃陳屍在土耳其沙灘的悲慘畫面仍歷歷在目。這一切都要歸咎於無情的戰爭和不仁的執政者。

敘國內戰始末

二○一一年三月,敘國有年輕人在學校牆上塗鴉革命語句而遭逮捕施暴,引發支持民主的民眾集結到南部的德拉市(Deraa)抗議。結果,有維安人員朝民眾開槍造成死傷,更加激化民眾的反抗情緒,甚至開始鼓譟,要現任總統阿薩德下台。

有民眾拿起武器自衛,開始組成大大小小的反政府軍;一場原本單純的抗議活動,隨著規模變大,最後演變成官民對峙的內戰。反政府軍希望能集結勢力,趕走政府軍,拿下城鄉的控制權。到了二○一二年,反政府軍勢力向首都大馬士革和阿勒坡挺進。

隨著戰火延燒,這場內戰也愈來愈不單純,從原本的民主之戰,慢慢演變成種族派系之爭,鄰國和各國勢力也進來攪局,外加聖戰士崛起和伊斯蘭國的出現,戰事愈演愈烈,之間的糾葛盤根錯節,剪不斷理還亂,被犧牲掉的卻是老百姓的身家性命和生活權益。

無所不用其極

這場延宕了六年的戰事已經奪走敘國近四十多萬人的性命,讓一千兩百萬人流離失所。當反政府軍占據敘國城鄉,奪取控制權,阿薩德政府則轟炸所占之區,徹底摧毀用以維生的基礎設施。阿薩德政權支持者最喜歡的口號充滿威脅:「不支持阿薩德,就燒毀整片鄉鎮。」

民眾被迫做出選擇。「你走在街上,根本無路可走,到處都是瓦礫堆、垃圾、溢出的水和電。阿薩德政權故意要這樣做。」怕遭報復而化名為「嘉德妮亞」(Gardenia)的德拉市抗議分子在受訪時表示。

不僅基礎建設,反政府軍占領之區的許多建築也遭摧毀。內戰發生前,阿薩德政權的主要工具是祕密警察,常使出審問和求刑招數逼迫百姓順服;內戰爆發後,政權的工具變成藉由直昇機或戰機空投的桶裝炸彈。可怕的是,他們的目標不是反抗軍的營地,而是非屬前線的住宅區,目的是迫使百姓投降,不再支持反抗軍。

連醫院也無法倖免於難。去年十月一日,阿勒坡的最大醫院一個早上連續遭受七次空襲,兩名病患因而被炸死,醫院被迫暫停營業,第二天在修復中又遭襲擊。聯合國人道主義主席歐布萊恩(Stephen O'Brien)甚至在第一顆炸彈落下前,就已向聯合國安理會證實說,阿勒坡的健康設施已幾近崩解。

黑暗中見曙光

六年的戰爭,對外界而言,大概製造了一堆壞蛋、難民和受苦的靈魂,沒別的,但就算是人性殘酷面施暴的最黑暗之區,也會露出一絲絲的人性光輝。由一群平民百姓組成的民間救援隊「白盔」(the White Helmets),即是那從絕望的灰燼中冉冉升起的希望火苗,肩負起在險境中救人的重任。

隨著小男孩奧蘭姆獲救的影像外流,白盔艱困的救援工作開始獲得世人矚目。一個月後,又有「白盔」救援人員因從瓦礫堆中挖出奄奄一息小女嬰喜極而泣的影像流出。

不過,在此之前,這支救援隊已獲提名諾貝爾和平獎。他們的英勇事蹟也已拍成片長四十分鐘的紀錄片,記錄三名白盔成員從受訓到親上火線的救人過程。導演是曾獲奧斯卡提名的馮艾恩西德(Orlando von Einsiedel),協助拍攝的攝影師是卡提布(Khaled Khatib)。這部向白盔成員致敬的片子已於上個月獲得第八十九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短片」的殊榮。

白盔情懷
救一人等同救全人類


敘利亞志願救援隊「白盔」成軍於二○一三年三月,所有的創始人都是敘國人。他們來自各行各業,麵包師傅、裁縫師、工程師、藥劑師、畫家、學生、消防隊員……不一而足。他們的首領沙雷(Raed Saleh)原本是電子業務員,加入白盔隊後,一年內在伊德利卜市(Idlib)協助組成二十支隊伍,後來被委任為「白盔」隊的首領,管控境內一一四個救援中心。

「白盔」發展至今已有三千名成員,在敘國境內有一百二十個救援中心,已經救出近八萬名敘利亞人。

成立宗旨和訓練

秉持「人道、團結、公平」的原則,中立而不隸屬於任何政黨的非武裝「白盔」救援隊拯救性命時,完全無視於對方的政治或宗教立場。

他們的資金主要來自如美國、荷蘭、德國等西方國家。這些國家透過非政府組織給與他們車輛、設備、訓練等資助。隊員們要到鄰國土耳其接受救援方面的訓練,課程包括:如何在崩塌的建築裡尋找生還者、如何滅火、如何處理未爆彈、遇到化武攻擊又當如何是好。當砲彈落下或空襲來臨,他們秉持可蘭經經文裡「救一人等同救全人類」的信念,奮不顧身地衝向災區。

救人之外的任務

阿勒坡是目前被空襲最頻繁和慘烈的都市之一,救援工作由三十一歲的薩爾摩(Ammar Salmo)統籌。薩爾摩原本在阿勒坡東南方的小鎮教英文。去年九月,阿勒坡遭空襲,摧毀了三處救援中心,這讓他們得趕緊應變,尋找新的建築、新的補給,好在下一次空襲時奔向新的災區救援。

除了救人,「白盔」尚有其他任務:將政權切斷的水電等基礎設施重新接起來、徵收醫療需求、幫忙收屍、提供孩子安全訊息等。

不過,去年九月那場破壞力極大的空襲讓資源一時短缺,「白盔」隊員只能衝向災區尋找卡在瓦礫堆的倖存者,有空才去取回屍體。此抉擇卻是讓他們深感痛苦,因為根據伊斯蘭傳統,人一旦過世,就要盡快下葬。

儘管痛苦,一位成員表示:「救援隊員已經累壞了,每次才清除完一處瓦礫堆,還來不及喘息,又得趕往下一處。」

但,疲於奔命,並非「白盔」隊員所需面對的最大窘境,因為不管救人或收屍,他們都要冒著生命危險。至今已有一百五十四位成員在救援過程中喪命。

白盔心願
盼和平之日及早到來


「白盔」因深入危境的人道救援行徑而於去年十月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提名。在此之前,他們已獲得有「諾貝爾替代獎」之稱的「美好生活獎」(Right Livelihood Award)。諷刺的是,在得獎的隔天,阿勒坡市的三處「白盔」救援中心即遭炸毀,讓當時在土耳其的救援行動統籌者薩爾摩忍不住調侃說:「現在敘利亞的情勢瘋狂不已,讓人不敢置信。空襲轟炸不斷,讓人不禁想問:那些轟炸機駕駛員難道不想去喝杯茶、去看看自己的家人嗎?老是在空中逗留盤旋幹嘛?」

多管齊下表心聲

今天,敘國反政府軍占領區多半沒電,夜晚驚嚇不已的家庭瑟縮在黑暗中,周遭有照亮天空的砲彈落下。

「國際社群真的好讓人失望,任憑俄羅斯和阿薩德屠殺百姓,不加禁止。我們隨時都會掛掉。」坐困圍城的青年教師卡德(Najmaldin Khaled)說。

同時發生的是,也隨時有尚存一絲氣息、卡在瓦礫堆動彈不得的生命等待鄰人救援。這些鄰人身穿跳傘服、戴白色頭盔;最重要的是,他們都是敘國人,要拿回一場無端衝突的主導權,這場衝突把敘國百姓變成受害者、各種意識形態下倒楣的典當品。

因此,「白盔」不僅被動地救人,目前也正從源頭解決敘國困境。首領沙雷致信聯國安理會,請求對方拿出行動:「桶裝炸彈,有時內含氯氣,是今日敘國百姓的最大殺手。我們非武裝、中立的救援隊已經從空襲中救出近八萬條生命,但仍有許多在我們伸手可及範圍之外,像是有孩子陷在瓦礫堆中,我們卻聽不見他們微弱的氣息。為了他們,請安理會高抬貴手,務必嚴格貫徹禁用桶裝炸彈的要求,必要時,也請下達『禁飛區』的命令。」

另一方面,已獲得奧斯卡肯定的紀錄片《白盔》現在可透過「網飛」(Netflix)在家觀賞。沙雷希望全球觀眾能藉由觀賞,感同身受敘國百姓的艱困處境,進而支持和聲援「白盔」,影響全球有力領袖採取「禁止更多炸彈落在敘國家庭」的行動。

呼籲關懷息戰爭

紀錄片《白盔》的受獎典禮上,沙雷和攝影師卡提布都因護照問題而無法出席。沙雷透過到場的導演和製片表達「盼外界多給與關懷,敦促戰爭趕緊結束」的心聲;卡提布則透過網路社群表示:「收看奧斯卡典禮的同時,敘國政權又用氯氣化武屠殺百姓了。」

相較於敘國政府的不仁,「白盔」隊員阿貝德(Abed)卻說:「當我想救一個人,我不管他是敵是友;我唯一關心的是有個靈魂就要殞落了。」

可嘆的是,世上的政治狂人愈來愈多了。他們不僅秉持布袋戲偶藏鏡人「順我者生,逆我者亡」的可怕集權思惟,還濫殺無辜,滿手血腥。

敘國內戰所衍生的問題已困擾世界多時。此刻,他們最需要的,不是他國的同情,如伸出援手收容難民,而是發揮民胞物與的精神,拿出有力的正義行動,幫助他們及早終結戰爭,讓敘國百姓得救。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