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林生活 重新認識生命的感動

文/佛光山叢林學院 |2017.03.11
1185觀看次
字級
叢林學院的學生在佛法的薰陶下,無不法喜充滿。圖/佛光山叢林學院
走入群眾,是人間佛教弘法者的必修功課。圖/佛光山叢林學院
來自世界各國的學生學習中文。圖/佛光山叢林學院

筆耕,是創辦人星雲大師弘揚人間佛教的方便法門之一。為了跟上大師的腳步,佛光山叢林學院經常鼓勵同學用文字記錄生活中對佛法的體悟,以及個人對生命的感動。以下擇錄數則作品,以饗讀者。

香燈/專一乙 陳勝惠

被移下的閂子是心中的牆

打開般若 讓燈光鋪滿丹墀

溫暖的光芒來自法器

三杯水的波面 訴說著香的辛苦

若站得不直

就得像兩旁蠟燭 燒得滿身通紅

拜墊與格子的默契

決定於組長的指令

發的是經書 也是菩提心

快樂只在一念間

/專一甲 周子嘉

一直以來,我自認擁有一切。平凡的生活,平凡的家庭,住著一個平凡的女孩,也安於這份平凡的快樂。看似擁有了一切,內心深處卻不時有個細微的聲音吶喊著:「這不是真正的快樂!」當擁有一切美好的物質生活,卻仍感到不滿足時,我知道,該想辦法使身陷泥濘的我,有再次爬起來的勇氣。

於是,我決定暫時放下一切,放下家庭的牽掛,放下友情的羈絆,放下手機的迷戀,放下世俗社會既定的成見,開啟自己的心靈探索之旅。我決定鬆開雙手,義無反顧地為自己活一次,讓自己遨遊天際,去感受、尋找「新」(心)的方向。

佛學院嚴謹制度下有著規律的生活,晨起與睡前的打坐,鐘聲鼓聲,聲聲入耳,渾厚且使人安定,腦袋不再渾渾噩噩,內心不再焦躁不安,而是清楚明白每一個當下;脫離手機的牽掛,使我能與同參道友一同學習、一同歡笑,在這裡的每分每秒緊湊而充實,不知不覺中填補了內心的空虛,也重拾了快樂的方法。

《佛光菜根譚》說:「春天,不是季節,而是內心」,原來,快樂只在一念之間,這是我來到佛學院兩個多月以來,所明白的簡單卻美好的道理,對我來說,竟是如獲至寶。

用心生活就是修行

/專一甲 張卉姍

記得第一天到佛學院,心裡真是徬徨無措,不只是對新環境的陌生,更多的是對家人的思念。隨著日子一天天的過去,我漸漸體會到什麼是做中學、解行並重。出坡時,經常都是從來沒觸碰過的事物,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學習。然而,讓人感動的是,這裡的每位老師和學長都很樂於教導我們。

我們經歷了兩次颱風的摧殘,很多樹被吹得東倒西歪,屋頂也被吹掀了,每個人都忙得不可開交,卻沒有人埋怨過,更沒有人喊累,只要是自己能做到的,便二話不說拿起工具開始工作。當你以一顆歡喜心做事,再困難的事情都有辦法解決。

生活中處處都是修行。如何讓自己活在每個當下,清楚每個當下所起的心念,這便是修行了。

沉澱、思考、再出發

/經論班 溫秀珍

疾病為我的人生帶來新體驗。靜養期間,不由得思索生命的來去終歸如何?感恩這場病痛,成就我踏入佛門的因緣。我向家人說明報讀佛光山叢林學院,是想讓自己沉澱、思考、再出發。

學佛後,三法印的「諸行無常」讓我體悟很深。大師在《佛法真義》說到:「無常很好,好與壞是一時,現在的一切都不是定型,要有智慧向困難挑戰,因為人生很了不起,可以忍受,解脫苦得自在。」讓我解開因病痛而有的埋怨,了解生命的一切都是因緣和合而成,無時無刻都在遷流變化,於是我接受色身的無常,明白痛不會是永恆持續存在,它終究會隨時間成為過去。若一直執著在苦痛的感受上,是因為不清楚自己這一顆心而讓它過不去。

在叢林學院的生活,日日隨大眾作息,共同修學佛法,讓自己懂得積極面對當下,正向思考。

兩年的薰陶下,最令我受用的是了解「佛法不離世間」,佛法是真正契合我們的「心法」,而學習佛法是心內求法,即是開發自己、認識自己,佛法可以成為心中的力量。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