務農卻成攝影師 黃名毅留住農村風光

羅智華 |2017.03.07
7518觀看次
字級
鏡頭真實呈現土豆採收後,需經過與土分離的工序。 圖/黃名毅提供
花農辛苦耕耘花田。圖/黃名毅提供
黃名毅用鏡頭為「看天吃飯」的農夫說故事。圖/記者羅智華

離鄉背井的異鄉遊子 ,「返鄉」卻不是件簡單的事。5年前從台南返回嘉義老家的黃名毅,曾經歷一段「返鄉陣痛期」,為了養活自己,他當過汽車業務,後來還跟著家人一起下田種植小番茄、成為青年農夫,沒想到日復一日的務農生活卻開啟他攝影興趣,後來還轉換跑道成為拍攝農業風景的農村攝影師,不僅作品曾在「國家地理全球攝影大賽」台灣區競賽榮獲人物組亞軍,未來還計畫出版農村攝影集,透過鏡頭記錄台灣日漸沒落的農村景象。

談起返鄉後的甘苦,35歲的黃名毅說,就如同許多返鄉青年會遇到的適應問題,剛回到嘉義也面臨求職不順、人際關係難以擴展等問題,加上爺爺開刀住院,為了就近照顧長輩,全家決定搬回到朴子老家生活,跟著叔叔務農、在鄉下農地種起溫室小番茄。

「原以為種植蔬果很容易,只要將種子播下去,就能等待收成,後來發現農業這條路根本不是想的那樣簡單!」黃名毅說,所謂隔行如隔山,開始當農夫後才體會「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的箇中滋味,不僅要懂得作物病蟲害, 還要認識吉園圃標章及產銷履歷。他回憶那時候每天天未亮就到溫室開始工作,休假時還要到農會參加進修課程、青農組織,學習農產行銷眉角。

農暇拍攝 抓住農人樣貌

從農業門外漢到適應農夫生活,黃名毅3年前開始利用農忙之餘拍攝務農的日常景象、朴子農村的日出日落等自然景觀,沒想到照片放上臉書後大受好評,更激勵他透過youtube、3C網站等平台自學攝影技巧,攝影視角也從自家農田逐漸擴及農村風景,以及每天辛勤彎腰下田的農人樣貌。

每到假日,他就背起相機前往各地農村拍攝青蔥、紅蘿蔔、花卉等農作物收成與農忙景象,用流利台語和戴著斗笠的農夫、農婦「搏感情」。問他難道不擔心被農人視為不速之客?黃名毅笑著說,其實這些務農的阿公、阿嬤都很老實、純樸,每當他表明來意後,不僅不會拒絕,甚至還會拜託他把自己拍得帥一點、美一點!

日積月累,黃名毅逐漸在網路、臉書上闖出知名度,不少人主動介紹他去拍攝農村百態,竹崎藝術基金會還邀請他舉行「發現心故鄉—農村攝影展」,引領更多人認識農村之美。

人口外流 農村後繼無人

一次次走訪農村進行拍攝,黃名毅不僅從鏡頭中窺見台灣農村的美麗,也看見鄉村的哀愁。他有感而發表示,農業是土地根本,也是國家根基,但這幾年走訪農村下來,也看見農村人口外流、農業缺工、農人高齡化等景象,許多彎腰耕耘的農人不是年輕力壯的青壯年,而是上了年紀、甚至高齡七、八十歲的阿公、阿嬤,讓他擔憂農村長輩逐漸凋零時,農業也將面臨「後繼無人」的窘況。

「我希望透過影像保留日漸沒落的農村景觀,用鏡頭為辛苦的農人說故事。」黃名毅說,因為曾經務農的親身經歷,讓他對農村的興衰起落更能感同身受,他希望未來不只拍攝農村特有的自然景觀,更期盼出版農村攝影集,透過影像力量去記錄與發掘農村問題與困境,喚起大眾對農村生態與發展的關注與重視,攜手為台灣農業找回生命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