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科教師攜手 培養學生國際觀

 |2017.02.21
2084觀看次
字級
VOICE 1課程「台北望遠鏡」,先透過課程讓學生能對議題有多元思考,再讓學生以分組形式,採訪一位來台的「異鄉人」,深入了解異國文化,以及對台灣的想法。圖/中崙高中提供

【本報台北訊】台灣學生常被批評對國際事務不夠關心、缺乏國際觀,台北市立中崙高中推動「國際崙道組織課程」,結合國文、英文、地理、歷史、資訊、美術等八科教師,讓學生透過訪談、繪本、演說等方式接觸國際議題,學生的繪本作品不僅被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列為數位典藏,在學習過程中,他們學會不再以自己的「主觀」來定論所有事情,視野、心胸更開闊,也更具國際關懷。

十二年國教課綱明年上路,選修課將大幅增加,不少高中嘗試設計跨科課程。「國際崙道組織課程」原本是中崙高中針對國際教育實驗班設計,後來發現成效不錯,開設成跨班選修課程。

「一開始各科提各科的,沒有太大交集。」課程召集人、國文老師阮芃蓁指出,後來授課老師決定改變「各自為政」的現況,老師紛紛拋出想法、腦力激盪,設計出「VOICE 1—5」五堂課程,從高一上學期一路延伸到高二下學期。

VOICE 1課程「台北望遠鏡」,先讓學生以分組方式,去採訪一位來台的「異鄉人」,深入了解異國文化,結合美術、音樂課程,讓學生以自創主題歌、PPT等方式呈現訪談結果。阮芃蓁說,學生剛從國中升上高中,對國際的認識和接觸都有限,因此一開始先讓學生與在台灣的外國人接觸,從生活周遭打開對國際的視野。

VOICE 2則鎖定鄰近的中國大陸,讓學生參訪上海的學校,認識未來最大的「競爭對手」;VOICE 3、4進一步讓學生針對全球性的國際議題,以TED TALK、繪本等形式,理解、詮釋有興趣的國際議題,例如有學生以白羊、黑羊故事來詮釋國際難民議題。

就讀高三、從VOICE 1開始修課的吳思言,在訪談「異鄉人」時,她和同學訪問一位肯亞人。她直言,在訪談前,她對非洲的印象只有貧窮、疾病,而且還會把「非洲」視為一體,「訪談時打破了自己的刻板印象,每個國家還是很不同的」,因此她現在看新聞或相關訊息時,會特別去了解每個國家不同的文化背景、社會經濟型態。

阮芃蓁強調,一開始家長也擔心這些課程對學科有沒有幫助,可是學生上課後的視野更開闊、學習主動性提高,老師也有很大成長,「是很快樂的一段時光。」

該校英文老師黎曉萱認為,學生先從在地出發,再將觸角伸至國際,繼而將國際正在發生的事件連結回台灣,思考該怎麼看待、如何解決,例如難民議題涉及種族間排斥問題,其實台灣也會發生,學生累積出人道關懷精神、解決議題能力,「這就是一種國際觀的展現。」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