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先鋒66 組織心理學家 葛蘭特: 企業想成功 就該這樣做!

楊慧莉 |2017.01.21
3312觀看次
字級

文/楊慧莉
職場上,有些夥伴的行事作風令人尊敬,有些則讓人不敢恭維。除了影響工作情緒和團隊士氣,同事的人格特質也將形塑一個企業的文化。組織心理學家葛蘭特透過多年的研究,發現每個工作環境的基本班底不外乎這三種人:無私奉獻者、互惠互利者、吃乾抹淨者,而這三種人的消長將決定企業未來的走向──繁榮抑或衰敗?...

知己知彼
企業中的三種員工

亞當.葛蘭特(Adam M. Grant, 1981-)成長於密西根,擁有密西根大學組織心理學的博士學位,目前任教於賓大華頓商學院 (Wharton School of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是該校最年輕且評價最高的教授,也被公認為全球管理領域裡二十五位最有影響力的思想者之一,以及全球四十歲以下四十位最佳商學系教授之一。

成功學裡新發現

作為心理學家,葛蘭特想知道為何有些人比其他人更成功。結果,他發現成功者的共通特質是努力、天分外加運氣。不過,令他不解的是,光是這些個人因素,就能讓人在彼此緊密的職場共事關係中吃香喝辣嗎?

當他深入這個問題時,便注意到一個有趣的現象:當很多人說等我發達了,我就會開始試著去幫助別人時,事實正好相反。經多年來對職場成功和生產力研究的結果,他發現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原因便是幫助別人。

職場成功學研究期間,他還發現到處都是偏執狂。偏執狂的症狀常出現在與喜歡助人的「無私奉獻者」(giver)相對而言的另一種人身上,這種人總是予取予求,葛蘭特稱之為「 吃乾抹淨者」(taker)。

你是多數員工嗎

無私奉獻者與人互動時,總是抱持「我能為你做什麼」的心態;自私自利的吃乾抹淨者,正好相反,總是關心「你能為我做什麼」,總想從別人那裡撈到更多,除非必要,否則鮮少回饋。

典型的吃乾抹淨者一定獨攬所有有趣而重要的計畫,把麻煩事丟給別人,待別人解決了麻煩事還不忘居功。

不過,在葛蘭特所研究過的全球三萬多名員工中,多數員工並不落於這兩種極端,他們選擇了第三種「配搭」(matching)的款式。「配搭」的方式,在「施」與「受」之間取得平衡,行事作風完全基於一種互惠的心態。相對於「無私奉獻者」和「吃乾抹淨者」,這第三種的多數員工,葛蘭特稱之為「互惠互利者」(matcher)。然而,當個互惠互利者是否就能高枕無憂?確實就是人一生最有效、最有收穫的生活方式?答案是:也許,但不盡然!

哪種員工最吃虧

以上三種員工,葛蘭特表示,是每個職場上的基本班底。至於哪種員工最吃虧呢?

透過對十多個機構、數千位員工所做過的研究,研究對象包括工程師、醫學系的學生、銷售員等,葛蘭特發現,「出人意料之外的,竟是無私奉獻者!」

何以至此?

因為「工程師為了忙著幫別人,沒時間和精力完成自己的工作;最認同『助人為快樂之本』信念的醫學系學生因忙著幫人,成績表現都押車尾,這也似乎意味著病患該找學有專精卻沒有助人熱誠的醫師;最懂得為人著想的銷售員業績卻最差,因為他真心關懷自己的客戶,不忍向對方兜售爛產品。」

但葛蘭特也發現了一個弔詭之處:無私奉獻者可能犧牲了自己,但他們卻是讓公司茁壯的最大功臣。有研究證明,在一個團隊或組織中,無私奉獻的行為,如同事間互相幫忙、分享知識、提供指導愈多,就會讓組織擁有更高的獲利、更好的顧客滿意度、員工流動率更低、營業上的開銷更少。

換句話說,無私奉獻者花了很多時間幫人、改善團隊,卻讓自己一路受苦。


驅逐劣幣
企業成功經營之道

如果無私奉獻者最吃虧,吃乾抹淨者一定最吃香囉?結果研究證明非也。

「在多數工作裡,吃乾抹淨者竄升得很快,卻也死得很快。原因是他們會栽在互惠互利者手中。如果你是互惠互利者,相信以眼還眼才符合公平正義原則,遇到吃乾抹淨者,定會給予對方顏色,讓正義伸張。」葛蘭特說。

由於一家公司多數員工為互惠互利者,吃乾抹淨者遲早會被人逮住。那麼,按照合理的推論,互惠互利者一定最吃香,但事實並不然。

在葛蘭特所研究的每種工作、每個組織中,最佳表現仍屬於無私奉獻者。以銷售員、醫學系學生和工程師的表現來看,他們當中雖有人業績最差、分數最低、產值最少,卻也有人年收入最好、分數最高和產值最多。

如何創造大器文化

既然無私奉獻者可獨善其身也能兼善天下,那麼有沒有可能創造一種讓無私奉獻者皆贏的慷慨大器文化呢?

答案是肯定的!

對此,葛蘭特提供三項策略,將有助這種大器文化的形塑。

策略一:正視無私奉獻者的價值

首先,請認清無私奉獻者才是公司最有價值的人。這點很重要,因為稍不留神,他們就會被「燃燒殆盡」。

關於此,名列《財富》雜誌最佳網路人的里夫金(Adam Rifkin)的做法值得推薦。

里夫金是一位成功的企業人士,他花很多時間助人,而他有項祕密武器叫做「五分鐘關切」。

「想無私奉獻,你不必當泰瑞莎修女或甘地,只要找到一些小方法,就能在他人生命裡創造大大的價值。」里夫金說。

里夫金的「五分鐘關切」包括介紹兩個人相識,讓兩人因認識而互利;分享你的知識;給予一些回饋;甚至只是說:「我來看看這裡是否有人認真工作,卻被忽略了。」

如要幫助無私奉獻者樹立保護自己的界線,「五分鐘關切」真的至關重要。

策略二:創造可放心求助的環境

如果你想建立無私奉獻者皆贏的企業文化,另一個前提是你得讓「尋求協助」成為一種風氣。有人施,就會有人受;如果大家視接受別人的幫助是弱者的表現,無私奉獻者就會感到窒礙難行。

尋求協助的氛圍,不僅能確保無私奉獻者的成功,也鼓勵更多人有為者亦若是,因為有數據顯示,組織行號裡百分之七十五到九十的無私奉獻行為都起於有人提出需求。

策略三:將公司中的老鼠屎剔除

慷慨助人的文化中還有一項要點就是,公司主事者必須對於聘請什麼樣的人到組織裡深思熟慮。但是否只要聘請一票無私奉獻者就能創造這樣的文化?事實上並非如此。

有句話說,「一粒屎壞了一鍋粥。」只要有像一粒屎的吃乾抹淨者掉進了組織裡,就會讓所有的無私奉獻者再也不想助人了。他們會說,「我周遭都是吃人的鯊魚,我幹嘛犯傻幫忙?」不過,如果組織裡只有一個無私奉獻者,卻並不會讓慷慨助人的行為發燒,多數人會想:「太好了,那傢伙能幫大家的忙。」

因此,有效的雇用、篩選和團隊建立工作不是引進更多的無私奉獻者,而是掃除公司的老鼠屎,只留下無私奉獻者和互惠互利者。好處是無私奉獻者可無後顧之憂地慷慨助人,而互惠互利者就會起而效尤。

另類成功
擺脫偏執 互助互利

掃除公司那種老是占人便宜的老鼠屎,固然能創造慷慨助人的文化。但要一眼認出並且抓出吃乾抹淨者,也非易事,尤其是有些人的友善個性又提供了最佳障眼法。

別讓表象給騙了

葛蘭特本來以為好相處之人就是無私奉獻者、難相處之人就是吃乾抹淨者,但深入研究後才發現這之間並無絕對關係。好相處與否,只是外在的互動方式,跟內在動機和價值觀無關。個性和價值觀配對的結果,就會有四種樣貌。

「親切的無私奉獻者很好辨識,你說什麼,他們都答應;刁鑽的吃乾抹淨者也很好辨認。但人們常會對刁鑽的無私奉獻者或親切的吃乾抹淨者看走眼。前者可能看起來兇巴巴,但其實對他人總是心存善意,忠言逆耳;後者卻是個偽君子,他們可能表面看起來對你很好,卻會在你背後

捅你一刀。」葛蘭特說。

那麼,要如何擺脫外表的假象,明辨誰是無私奉獻者,誰又是吃乾抹淨者呢?

葛蘭特覺得這倒也不難,只要在面談時向對方提出這個問題:「請說出四個人的名字,他們的職場生涯因你而獲得提升?」

要識破面善心惡者或面惡心善者的假象,關鍵即在此。根據葛蘭特的研究顯示,吃乾抹淨者提出的人名一定都比他們自己有影響力,因為吃乾抹淨者最會攀權附貴,然後一腳踢開。相反地,無私奉獻者所提出的人名層級都比他們低,無權無勢,對他們的仕途毫無幫助;而一個人的本質好壞,從此人對餐廳服務生的態度就能一窺究竟。

改寫成功的定義

身處職場中,葛蘭特所言,讀者一定心有戚戚焉。畢竟,職場上的吃乾抹淨者,從不少見。所幸,「只要將吃乾抹淨者掃地出門,創造一個可讓人放心求助的環境,以及保護無私奉獻者在幫助別人之餘,不再燃燒殆盡,也有餘力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標,就可為公司洗塵,不再烏煙瘴氣。」

更好的是,葛蘭特表示,「按照以上三策略所形塑出的大器文化也將改寫人們對成功的定義,不再以為成功只是在競爭中拔得頭籌,而是了解真正的成功其實是貢獻一己之力。」

比起把他人踩在腳底下的傳統成功,葛蘭特堅信,幫助他人一起成功的成功更顯意義、略勝一籌;如果將此信念廣宣,世上也會少些為求個人成功不擇手段的偏執狂,多些讓人放心一起打拚的好夥伴。

葛蘭特所言極是!如果我們所處的世界,不管職場或任何角落,都充滿為人著想的無私奉獻者,人間淨土的理想指日可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