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真義】 解脫道

文/星雲大師 |2017.01.14
2477觀看次
字級
一般出家人,你問他:「為什麼要出家?」他都說:「要了生脫死。」假如你真的有修行,能了生脫死,你知道了生脫死以後住在那裡嗎?了生脫死以後是怎麼樣的生活情況呢?圖/莊美昭
印度恆河上的落日,船隻猶如划向解脫開悟的彼岸。圖/耿捷容

一般出家人,你問他:「為什麼要出家?」他都說:「要了生脫死。」假如你真的有修行,能了生脫死,你知道了生脫死以後住在那裡嗎?了生脫死以後是怎麼樣的生活情況呢?

同樣的,你也問一般人:「你為什麼要學佛?」他也都說:「為了要求解脫。」為什麼要求解脫呢?誰束縛你了呢?假如說,你被囚禁在監獄裡,現在把你放出來,你說:「我解脫了。」假如說,你被土匪綁票,把你救出來,你會說:「我解脫了。」或者,你貧窮、三餐無以為繼,我在經濟上幫助你,你說:「我解脫了。」或者說,你在政治上受到迫害,我為你仗義執言,讓政治不再給你施加壓力,你說:「我現在解脫了。」

但是,普世的人都不是被囚禁在監獄裡,也不是被土匪綁票,也不是因為貧乏、三餐不繼,也不是遭到政治壓迫。那為什麼每一個人都感覺到被束縛,都希望求得解脫呢?現在,普世大眾你們要想學佛,要求得解脫,我也要問一句:「是誰束縛你了?」你指出是王姓、張姓,還是什麼人來綑綁你、束縛你?如果你舉不出是什麼人束縛你,那你要求什麼解脫呢?

精神心靈層面 自我束縛

其實,認真說起來,並沒有什麼人束縛你,可以說,都是自己束縛自己。自己束縛自己的是什麼呢?比方名枷利鎖,名和利就像杻械枷鎖般束縛了我們,或者是貪、瞋、嫉妒、忿恨;這就等於吊掛在梁上,需要人解救,才能脫離束縛,才能獲得解脫。但是,現在並沒有人把你懸吊在梁上,也沒有人給你杻械枷鎖,你還是要求解脫,可見得在精神上、思想上、你的心靈上,有一些看不見的東西,把你束縛了。

例如榮華富貴,例如不公不義,例如委屈不平,例如自己的畏懼、嫉妒,心中種種的無明煩惱都束縛了自己;但是,這個要求助於人,別人也不能幫助你內心的解脫。所以,怎麼樣解脫?還是要靠自己。

所謂解脫,只要自己把貪欲變成布施喜捨,你不是從貪欲裡面解脫了嗎?你生氣忿怒,假如能轉為心平氣和,不起瞋心、忿怒,你不是當下就解脫了嗎?假如你這時候內心的無明、怨恨,自己可以用佛法智慧,把心上的這些塵埃拂拭,你不就解脫了嗎?

你要別人幫忙你解脫,別人要怎麼樣才能幫助你呢?有形的,可以幫助你;無形的,好比內心的貪瞋煩惱的束縛,別人又怎麼能幫助你解脫呢?再說,就是你解脫以後,你要住在什麼地方呢?你住在寺院裡面,你能解脫嗎?你回到家庭裡面,你能解脫嗎?你在社會上的機關工作,人我應酬,你能解脫嗎?

不住貪瞋愚痴 當下解脫

假如說你都能解脫,那為什麼你不能不要無明、不要怨恨、不要不平、不要氣惱?不管你在什麼地方,你當下不就都可以解脫了嗎?你要到什麼地方才能解脫呢?你要到什麼時候才能解脫呢?你要找什麼人才能幫你解脫呢?那都是不可能的。

人要求得解脫,只有自己看得破、想得開、不計較、不比較,不在人我是非裡面打滾,不在貪瞋愚痴裡面居住,不在無明煩惱裡面與之為伍,那麼天下之大,你在哪裡都可以解脫,你又何必要求助別人來幫忙呢?你何必還要再找另外一個什麼解脫的地方呢?解脫,不在別人,在自己;解脫,不在他方,在當下。

四依止

我曾經在我的文章〈我們住在哪裡?〉中說過,佛陀告訴我們,不可以住於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裡,不可以住於財、色、名、食、睡等五欲之中;因為五欲六塵會蒙蔽我們的心性,不能自在、不能解脫,只有增加煩惱。

那我們要住在哪裡呢?當然,佛法是我們信仰的,我們要住在信仰裡、住在佛法裡。但是廣大無邊的佛法很多,你能住在「四依止」裡,大概就能成為標準的佛教信徒了。所謂「四依止」,就是:

第一、依法不依人:現在的人,有的依神不依佛,有的依師不依佛,有的人依於異說,不依佛法;尤其,佛教裡依人入道的太多了。佛弟子對大德敬重,這當然很重要;最初依人學法,也不能否定這個過程。但是,真理最後要「依法不依人」,佛陀本身也是如此。所以我們要注重「依法不依人」,其意義最為正確。

第二、依智不依識:「識」,有所謂六識,眼、耳、鼻、舌、身、意,再加末那識、阿賴耶識共八識,或者還有更多微細的唯識學說法。

「識」雖然是生命的根本,但是生活中的「識」是分別意識,裡面有很多的差異、雜亂;等於一張過分的五彩圖畫,已經分不清主題了;也如一個女人濃妝豔抹,已分辨不出細膩的氣質了。「智」是般若,所謂大圓鏡智,你是什麼樣子,就還給你一個本來面目,所以我們倡導「依智不依識」。

第三、依義不依語:全世界的各種語言不只百種之多,哪一種語言才是佛法?其實,語言只是一種符號,不值得說我依英文、依法文、依日文、依華文;最重要的,不管哪種語言,都是用來詮釋佛法義理的,我們最終還是要「依義不依語」,也就是要依個中的道理、意義。

比方說因果、緣起、佛性、三法印、四聖諦,不論用什麼語言闡述,它都是佛陀親口說出,意義都同一個;南北傳的佛教也好,原始、現代的佛教也好,真理、真義是不會改變;語言只是工具,如標月之指,當你得月時要忘指,不能不「依義不依語」。

第四、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佛法在佛世時,也有接引眾生的方便法,我們承認方便的重要;但是這些方便,等於是小學、中學的程度,還不夠高,只能用這種簡單的道理來接引他,給他利益、給他歡喜。換句話說,佛法有了義、不了義;不了義是方便道,了義才是究竟的解脫道。所謂般若是解脫道、菩提心是解脫道,這許多佛法修行的究竟目標,就是讓人解脫煩惱,離苦得樂。萬種的方便,歸根結底,就是人生要喜悅、要解脫、要超越,要讓每一個眾生都能得度,和我佛如來同樣地把精神、心胸擴大到虛空,那才是真正的佛心佛意。

所以四依止:一、依法不依人,二、依智不依識,三、依義不依語,四、依了義不依不了義,我認為佛教徒應該以此作為學佛的準則、信仰的準則。

加持和救護

一般佛教徒誦經、拜佛,都希望獲得佛菩薩的加持。所謂「加持」,就是心靈上的力量、心靈上的感受,有了這種力量、感受,就是加持。例如:小孩子在外面受到欺負了,媽媽給他一個擁抱、安慰,那就是加持;到寺院禮佛、聽聞善知識的勉勵,恐怖感消失,就是得到加持;發生災難了,政府派員前來救護,把受災民眾送到安全的地方,保證其生命安全,有了這種幫助、因緣,就是得到了加持。

所以,心性怯懦的眾生,力量不夠,就需要信仰,需要他人的力量、思想、慈悲、精神力的加持。但信仰佛教的信徒們,對於佛陀、菩薩禮拜恭敬,想要得到他的感應、護佑,不可以有過分的要求,佛菩薩不是人間的刑事警察、不是檢察官,他不能執行法令。我們在人間所做的惡行,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就是佛菩薩也不能干預;佛菩薩既然是真理的體現,他必定順從真理,不能違背真理。

但是我們禮拜、信仰佛菩薩,他會給我們指導,會給我們加持。所謂加持,就是幫助我們安定身心,提振我們的信心、力量,給我們智慧,給我們自己去解決問題的能力;不過他不是執行,不是參與賞罰,這點我們要給佛菩薩超然的地位。

加持最主要的,要從他力(佛菩薩)加持,到自我加持;自己的信仰、慈悲、智慧、忍耐、修行,都能自己加持自己。所以佛經裡面,佛菩薩講說那麼多的道理,都是叫我們自己做自己的主人,自己的業力、善惡、好壞,都要自己承受;佛菩薩只是指示我們、告訴我們,我們聽了以後要能信受奉行,但是不可以要求佛菩薩,不能什麼事都要依靠他來賞賜我們,那世間就沒有善惡因果了。

因此,大家應該信受諸佛菩薩的加持力,但不可以要求佛菩薩給予我們過度違背因果的保護,那是錯誤的想法,也是不當的要求。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