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忘茶寮】 溫柔的爆裂──文學創作的當代思索

簡希名 |2014.02.16
6257觀看次
字級

 處在一個強力建構的「後現代處境/夢魘」,文學的呈現是多元交響與眾聲喧譁(heteroglossia),以致於文學愈來愈難以被定義;但是,我們仍寫∕讀類似文學的作品,在品味低落而文學暴力橫行的年代。

 紅塵俗世使人感到繁瑣,心靈在生活中摩擦、萎縮,我們失去感覺,只想遠遠的逃離,僅僅希望暫時停止一切的生命體驗──感動的思索與閱讀或許能夠提供生存的能量。如果世界是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筆下般的糾葛:「他要讓她知道在書頁的背後空無一物:世界僅以造作、偽裝、誤解和虛言的方式存在。」或許世界果真如此的存在與運轉,我們除了閱讀八卦的碎語,除了販賣眼淚的第三世界書寫模式,我們應當保養靈敏的感官,感受哀愁。

 文學創作是生命的實踐,為人生獻策;透過文學的反省,探視生命的孤獨與空虛,召回迷失的心靈,體現人的存在價值,進而深入存在的本質;然而,文學不是在文字中戲弄人生,而是強調人的尊嚴。

 文學創作是精神勞務,能夠對社會產生廣泛的影響與效果。這樣的影響與效果,來自於作者的內在心靈與稟性;因此,人品與文品的對應關係,一直是文學評論的重要方式,也能對社會產生影響與風氣。這樣的自我要求,實則是一種文學與人生的情調,在亢奮世界中以文學見證,提供生命動力,綿綿無窮。並且能以一心獨有之感觸,體驗現實,參與介入,徘徊在廣張的外在世界與深切的內蘊心理,在抽象與具象中來回逡巡。

 文學作品,常常承載人生所無法承受的愛與死、生存與幻滅、悸動與焦慮、困乏與仰望,卻又要鯨吞生存的錯綜性和複雜性──文學是在藉以還原人生,持續人生。

 所以,文學不能低賤成附庸般的唱和,不能畫界自清於人文精神,文學要堅持保有維護生命的尊嚴,對廣大的社會提出關懷,以鑼鼓喧囂的筆法,超越地域的侷限,秉持文學的「在野性格」,替巍巍文學營造生命的鷹架,而能夠深化問題,廣化範疇,恆化願景。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