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米製作麵包 也能減碳

楊慧玉 |2011.06.07
2350觀看次
字級

【記者楊慧玉台北報導】稻米也可以用來做西點、麵包。為活化休耕農地,提升糧食自給率,鼓勵米食多元利用,農委會研發出「米穀粉」,並推廣各類加工品製作,增加米食的方便性,期能替代部分進口麵粉,同時降低碳足跡,達到節能減碳。

農糧署糧食產業組組長王長瑩指出,台灣梗米產量占稻米百分之八十八,目前主要用於米飯類主食,而新研發的「米穀粉」則能用於製作餅乾、蛋糕、麵包、點心、麵條等,不但可減少對進口小麥的依賴,又能提升米食消費量。

由於目前「米穀粉」價格偏高,約是麵粉的二倍,可預見將成為推廣運用上的阻力。台南區農改場場長王仕賢指出,除研議以公糧供應原料來源,使其價格更具競爭力之外;也針對其保健及營養特性,製成產品,增加其附加價值。

短期內,糕餅與加工業者參與產品研發及使用習慣的養成是推廣重點。目前業界已有順成食品將之導入生產應用,總經理吳官明認為「米穀粉」具熱量低、高膳食纖維等健康取向,以及成品會散發自然甘甜味等優點,具發展潛力,本月推出Q米土司、蔓莓米思捲蛋糕、元氣纖餅等產品。

日本食品資源部食品綜合研究所博士奧西智哉受邀來台分享日本經驗。他表示,以不同型式的粉碎機所磨製的「米穀粉」特性各異,適宜製作的產品也不一樣,並不吝分享日本經驗。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