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玩也需要下決心 帶著孩子走天涯

李碧華/文‧攝 |2009.07.10
2536觀看次
字級



跟著爸爸騎車征服絲路的陳萱(右)熱愛戶外活動,是活潑又外向的小女孩。

李碧華攝


去哪裡出遊根本不是重點,不斷嘗試自己的極限到哪裡,並在過程中發現自己,這是父母活在當下的一種實現。

攜子同遊是父母活在當下的一種實現。兩個月的暑假從七月開始,離家出走到了旺季,既是假期的一種節目,也是親子對相聚時間的爭取。對許多父母來說,旅行沒有什麼非看不可的景點、沒有什麼非去不可的地方,但因為孩子會黏在父母身邊的黃金期只有十年,所以要緊緊把握這十年的機會。

機會

常在等待中失去

「望著孩子背著背包的小小身影,做媽媽的也知道,總有一天要面對孩子離開身邊的人生。」親子教養作家汪培珽說,不必沮喪,將孩子的每一刻笑容、眼淚、體貼和愛意留存起來了,到那一天,只要再從心裡拿出來解凍就好了。

汪培珽有一兒一女,趁著暑假帶他們去英國蒐集甜蜜回憶,做為老年時所需的全部養分。她總覺得,機會常常都是在等待中失去的,和孩子相處的美妙感覺,只有十年可以享受,一旦錯過,機會將永遠不回頭。

「有些事情,在沒有走上那一步之前,你是無法預知自己內心感受的。」這是汪培珽第一次單獨帶著兩個孩子出門旅行,缺席的爸爸因為有更重要的事在忙,「竟意外地發現—原來,單獨帶這種半大不小的孩子出門旅行,竟有如此美妙的感受。 」

體驗

是最好的成長教育

汪培珽早有心理準備,要用「停下來等等孩子」的心態養育著孩子。她要自己放輕鬆,好好享受養兒育女的樂趣。

放輕鬆和孩子相處的確能讓兩代人有更多機會製造歡樂回憶。自行車環球一圈紀錄保持人陳守忠上個禮拜六已帶著攝影師太太吳翠華和六歲小女兒騎單車去闖絲路,從西安到吐魯番,走完全程兩千七百公里,陳萱因此成為最小騎單車遊絲路的首例。

陳守忠原本跟孩子「不熟」,自己忙著環騎世界,在孩子成長期缺席,生活起居都由妻子一手料理,他想,自己就只有這麼一個寶貝女兒,父女黏在一起去壯遊,必能彌補過去欠孩子的親情,開拓視野。

不同於一般都市叢林中長大的小孩,陳萱很幸運的在樹林綠地的龍潭渴望園區當「野孩子」。她有一個玩伴,功課寫完就約好「出去玩」,媽媽吳翠華只要她盡本份,顧好日常作息與學校功課,剩下的全是下課時間,「我不是緊張的媽媽,因為我也是這樣長大,還長得很好!」

絲路有特殊的歷史文化與地理位置,從當地歷史背景、風俗民情、天上的星象、地理環境,陳萱將學到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看到都市裡看不到的大世界。

陳守忠常說,「我相信,體驗會是最好的成長教育,希望親子壯遊能鼓勵現在的父母,讓孩子嘗試冒險,並為同樣的家庭帶來正面的啟示。 」

不斷嘗試自己的

極限

什麼是冒險的精神?陳守忠說:「真正的冒險是你到哪裡,並在這個過程中發現自己。其中最大的障礙其實就是自己的心理,探險如此,人生也如此。」

汪培珽也認為,去哪裡根本不是重點,就是要不斷去嘗試。三年前,一家人去了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裡的砂卡礑步道,它是硬從山壁間鑿出來的小小通路,另一邊就是斷崖,有些路段與河谷落差達十幾公尺,大片岩壁上的花色和紋路,是歷經了千百萬年大自然的雕刻……它有多美呢?美到值得每年去一回;然而有些路段的步道又落入溪谷,姊姊弟弟曾在裡面捉到的小蝌蚪,比什麼昂貴的玩具都更能讓他們記得一輩子。

「如果試著回頭想想自己剛過完的一年,事情可能就更清楚了。」汪培珽希望將自己對孩子的記憶定格,只要想著不同時期的旅行,兩歲、三歲、五歲、八歲、十歲……一段段的回憶便能立刻湧上心頭,她說,許多父母會像自己一樣的突然驚覺:孩子,為什麼這麼快,就長大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