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打關稅戰 全球貿易贏家、輸家漸浮現

 |2024.05.20
230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日前宣布對中國大陸半導體、電動車、電池及太陽能板等多項產品開徵或提高關稅,預料將引發「全球貿易重組」,重新定義「產品產地」。但彭博資訊整理分析師提供的「投資指南」指出,短期而言,這些關稅措施對中國大陸相關上市公司影響不大,若歐洲跟進,對歐洲業者的衝擊更大。

美國雖將中國電動車稅率提高到100%,但美國進口電動車只有1%來自中國,因此對特斯拉等美國電動車業者並沒有多大好處。空頭聚焦於比亞迪,因為比亞迪準備利用規畫中的墨西哥廠閃避美國關稅,且川普也威脅將對所有進口墨西哥電動車開徵新關稅。

大陸電動車出口量的3分之1集中在歐盟市場,而歐盟可能最快於今年7月對中國車實施新關稅。義大利企業暨製造部長烏索(Adolfo Urso)表示,美國對中國電動車祭出100%關稅,也對綠能科技加徵關稅,使歐洲國家不可避免地必須採取措施保護本國產業,因為美國對中國設置愈多關稅壁壘,中國生產過剩產品瞄準歐洲市場的趨勢就會更加明顯。

外來衝擊現跡 歐洲力求自保

義大利經濟部長喬捷堤(Giancarlo Giorgetti)表示,歐洲市場內部自由競爭很好,但歐洲必須保護自己免受外來影響,「我們所知的世界在終結,一場貿易戰正在開打,反映了地緣政治的緊張局勢」。

然而,一旦大陸報復歐洲,德國賓士、BMW等車廠將受重創。德意志銀行估計,如果中國將歐洲車稅率提高25個百分點,BMW及賓的獲利將分別減少4%及8%。

美國將太陽能板稅率從25%提高到50%,已使大陸天合光能、陽光電源及晶科能源等公司股價重挫。但摩根大通估計對中國的傷害不大,因為中國對美出口的太陽能板主要是在東南亞生產,而且新關稅也將太陽能製造設備排除在外。美股則以First Solar受益最大。

電動車電池稅率從7.5%提高到25%,專家認為不會重創中國業者,因為大陸電池材料對美出口量非常少。電池大王寧德時代對美出口非常有限,且電力貯存用電池有2年緩衝期,可能使美國用戶在2026年之前大量搶購。

去年美國進口中國半導體總額僅30億美元(約新台幣965億元)。花旗集團預料大陸中芯國際、華潤微電子及杭州士蘭微電子股價將震盪,但在國外設有產能的江蘇長電公司反而將受益。

醫療用品方面,馬來西亞頂級手套及南韓錦湖石化受益最大;大陸注射器及針頭廠商威高公司股價雖下跌2.5%,但傑富瑞集團認為衝擊不大,去年對美銷售額不到1000萬美元(約新台幣3.2億元)。美國碧迪醫療器材及3M將受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